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数学思维

2022-02-23杨晓武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

杨晓武

摘要: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法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提升幼儿主观能动性,从而进行趣味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文章以幼儿园教育工作为基础,探讨了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数学思维的策略,以期为幼儿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幼儿游戏化;教学;数学

幼儿年龄较小,本身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喜欢模仿,难以有效地专注于某件事,认知过程主要以所感知的表象为主。游戏对幼儿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中,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开展,利用趣味性强、有一定吸引力的游戏教学法,捕捉幼儿猎奇感知的心态、加以引导转化为趣味学习的动力、转化为精力集中的注意力,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一、幼儿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常规化、传统化幼儿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单一、互动能力不强、幼儿自发的主动性不足,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掌握幼儿较为形象的思维逻辑,这种教学方式短板明显,幼儿主动学习性差,以至于幼儿缺乏学习的兴趣。灵活利用游戏教学法可以促使幼儿产生学习兴趣,以游戏为载体进行学习,能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幼儿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构建趣味性数学课堂。

(二)明确幼儿的活动主体性

新课改的深化改革要求幼儿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引导幼儿主动进行学习,让他们的思维充分发展,开启既严谨又有趣的模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习数学,在无形中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學目的。实践中证明游戏趣味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幼儿的能动性、时效性、灵活性,可激发幼儿更为开放的思维,能逐渐把幼儿的学习行为养成习惯、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性格,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汲取能量。利用游戏教学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必须要以幼儿为主体,围绕幼儿设计游戏内容,才能有效吸引幼儿,提高幼儿游戏积极性。

(三)引导幼儿思考探索和创新能力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空间变化等抽象推理的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空洞感,所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游戏教学法可以突破常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立足游戏、提升趣味、着眼于自身潜力的开发,逐步树立幼儿求学、好学、要学的求知动力和不怕难、勇闯关、敢于探索的无畏精神,并在游戏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推理能力,为以后的路铺基垫石。

二、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天生对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游戏情境中学习,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会比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主动进行知识探索,以游戏为媒介,激发出幼儿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并通过情境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计算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趣味体验活动,锻炼幼儿应用能力

在幼儿数学教育环节,设计趣味体验活动是强化幼儿数学知识认知、锻炼幼儿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轻松开展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措施。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活动是他们探究知识和强化记忆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数学知识以游戏、活动的形式予以呈现,以此来满足幼儿的心智发育需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会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基础,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以此来强化他们的感知体验。例如,为了在完成数学启蒙的基础上锻炼幼儿认识时间的能力,笔者设计了“制作钟表”的游戏。游戏中,笔者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并在小组内进行画表盘、组装零件等活动,最后能够完成钟表的组装,并让钟表成功“走起来”的小组获得胜利。除了这种教育性游戏,笔者还会以生活为基础,为幼儿创设生活情境,以幼儿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他们最喜欢的“过家家”类游戏来完成对他们的引导式教育,让他们在与同伴、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锻炼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会根据不同的内容为幼儿设计不同的生活化游戏,比如,设计以区域活动环境为基础的“购物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商店中去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零食,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其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完成该游戏之后,笔者还会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带着幼儿去购物,让幼儿的思想、行为从模仿情境中转移到真实的生活体验中,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体验,让他们在锻炼应用知识能力的同时,获得数学思想的培养。

(三)创设多元类型的游戏促使幼儿多元化发展

现阶段的幼儿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的种类呈现单一性,缺少创新,严重影响幼儿的实践发展,因此教师应合理创设教学游戏,以多元化发展类型为基础,进行整体上的创新,完善现有的思想,促使幼儿通过多元化游戏实现多元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竞争游戏“看谁举得快”,幼儿平分三色骰子和三色小旗,放在自己面前。两人逐个扔出手中的骰子,数一数桌面上哪种颜色的骰子点数最多,并快速举起对应颜色的小旗。这个游戏考验幼儿能否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点数,能否对数量的多少进行快速比较和判断。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促使幼儿提升竞争意识,保证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竞争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质素养。游戏还能让幼儿认识颜色,将积木按颜色、形状分类,还能让幼儿学会记住公交站台、电话号码,学会看时钟、买菜结算等,不仅能有效、快速的帮助幼儿建立了数学概念,还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了幼儿的算术能力。

总之,幼儿小班数学学习中应用游戏教学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可以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要明确幼儿的心智发育水平,把握好数学启蒙的尺度,灵活的融合游戏教学法,从而真正实现对他们的数学启蒙,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淑芹.幼儿数学课程游戏化建设和幼师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研究[J].智库时代,2018(39):227-228.

[2]江雁冰,陈世联.幼儿数学游戏内容分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8(01):153-157.

[3]卞娟娟.幼儿数学游戏的设计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4(09):80-81+84.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我们爱数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
可怕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