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022-02-23裘康明
裘康明
摘要: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黄金时期。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素质的需要学科之一就是数学,对此本文以数学学科教学为例,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意识、锻炼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时期就是小学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去学习数学知识,并积极参与课堂数学知识探讨,从而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活跃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压抑,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导致学生思维和能力在这种状态下得不到有效锻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避免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很难全部理解数学知识,因而很少关注学生的想法,只是单方面地将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小学阶段实现阩好奇心最为强烈的时期,他们对新知充满热情与探索欲望。基于此,教师在新课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并耐心为他们答疑解惑。如此,学生才会更愿意主动思考问题,其逻辑思维能力也会获得有效提升。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创设开放式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减轻心理压力,敢于畅所欲言,用于提出质疑,主动进行独立思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他们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就需要更好的适应学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其中,教学思想必须要与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相符,根据学生风格制定具体的教学方针,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主体地位能够在教学中得以充分展现,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数学,主动接受数学,主动去学习数学知识。
二、创新教育模式,奠定学习基础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就充分说明这种教学方式无效。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需要教师进行全面而又科学的设计,确保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以《扇形统计图》的学习为例,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富有趣味的游戏活动,以此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笔者在课堂上行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咱们班里有一个同学,想要在下个兴趣举办生日舞会,一共有十个人参加了舞会。到了分蛋糕的环节时,由于蛋糕并不需要进行平均分配,可多可少。于是,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蛋糕(即圆形),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分发的“蛋糕”分量,用不同的颜色在黑板上的蛋糕中涂出其所占份额,计算正确的人会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想,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主动思考情境中的问题,在思考中促进良好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奠定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
三、结合生活实际,培养思考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数学知识还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基于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以直观、具体的形象展示出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巩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促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以四年级《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为例,笔者提前准备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模具,其中还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并写下发现的过程与结果。然后,各小组学生派代表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说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自的主要特点等。最后,笔者与学生共同总结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掌握。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与总结能力,使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现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学生对基本数学理论及知识掌握的同时,更要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欣.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52.
[2]周昕. 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76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