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有效应用

2022-02-22周何青

学习与科普 2022年9期
关键词:乐段乐曲卡片

周何青

音乐欣赏课是通过音乐作品感染学生的,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让学生感知音乐整体情绪表现,更要通过对乐曲结构把握来加深对音乐的记忆和认知。因此,千变万化的手段,令郎满目的方式,都在欣赏教学课堂中变化着出现。但是,笔者在观摩大量优质课和名师课堂后,发现欣赏教学中有一种欣赏方法一直潜移默化的隐藏在课堂中,那就是“结构教学法”。唯独他们出现的方式和形式不一。所以说,“结构教学法”是欣赏音乐中为之重要又常见的教学方法,对音乐欣赏的内容有着其运用价值和意义。通过卡片式、图形谱、动作型三类具体的方法,不同的音乐结构,采用不同的方式,提高課堂效率,提升音乐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欣赏课堂中真正的教学效果!

一、“结构式欣赏”教学的概况——一种高效的音乐教学手段

沿着音乐的结构感知、体验音乐是欣赏音乐的最好方法之一。

(一)知其由来,方懂心意——“结构教学法”的缘起

在日新月异的教学时代,结构教学法,也被普遍并大量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音乐欣赏课堂,更是有着引领作用。虽然形式和方法多样,但“结构教学法”仍是其中为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手段。音乐作品欣赏,根据音乐作品结构,结合结构教学法,让学生对其结构有着清晰的系统线条,再在结构中感受音乐文本的特点,感知旋律和节奏,体验音乐情绪,达到音乐享受!

(二)解其精华,游刃有余——“结构式欣赏”教学法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有效运用“结构教学法”,深入研究和归纳音乐作品的结构,根据该音乐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段落(乐句和乐段),展开一系列对应的方式方法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音乐掌握其结构,并从中感知音乐内在的旋律节奏情绪等要素,更清晰的记忆作品,更完整地表现音乐。即音乐欣赏课堂中有效运用“结构教学法”。为了方便笔者在后面文章中的运用称呼,因此将这种方法简称为“结构式欣赏”教学法。

二、各类音乐作品的具体形式——认识不同的音乐结构分类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结构就是体现音乐时间进行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理清结构才能完整地理解音乐。音乐的结构就像是一篇文章,只有懂得了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理解每段的意思;只有懂得了每段的意思,才能理解全篇的意思。音乐也是这样,了解了乐曲结构特点,逻辑关系,对整首乐曲的感受、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了。音乐是怎样开头的,中间如何发展,结尾又是怎么变化结束?了解其结构,掌握其结构,才能更好表现音乐,表演音乐。

(一)“一段体”结构

一段体(A曲式):只有一个乐段构成的乐曲结构,叫一段体。一段体一般只有一个音乐形象、一种意境。由于它简单、精炼,最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二)“两段体”结构

两段体(AB曲式):由AB两个对比的、性质不同的的乐段构成的形式结构。两段体的第一段通常具有陈述的性质,是情绪的铺垫。第二段往往在形象上、调性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是情绪的高潮。AB曲式的两段体是最常见的一种歌曲结构方式。

(三)“多段体”结构

多段体:在一首乐曲中有多个乐段,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三、“结构式欣赏”教学的运用——“结构式欣赏”的策略运用

运用“结构式欣赏”教学方法,通过具体丰富的变化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感知结构和内容,在聆听中品味音乐!

(一)卡片式方法,把握结构,乐曲段落清晰明了

卡片表示法可以在小学低中高年级音乐学习中运用。学生自己或由老师为学生准备好卡片,每一个乐段开始时由学生举起卡片表示,当一个不同的乐句或乐段出现的时候,学生举起不同卡片表示。卡片只是作为一种道具形式呈现,具体卡片上的内容要根据每首作品特点结构进行具体设定,不仅丰富了卡片的多样化形式,更具有针对性教学引导和指导,对乐曲的结构更有了非常清晰的线条脉络。

(二)图形谱方法,掌握结构,音乐本体尽情激发

图形谱是利用图像、记号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乐谱。它虽不表示某个具体音,却能表示构成音乐旋律、动机或音乐结构。具有形象、生动、简洁的作用。音乐是瞬间即逝的听觉现象,当我们静心聆听并了解音乐内部结构时,才能走进音乐、听懂音乐。图形谱以鲜明、简洁特性成为教学中分析音乐结构的有效手段。

(三)动作型方法,表演结构,声情并茂演绎情境

1.编创形象动作,扮演角色,体验乐曲内容

音乐,包含了无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个别乐曲,它都有特定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小学生,这些丰富的形象如果能够通过编创特定动作,形象肢体,身临其境去感受,相信对乐曲的了解和感知会更加深刻有趣。因此每个乐段的角色扮演参与,让结构更清晰,角色更走心。

2.融入声势律动,抓住节奏,感受核心要素

声势律动是指利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手、脚、指、膝盖、脸、胳膊、耳朵等,按一定节奏发出声响为音乐伴奏,获得更加饱满印象和丰富的效果。律动的加入让学生真正从音乐中感受和体会,动起来是一种最贴切喜欢的方式。抓住乐曲主题乐段的特定节奏,那么每次主题乐段一旦出现,学生的节奏感就油然而生,对乐曲的结构立即清晰。

3.模仿演奏姿势,聆听乐器,体验音乐魅力

器乐作品是音乐欣赏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器乐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欣赏乐曲、分析乐曲的能力。器乐作品是纯音乐作品,没有歌词的辅助,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和丰富想象更为有利。因此,老师借助乐器的一些演奏姿势和手法,让乐曲更加形象生动,聆听清晰。

四、结束语

运用“结构式欣赏”,不只是让学生了解音乐的结构,还要通过认识结构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理性的感知,在结构中感知音乐内在的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感性地听赏与理性地感知结合起来,从胡达到理想的欣赏境界。音乐是快乐的,学习音乐更是有趣的,如何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又能够记住音乐感知音乐,“结构式欣赏”就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和途径,沿着音乐的结构,去感受、去体验、去律动、去畅游,无形之中就将音乐要素激发出来,学习到位,真正达到了欣赏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实现完整性地聆听学习,在聆听中去感受品味音乐带来的快乐!

猜你喜欢

乐段乐曲卡片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卡片排一排
健忘卡片
水往高处流
视唱练耳与钢琴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