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学术评价要坚持“质量”和“贡献”导向
2022-02-23杜彬恒
□ 文/杜彬恒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1]学术评价是教育评价、科技评价、人才评价的关键环节和制约因素,具有指引、激励、导向性功能。科学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学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这些文件出台为高校教师学术评价走向科学化、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构建“质量”和“贡献”导向的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的逻辑依据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迫切需要。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科技和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地位,具有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培养人是高校的首要职责,也是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鲜明特征。高校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自觉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职责。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第一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高等教育全面领导,实施了全国重点大学建设工程、“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双一流”建设等重大教育工程,实施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教学质量评估、“六卓越一拔尖”,着力建设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和“双万计划”,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在办学中的核心地位还不够稳固,高校出现“唯科研”“轻管理”“弱育人”等现象,导致教学与科研对立、教书与育人脱离,严重违背了教育基本规律、偏离了教育根本任务、制约了教育持续发展。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学术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唯论文”现象比较突出,学术论文在项目申报、职称评审、人才推荐、学科评估、绩效分配等过程中几乎起了决定性作用,指标单一化和程序简单化将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引向畸形和异化。因此,高校要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师学术评价体系。
第二,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带来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变革。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生物科技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引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业形态的革命。我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创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汇聚科技创新人才,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创新计划,取得一大批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全面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我国高校占据国家科技创新半壁江山。从人才资源来看,中央部委直属84所高校(教育部直属75所、其他部委属9所)共有专任教师18万人(其中,教授5.6万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4万人、两院院士526人)和28.8万在校博士研究生。从创新要素来看,我国25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有161个依托75所高校建立运行,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有实验平台4,994个,承担科研任务12.7万项,每年投入研发经费66.9亿元。从创新成果来看,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共239项,144所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198项,占授奖总数的82.8%;91所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59项,占授奖总数的66.5%[2]。总之,我国高校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看到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还存在短板,破解国家“卡脖子”等重大科技问题方面表现还不够突出,科技创新中低层次、重复性问题还比较突出,科技投入产出率还比较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还比较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还需要提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完善的学术评价制度是重要因素。因此,高校要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
第三,完善学术治理,培养浓厚学术氛围的迫切需要。学术治理是学术创新和学术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术环境是实现学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并明确要求“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我国高校在完善内部治理中坚持“教授治学”,构建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实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离,完善学术评价机制,支持学术自主和学术自由。
学术评价是学术治理的关键环节。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高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实践和历史传统,建立具有高校特点的学术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同时,在大学排名、学科评估等政策驱动下,高校致力于推动学术研究发展,学习借鉴世界各国高校学术评价机制,不断调整和完善高校学术评价体系,推动学术评价科学化和规范化。实践证明:我国高校学术评价有力推动了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高校力量。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看到我国高校学术治理还明显存在一些缺陷。现有学术评价中论文导向、科研导向、数量导向等问题还是比较明显,“SCI论文至上”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学术目标的“异化现象”“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甚至出现大规模学术论文因学术不端而被撤稿等情况,破坏了高校学术生态,扭曲了高校学术研究价值导向,损害了高校学术声誉,制约了高校学术创新。
构建“质量”和“贡献”导向的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的价值旨归
