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张纸》课堂实录

2022-02-23沈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斯特林哲理经历

沈燕,湖北省黄梅县第一中学教师。

一、导入新课

一纸一世,一念一生,掌中岁月,指间永恒,让我们一起走进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斯特林堡,学习他的代表作《半张纸》。

二、初读文本,概括内容

1.半张纸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在文本中找出能够概括出“半张纸”特征的句子。

生:第1段,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

生:第1段,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成的。

生:第1段,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

师:注意,我给的任务是“概括”“特征”。列举例句之后,是不是该加上“所记条目很多,内容丰富”,“好多种笔迹,所记时间不定”?

生:第2段,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表明有年头,记述的是陈年往事。

师:有进步。注意这是“一张便条纸”,所以记的可能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一件事或某些事。

2.半张纸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继续在文本中找出能够概括出“半张纸”内容的句子。

生:第1段,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生:第1段,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

生:第3段,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

生:第4段,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失业了。

生:第4段,生活陷入困顿,他在短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生:第5段,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他们已订婚了。

生:第6段,家具行,室内装饰商,搬运车行,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

生:第7段,朋友的经历,从飞黄腾达到穷困潦倒再到远走他乡。

师:朋友人生经历的概述,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你会选哪一句?

生:“人生如梦”。

师:这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更有可能是一种幻灭感,好像有点过于消极哦!

生:人生如戏,有盛装登场,也有黯然落幕。

师:嗯,理性一些。

生:世事如棋局局新。

师: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了,过犹不及呀!

生: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师:太好了!就是这样理性总结!

生:第8段,修女、医生,女主人怀孕了。

生:第9段,岳母受邀请,很快乐地来了。

生:第10段,佣工介绍所、女仆、药房、牛奶厂、杂货铺、肉铺,女主人生产了。

师:即将为人父的愉快而难忘的经历,幸福和甜蜜的时光。

生:第12段,埋葬事,女主人和孩子死亡。

师:看似不带任何感情的人名、物名和家庭琐事的罗列,可一旦置身其中,就发现它们带着作者无尽的回忆和无限的感慨。如果有类似人生经历的读者代入角色,感悟哲理,那种阅读体验应该会极其深刻吧!

三、二读文本,分析感情,感悟哲理

1.半张纸的感情

师:请同学们再在文本中找出能够概括出“半张纸”的感情或主人公心理状态的句子。

生:第1段,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遗漏,没有遗漏,决定再也不去回想,决心要忘却。(他很痛苦)

师:纸上悲欢难堪忆。年轻房客心情复杂,真耶幻耶,是耶非耶,怅然若失,如真如幻,神思远逸,一片茫然。

生:第11段,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像溺死的人透過海水看到的那样。(绝望)

师:纳兰性德有词云“我是人间惆怅客,忆君时时泪纵横”。杜甫有诗云“莫自使眼枯,收妆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痛苦至极,绝望。

生:第12段,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豁达)

师:这是人生最难达到也是最高的境界——超脱。与其痛不欲生,不如思考人从哪里来,又复归何处,从而释然、豁然、超然。

生:第14段,他拿起小纸,吻了吻,仔细折好,放进胸前衣袋。(不舍)

师:这里应该不只是不舍,更多的是超然物外之后,与往事平静的告别。

生:第16段,走出去时不是垂头丧气,而是高高抬起头。

师:表明他是真的想通了,看开了。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雨果说,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坦然面对,平静生活。这是对生命正确的诠释,也是最通透的活法。

2.半张纸的哲理

师:请同学们继续在文本中找出能够概括出“半张纸”蕴含的哲理的句子。

生:第7段,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表明要看轻、看淡、放得下。

生:第16段,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幸福是享受生命,享受生活。

师:对!结合半张纸所展示的人生截面,是可以提炼出上述感悟的。斯特林堡曾经说过,人活着必遭蹂躏,天堂和地狱在他看来并不是虚无的存在,而是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兑现。当我们欢乐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天堂里,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就在地狱。但谁又能说痛苦不是另一种欢乐呢?

3.半张纸的意蕴

师:请同学们结合文本概括出半张纸的象征意义或者意蕴。

生:小道具,昭示不完整的人生,暗示不如意的生活。

生:半张纸,一生情。

生:半张纸,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师:半张纸是线索,是生活的横截面,以轻化重,以小见大,记载了悲欢离合,浓缩了人生经历,留下了想象空间,也可以引发读者对生命、生活的感悟。

四、三读文本,拓展延伸

师: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小说《半张纸》与中国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比较阅读。

点拨:一是体载不同。一个是西方小说,一个是中国唐诗。写法自然不同,甚至感觉二者大异其趣。二是语言风格不同。《半张纸》的语言简洁质朴,没有多余的字,不作修饰,而李诗语言工丽深细,绮丽婉转,隐秀凄绝。三是主要表达方式不同。《半张纸》重在叙事,把感情和人生领悟全都放在小说之外的惊人“留白”之处,李诗重在以情驭事。叙事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四是呈现主旨的方式不同。《半张纸》清晰而有余味,而李诗朦胧而众说纷纭。五是主旨不同。斯特林堡的小说最终通过自我开解而达到超迈,李诗则溺于其中不能自拔,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审美趣味,西方重解决之道,中国则以哀怨本身为美。而相同点在于曲折的人生经历,婉转悱恻的心理历程,丰沛的情感,而最终二者殊途同归,以自身经历为本,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深思。这也是我把二者拿来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的原因。希望能抛砖引玉,带动同学们进行多种比较的尝试。

猜你喜欢

斯特林哲理经历
画与理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当小提琴演奏者翩翩起舞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最炽热的火焰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经历与感悟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