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审美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2022-02-23黄媚
黄媚,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教师。
【教学设想】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两篇写景抒情散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学习任务群分属“文学阅读与写作”。选择从审美的角度切入,契合写景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也是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内在要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閱读这两篇文章,要从无“我”视角转换为有“我”视角,设身处地体会“我”在语言、情感、生命等方面的审美倾向。首先,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比较解说词与原文段的差异,感知散文的语言美,进入有“我”之境;其次,引导学生挖掘“景情”的三种关系:同向、异向、合一,探究散文的情感美,深析有“我”之境;最后,点拨学生“景”“物”实则是“我”安顿生命的凭借,体悟散文的生命美,升华有“我”之境。
【教学目标】
1.语言审美目标:把握朱自清在遣词、修辞,郁达夫在动词、颜色词等方面的语言审美特色,初步了解作者对荷塘、秋色的情感。
2.情感审美目标:根据表格支架梳理全文“景情”的同向、异向关系,认识到它们最终都达到了“景情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3.生命审美目标:由“我”这一个人联想到“我”这一类人,体会中国传统文人安顿生命的方式,进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散文。
【课前准备】
朗读《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勾画典型意象和直接抒发“我”的情感的语句;重点阅读《荷塘月色》第4段和《故都的秋》第3段,总结景物特征。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语言审美:进入有“我”之境
假如你在北京读大学,作为迎新社团的团长,你策划在开学季带领新生参加“文人走过的北京”打卡活动。夏末,你们要打卡朱自清的清华园荷塘;秋初,则要打卡郁达夫的秋晨庭院。作为团长,你将如何介绍这两处美景?考虑到任务的难度,下面有两处景点解说词的部分内容供你参考。请你找出其和朱自清、郁达夫文段在语言方面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见表一)
示例:《荷塘月色》中,朱自清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写出白花的明亮、娇嫩,比解说词更有意趣美。《故都的秋》中使用的“细数着、静对着、叫长着、使作陪衬”等动词都表明郁达夫没有被荒凉的秋所裹挟,而是以悠闲、闲适的心情在欣赏、把玩着秋,比解说词更有情感美。
预设:对比可见,解说词是以说明性的文字在客观描述景物,原文则是以文学性的语言在主观表达着作者对景物的情感。即解说词的“景”中无“我”,原文的“景”中有“我”。
总结:这片荷塘是独属于朱自清“我”的荷塘,故都的秋是独属于郁达夫“我”的秋。它们都带有“我”浓厚的主观色彩,承载着“我”独特的情感倾向。
(设计意图:言语形式是言语内容的载体。本活动旨在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鉴赏朱文、郁文在叠词、形容词、动词、修辞等言语形式方面的美,初步感知文本的意趣美和情感美,为下一个活动铺垫。)
活动二 情感审美:深析有“我”之境
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谈到:“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看到的形象。”当景物和“我”的情趣一致,景正作用于情,此时景情同向;当景物和“我”的情趣相反,景反作用于情,此时景情异向。请同学们由片段阅读过渡到全文阅读,深入有“我”之境,梳理文本的景情关系。小组合作填写下列表格。(见表二)
预设:月下荷塘世界中,灌木落下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树色是“阴阴的”、灯光是“没精打采的”“像渴睡人的眼”、蝉声与蛙声是“热闹的”,这一切都营造了一种暗沉、阴森、恐怖、聒噪的氛围,让身处其中的“我”不自觉受到现实世界的干扰,内心充满忧愁与矛盾。此时景情是同向的。江南荷塘世界中,年轻男女在大胆自由、热情欢快地表达爱意,整个意境清新明媚、轻松自然。“我”沉浸在这样的想象中,心中满是喜悦。此时景情也是同向的。而当我“猛一抬头”,回到现实世界中后,看到的是妻儿熟睡,听到的是悄无声息,但这种宁静并不是荷塘般的静谧。现实的苦闷、压抑再次笼罩了“我”。此时景情是异向的。总体来说,朱文景情关系的主要类型是景情同向。(见表三)
预设:“我”选取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甚至于不起眼的景物,如牵牛花、落蕊等。这些景物具有清冷、落寞、萧瑟等特点,整个意境“特别地清、静、悲凉”。“我”不免受悲秋影响,心情也有些落寞、孤寂。比如“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等。此时景情是同向的。但是,“我”对悲秋却主要是喜爱的、欣赏的。从“饱尝”“缓慢悠闲”“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等词句可见一斑。此时景情是异向的。总体来说,郁文景情关系的主要类型是景情异向。
点拨:就在探究同向或异向的过程中,我们触摸到了朱自清、郁达夫独特的审美倾向。朱自清将自己与自然、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这体现的是儒家美学的“中和之美”;郁达夫将自己的悲凉之感通过美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方式深受日本“物哀之美”的影响。无论哪种审美倾向,景和情最终都实现了交融、合一。
(设计意图:散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景情关系”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师相机提供材料、表格等支架,鼓励学生梳理景情关系的类型,深化学生对景和情之间内在关联的理解。本活动旨在转化“景情交融”的先行结论,凸显学生的建构过程。)
活动三 生命审美:升华有“我”之境
朱良志说:“中国美学强调返归内心,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从而让人获得灵魂的适意。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中国的传统文人在现实中失了意,常常把山水、田园等自然美景当做现实的避难所和精神的栖息地。朱自清、郁达夫文中的景物属于生命的意象,在景物中融进“我”对生命的感悟,何尝不是在安顿生命呢?
1.朱自清、郁达夫分别在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中获得了生命的安顿吗?请作解释。
预设:朱自清“颇不宁静”的心在荷塘里暂时获得了平静;抑郁气质的郁达夫通过欣赏秋景安慰了他落寞的心情,让他多了一份赏玩的悠闲。
2.你还能想起哪些文人安顿生命的例子?按照“他们在现实中遭遇了什么挫折,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了生命的安顿”的支架进行思考和表述。
预设:史铁生失去双腿,在地坛中认识到生命本就是“熨帖而微苦”的,与自己实现了和解;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通过游览赤壁等地将失意的自己拉回到开阔的世界,排解了苦闷;李白怀才不遇,在游历大江南北中写出豪放诗句,寄托天才般的才情;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归去田园后,获得心灵的自由;王维、白居易、叶嘉莹、余秀华……
3.中国文人如此,你又会想起自己哪一次的生活经历?请你在校园里寻找独属于你心中的那片美景并为它解码。参照下面评价量表,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散文。(见表四)
(设计意图:本活动属探究式、创造性活动。由一个人推及一类人再回归自身,体悟中国传统文人的生命审美倾向,并建构独属个体的审美认知,是新课标强调的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是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两篇现代散文。依据2020年修订的新课标,审美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和体验;理解和评价;表现和创造。本文设计的三个活动环环相扣,递阶推进,有梯度地完成了审美的不同层次要求。
感知和体验:活动一中,教师创设解说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对比解说词的客观视角和散文的主观视角,体验有“我”之境的语言美。
理解和评价:活动二中,教师引导学生填写表格的过程就是理解“我”深层次情感的过程,也是评价景情关系、物我关系的过程。
表现和创造:活动三中,學生回答有关中国传统文人安顿生命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建构审美认知,就是在表现自己的独特理解。
本教学设计仍存在可优化之处,比如可以增加美读环节,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音律中感知散文在各方面的美等;课后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甄选,择优推荐到报刊发表,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等。
[基金项目:1.2021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重点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学习实践研究——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阅读与写作单元为例”(立项课题编号:2021ZQJK040)的研究成果。2.2020年度中山市重点项目“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统整策略研究”(立项课题编号:A202004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