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教学与写作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2022-02-23陈彦洁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3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陈彦洁

摘要: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单纯文字性内容难度较大,日常教学若只偏重识字教学和知识的识记,容易让他们产生惧怕心理,影响后续学习。绘本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图文并茂,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性思维的特征。将绘本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教学材料,可以帮助他们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开阔眼界,丰富生活经验,为中高年级的纯文字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阐述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并探究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教学与写作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教学策略

彭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指出:“在绝大多数的图画书里,文字仅仅是一个叙述者,在排列上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但在有的图画书里,一行行排列得好好的文字会像脱缰的野马,突然挣脱束缚,变得又大、又粗、又黑,甚至歪七扭八——这时的文字就不仅仅是文字了,是图画,是情绪,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1] 大卫.威斯纳的《三只小猪》中,大灰狼使劲吹第三只小猪的房子,房子没吹倒,但是文字却被吹得七零八落,这种形式感所造成的视觉冲击力带来新奇的感受,立刻使小读者沉浸其中。和语文书相比,绘本故事对低年级学生的吸引力更大。绘本文字简洁明练,想象大胆,逻辑荒谬,图画色彩艳丽,构图大胆精美,极具艺术表现力和美学价值。这种充满意境和张力的美的叙事方式,孩子们跟着书中的角色在幻想和现实中遨游穿梭,在潜移默化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观察力、想象力、理解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有助于儿童审美意识的培养

在中高年级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儿童审美意识的缺失现象较为普遍。为什么缺失?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当前社会的集体浮躁,媚俗文化盛行,对儿童的审美取向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教学中过分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的育人功能,写作方法技巧的传递,写作的作业属性过强,也会导致儿童审美意识缺失。绘本的图美,文美,书美,用绘本补充语文教学,让儿童在高雅、稚趣、美好的审美意识指引下拥抱真善美的生命情怀,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松居直所讲的:“孩子们期待打开图画书的封面后,能看到另一个奇妙的世界,他们可以忘我地走进那个世界,进行快乐的体验和历险,最后合书时又回到现实中。”[2]

2.绘本的情感教育功能

绘本的内容贴近儿童的家庭和学校等日常生活,也关注儿童成长时期的情感问题,包括面对一年级入学焦虑情感的绘本、孤独感和难过情绪的绘本、关于自信和勇气的绘本、让儿童开怀大笑的趣事绘本、面对亲人死亡和病痛的绘本等,如《爷爷变成了幽灵》,讲述的是一个叫艾斯本的男孩,面对最爱的爷爷去世的事情。教学中,学生不断猜测爷爷忘记了什么事情,在猜测中,学生自己的内心感受不断叠加,唤醒了心中爱的感受。这种意念会转化为爱的行动,学生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以及死亡带不走的东西,与家人经历的精彩瞬间会成为永存家人心中的回忆,更明白要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心存感念,不要失去后才叹惋。

绘本的好处无法穷尽,借助绘本,由易到难,从句子开始仿写,到段落仿写,故事仿写,可以有效降低写作难度,规范语言表达,形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写作情态。最终由模仿到创作。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个难题。我们常见一二年级试卷中的“看图写话”学生答题效果不佳,无话可写。而蕴藏无穷故事的绘本,富有文学韵味的文字,似乎天然具备教学写作的特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促进认知增长,激发想象,激励思考。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课堂教学的策略

1.传递知识,成系列地教,学写议结合

绘本故事中,讲述知识的很多,甚至是整个系列在讲某一方面的故事。这类绘本,我认为可以成系列地教, 根据不同学段设置不同目标,合理迁移,辅助写作。例如《小威向前冲》、《我们的头脑》、《着凉》、《肚子里有个火车站》、《血的故事》等一系列关于身体科学的绘本,教授后,是一年级学写“我学会……”的最佳教材。又比如本土原创绘本中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济公的传说》、《牙齿,牙齿,扔屋顶》、《春茶》、《回家》等绘本,成系列地学习可以让学生浸染在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之中,建构中国文化记忆,欣赏鲜明的中国特色,汲取中国文化力量,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儿童的写作和审美都更有中国味道。以《回家》为例,二年级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大胆表述对故事的理解,感受温润的亲情,创作自己经历过的回乡绘本。而三年级则可以引导他们讨论”回家的价值“这个议题,春运期间,为什么要历尽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回家团聚,让学生在讨论中萌发对家庭的责任感,把浓浓的乡情烙印到民族文化基因中。并借助绘本,学习构思,描写一次难忘的春运回乡经历,以读促写,以绘本触碰心灵,激发写作灵感。

2.创设情境,结合活动,实践参与

结合绘本进行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具体可感的活动,让学生有真切、真实的感受。有一本绘本叫《用纸杯做玩具》,一边读,一边跟着做,绘本本身就像一本说明书,但相对其他说明书而言,画面更生动,更直观。整个教学过程,不论是阅读,还是跟着制作,充满欢乐,最后学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留下难忘的时间体验,甚至最后我让他们把过程“有条理地写下来”也成了欢喜的总结。

3.建构丰富的表达,绘本手抄报

绘本图文结合的表现形式不但使内容丰富有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优质的表达范本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例如一年级的同学学习了《院子里的日记》,院子里一年四季所产生的有趣变化以及邻里的互动,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了《四季》的绘本手抄报,用艳丽的色彩、丰富的画面、童稚的笔法发现自然之美。二年级的同学学习了《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绘本,制作了传统节日绘本手抄报。样本的价值在于“样”,实现举一反三,不教而会,但又必须有所控制,教师须以事先确定的课程内容,根据学情,在每一个教学的“读写现场”,在特定的文本教学中适时提供样本参考。[3]

以绘本为“例文”,相当于一种“直观道具”,梳理归纳各种儿童写作需要的、用得上的法则和样式,用绘本教写作,无论写出的是什么文字,在绘本独特形式的牵引下,我们希望写作的过程变得更加活泼。

总结

在绘本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超越了国度、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受到各国儿童的喜爱,将绘本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或读或写,都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生命体验和心灵的滋养,也为教师素质的提升和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挑战。依托绘本进行读写议结合训练,是适合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有效教学模式,能明显降低写作难度,有效促進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 彭懿 .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M] .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2] [日] 松居直 . 我的图画书论 [M] . 郭雯霞,许小洁,译 .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31.

[3] 王荣生 . 语文科课程论建构 [D]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05.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绘本
绘本
绘本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