第一,回归大学本原,有利于履行高校办学使命。教育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现代大学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圣地,其教育性是最鲜明的属性特征。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大学的功能和使命不断拓展,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多重功能。实际上,大学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培养优秀人才和产出科研成果等实现其他功能。大学教师是实现大学办学使命的主体,肩负着教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责任和使命。大学教学是研究型、创造性教学,是教学性学术,也是大学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科研工作,都属于学术性活动。学术评价必须回归大学的办学使命,回归大学教师职责使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学术评价的第一标准,严格落实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落实在教师选聘、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聘期考核、评优评奖、人才推荐等各个环节,引导教师切实履行育人职责,发挥德育为先、以德育人功能。坚持教学发展导向原则,把教师教学学术纳入教师学术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变革和教学能力发展。
第二,遵循创新规律,有利于激发教师创新活力。学术性是大学的重要属性。大学是研究学问的机构,是探究学术的殿堂,是学术交流的圣地。学术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劳动实践活动。学术研究本质是对未知世界的深入研究,企图发现科学知识,揭示科学规律。学术研究具有很强的不可控制性,学术成果形成的周期具有不确定性,学术成果的价值也需要在未来学术发展中不断检验和衡量。从洪堡大学开始,大学肩负起知识创新的重大责任。大学不仅成为教育中心,而且也成为创新中心,既要继承、传播、应用和发展已有知识,也要承担对知识的创新和学术的创造,要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供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高校教师也成为推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教师作为学术研究的主体,要激发教师学术创新活力,关键在于激发教师学术创新志趣。同时,也要促进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实现知识增长、学术提高和职业发展。高校教师要努力“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3]因此,学术评价必须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必须有利于激发教师创新活力,才能促进学术研究正向发展,才能汇聚起促进学术创新和学术繁荣的强大力量。
第三,优化学术生态,有利于培育积极学术文化。当前,高校学术研究已经从单兵作战走向协同攻关,创新体系和创新链条不断延伸和拓展,构建学术创新共同体已经是学术发展和学术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良好的学术生态是学术组织内部实现学者和学者之间、学者与组织之间、学者与社会之间和谐融洽、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术文化是专家学者和学术组织共同坚守的学术伦理和价值准则,对学术发展、学者成长和学术组织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学术生态和学术文化能够唤醒学者的学术自觉、激发学者的学术志趣、提升学者的创新活力,还能够引导学者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学术标准和学术伦理,更能够促进学者培养学术新人、发展学术组织、弘扬学术新风。实践证明:一个有着良好学术生态和学术风气的学术共同体,其组织成员有着强烈的价值认同感、组织归属感、学术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一定具有很强的学术竞争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发展力。学术评价是引导学术生态优化和学术文化培养的关键要素。因此,高校要构建有利于优化学术生态和培养优质学术文化的教师学术评价体系。
构建“质量”和“贡献”导向的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的行动路径
第一,制定“质量导向”多元分类的学术评价标准。学术评价标准主要解决“评什么”的问题。一是坚持质量导向评价原则。质量是学术研究的生命。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必须始终坚持质量导向,从简单看数量向注重看质量转变,着重评价学术成果产生的学术价值、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二是坚持多元导向评价原则。学术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等不同类型,各自研究成果呈现多元多样。评价基础研究,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解决实际问题和突出贡献。对不同类型学术论文、著作、专利等都应该纳入学术考评体系,特别注重尊重和保护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取得教学学术成果,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和专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坚持分类导向评价原则。尊重学术研究规律,统筹不同类型高校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不同学科学术研究特点、不同专家学术志趣特点、不同年龄专家学者学术研究特点、学校学术发展和专家学术发展关系,激发所有专家学者的学术创造积极性,促进高校学术研究整体水平提高。
第二,构建“发展导向”规范严谨的学术评价机制。学术评价机制主要解决“怎么评”的问题。学术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核心问题:一是确定评价主体。高校学术委员会是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的主体,主要承担对教师学术成果的评定和评价。学术委员会组成必须严格按照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产生,既包括学校层面学术委员会,还应该组建若干学科领域专门学术委员会。学校层面学术委员会主要承担学术评价标准、评价规则、评价方式等关键问题,确保学术评价客观、公平、公正。各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学术成果质量性评价。高校学术评价必要时可根据需要,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临时组建专家委员会开展评价。二是选择评价方式。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方式要注重五个转变,从注重结果向过程结果并重转变、从注重理论向理论实践并重转变、从注重科研向教学科研并重转变,从注重专利向专利转化并重转变,从注重论文向论文应用并重转变。倡导采用代表作评价制度、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开展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三是评价结果运用。要完善学校学术治理制度体系,把学术评价与人事人才制度精准对接、科学衔接,学术评价结果要充分运用到教师招聘、职称晋升、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和绩效分配等。通过学术评价引导教师牢固树立崇高学术理想、恪守规范学术伦理、勇攀学术高峰,弘扬严谨学术精神、践行高贵学术风气。
第三,打造“创新导向”卓越创新的学术文化环境。学术文化环境是学术研究的土壤。优质的学术文化环境是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要在学术治理中切实加强学术文化环境建设。一是培育学术民主的文化氛围。鼓励学术交流对话,倡导学术研讨评论,促进学术协同合作,引导学者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文化氛围。特别注重尊重和保护年轻学者的创新理念、学术观点、学术发展。二是培育学术诚信的文化氛围。学术诚信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要坚决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引导专家学者自觉坚守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始终坚持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引导专家学者坚持科研目标明确、科研思路清晰、科研过程严谨、科研方法科学、科研数据真实、研究结论可靠。让学术研究真正推动理论创新、技术革命和社会进步。三是培育发展性学术共同体。注重培育专家学者科研合作精神,推动学术资源共享、研究平台共建、学术发展共进,推动学术研究体系不断完善和学术组织持续健康发育,形成能够承担国家重大战略研发任务、产出具有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学者群落和学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