APP下载

话题圆桌

2022-02-23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学术大学研究

高等教育这十年——话学术

特约主持

铁 铮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 马陆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研究者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通过研究形成共识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一是高等教育研究对教育科学发展作用明显。政策是形成共识的过程,共识度越高发展路径的正确度越大。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长期以来聚焦问题、关注政策,通过对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和高质量体系建设等重大宏观议题的研究,对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理论超越问题,思想是发展的灵魂,学术探索不断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积累思想养分,从而保证能以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论回答高等教育前进中的现实问题。二是高等教育研究正在助力教育的模式变革。当今社会,高等教育与时代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成为国家高水平开放的基本力量,成为时代变迁的创新源泉。迈向数字化时代,建筑空间叠加数字空间是我们面临的社会形态,教育的模式变革已经开始。高等教育研究在如何发挥每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推动实现规模化教学安排下的个性化学习方面,已做出了有益探索。

@ 洪成文(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

过去十年,见证了两大辉煌: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上迈出了一大步。无论是科学研究产出,还是世界大学排行,均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世界地位的大幅度跃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界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的学术智慧。概括起来有三大特点:一是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研究始终围绕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方向和目标。二是主动从象牙塔走出来。围绕高等教育用户的实际需求,将理论应用于高等教育的现实场域,为不同类型的高校主动服务,高等教育研究的应用性明显增强。三是主动与相关学科融合。基于高等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者跨学科意识的提高,高等教育学成为教育学学科中跨学科最为积极的学科之一。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能否满足高校改革和发展对高等教育研究日益增长的需求。二是能否做好中国高教改革和发展的模式研究。三是能否满足高校对高水平高教研究人才越来越高的需求。

@ 刘进(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过去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逐步从思辨导向走向证据导向。一方面,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得到加强,“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正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共识。另一方面,大数据理念和方法开始萌生。一些机构和团队开始建设大数据库,通过大数据与小数据(如访谈等)结合,探索开展(准)自然实验、(准)因果推断等实证研究新路径。以本课题组为例,过去十年先后建成中国大学教师简历库、全球学术人才简历库等平台,通过数亿条各类大数据信息,为人才流动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等提供了部分支持。目前,面向证据导向的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转变仍然任重道远,主流的高等教育研究刊物,思辨研究成果、行政干部研究成果等仍然占据过较多篇幅;一些实证研究并不规范,“数据拷打”、模型乱用等问题仍然存在;实验研究缺乏、实证研究的可重复性不足,研究脱离实践、落后实践、成果无法得到政策采信等问题仍然突出。

@ 张继明(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在知识发展史上,人们曾经为了满足好奇心和充盈闲暇生活而对未知世界展开自由探索。但随着知识自身的分化和科学知识应用价值的不断彰显,知识创造开始承载起促进社会发展的使命或职能。高等教育研究亦是如此,从基于个体求知的纯学术需要,越来越多地转向对公共议题的关注,人们越来越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来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此转向之下,高等教育研究者及其研究范式须进行必要的调整。一是明晰作为知识分子应秉持的学术观,即把高等教育研究视作践行公共职责的工具,致力于解决高等教育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二是在高等教育研究中,进行理性、公允而负责任的批判,批判研究的目的在于建构更美好的教育。三是作为大学教师,应将高等教育研究同立德树人之天职融于一体,在教育教学中找寻有意义的研究主题,通过有价值的研究改进教学实践,做到教学与研究相统一;但尤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学术为公的原则。

@周晔(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学术,可不是一般的学问,不是人人可为、处处可见的。学术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是个系统专门的学问,是由有学术品格与天赋之人抽丝剥茧所为。第一“,学”与“术”有不小的语义差别。“学”是根本,是司马迁所言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偏抽象,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术,是“成一家之言”的关于万物真知大道的功用与推动,偏具体,如制物。第二,“学”与“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成一家之言”之“学”,就不可能有“至诸用”之“术”。“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对学术的敬畏之心,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第三,“学术”的生态环境需要持续优化。学术风气是一个不断净化的过程,否则就会出现急功近利、浮躁空虚、学术泛化、学术异化的怪相。第四,“学术”的评价关乎其生命的长青。学术的兴替如陈寅恪所言,“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破五唯,为学术正名,还原学术本真,加大了以创新质量、能力、贡献为核心导向的引领作用。

@ 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维。”学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行理论思维的集中体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开展高质量学术创新活动和催生重大学术成果提供了优渥的条件。高校是学术创新活动极为活跃的重要阵地,高校学者是重大学术创新活动、重要智库成果的重要贡献者。进入新时代以来,各个高校的学术活动如火如荼,重大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整个学术风貌呈现出千帆竞发、蔚为大观之势。回顾过去十年,高校的学术研究出现了显著变化:一是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二是更加注重贴近现实问题,努力解答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三是更加注重原创性成果,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四是更加注重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同步推进“、双轮”驱动,不仅破解自然科学领域的“卡脖子”技术,而且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话语、中国范式、中国学派;五是更加注重发挥学术团队力量,开展有组织的学术创新活动,鼓励联合攻关,打破学术壁垒。

@张雷生(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 张端鸿(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这十年,恰逢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十年。笔者不仅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各个领域取得的卓越成绩,而且也在推动大学内部治理、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等方面略尽绵力。从刚刚踏入学术研究的一名新兵,经历了初入学界的断乳适应和艰难融入,也经历了职业发展爬坡过坎期的动摇彷徨,更感恩于学界同仁的提携鞭策和鼓励,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逐渐历练和锻炼成长为独立思考和具有教育情怀的中青年学者。瞻望未来,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扎实的研究,服务和赋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

在学生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越来越频繁,深度学习成为常态,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越来越有效的锻炼;科教融合驱动创新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新动能,研究生得到了更加规范的学术训练。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从以教学为主向教学和科研并重的方向转型,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深刻发生,由首席科学家、骨干科学家、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等角色共同组成的科研团队成为承担各类前沿和重大科研任务的支撑力量。学术成果的同行评议逐渐成为惯例,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发展成为同行评议学术期刊,科研成果质量也因此获得了显著提升。

@ 熊思东(苏州大学校长):

高等教育这十年,是结构优化、机制再造、水平提升、作用突显的十年,更是学术回归的十年。学术性是大学的立身之本,也是大学应有之义,更是大学的责任使然。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回归,使得大学不忘“立德树人、教育强国”之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使命有了前提和基础。这十年,学术回归渐淡了大学的官僚之气,教师们专心于学术传授、学术研究,大学的学术性特质更加彰显;学术回归强固了大学的三尺讲台,以本为本、潜心育人,努力成为为学、为事、为人之示范的大先生,大学的教育性本质更加明晰;学术回归拓宽了大学的发展路径,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破五唯后的多元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大学的自主性办学更加强化;学术回归加速了大学的能力提升,“双一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学的战略性地位更加牢固;学术回归促进了大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自觉,大学的支撑性作用更加突出;学术回归加速了中国大学从世界舞台周边迈向舞台中央的步伐,中国大学逐渐汇入世界大学的第一方阵,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更高。

猜你喜欢

学术大学研究
“留白”是个大学问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