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差市古井遗址发掘简报
2022-02-21刘远晴张全民王自力冯一凡金燕
刘远晴 张全民 王自力 冯一凡 金燕
(1.西安文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2.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5;3.西安博物院,陕西 西安 710000;4.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新长安妇产医院国际停车楼项目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大差市北侧,东邻玄风桥,西邻西安(阿房宫)维景国际大酒店(图1)。2019年3月受建设单位委托,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项目用地进行考古勘探,该项目用地大致呈南北向长方形,地块整体较为平坦。
图1 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1 发掘情况与遗址分布
施工单位将地面障碍物及原建筑基础清理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勘探发现的古代遗迹进行考古发掘,发掘时间自2019年6月1日至7月15日,发掘总面积3806.82平方米。遗址区内地层堆积简单,共分为两层:第①层为灰黑色沙土,土质疏松杂乱,厚度为0.8~1.66米,含大量陶片、瓷片、兽骨等遗物以及现代建筑垃圾,为人为堆积的现代扰土层。第②层黄色沙土,土质较致密,厚度为0.54~1.4米,含大量陶片、瓷片、兽骨、铁器等遗物,为明清时代文化层。此次发掘共发现井56处、灰坑82处。古井形制大多为圆形土井,出土器物主要有陶盆、铜钱、陶俑、瓷碗、陶盏等。灰坑中原H11、H22、H28、H41等28处为现代扰坑,已废除其灰坑编号。其他灰坑形制各不相同,出土器物较多,包括瓦片、陶瓷器、铜钱、陶俑等。古井与灰坑中出土大量陶器、瓷器残片,其中可复原者共计62件。
2 遗迹与遗物
2.1 古井
2.1.1 古井形制
遗址内共发现古井56眼,均为土坑竖穴圆筒井。井口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口大底小,井体多直壁,底部近平,有的内壁有脚窝。填土多灰黑色或灰褐色,土质疏松。根据其形制差异可分为两式:Ⅰ式J1(图2),平面呈圆形,口大底小。内壁较粗糙,内壁发现有5组脚窝,脚窝间距0.6米。现存上口直径0.8米、下口直径0.74米、深4.2米。被H9打破。填土为灰褐色粉状土。Ⅱ式J69(图3),平面近圆形,口大底小。内部填土土质紧密,呈灰黑色。内部为一层堆积,包含物较少。东西口径约1米,南北口径约0.8米,现存深度约3米。
图2 J1古井平、剖面图
图3 J69古井平、剖面图
2.1.2 出土器物
古井中出土陶片、瓷片若干,其中可复原的遗物有16件,包括瓷杯、盘、盏、碗及少量陶器等。
出土陶器:陶俑2件。标本J30∶1(图4∶1),泥质灰陶,合模而制。昂首平视,头戴幞头,身着长袍,交领右衽,腰间系有腰带,端坐于方座之上。挺胸曲肘。头顶上一圆孔贯通,内部中空,有手指按压痕迹。残高9.8厘米,宽5.2厘米。陶狮1件。标本J30∶2(图4∶2),仅存狮头部分。泥质灰陶,立耳,双目圆睁,嘴部张开,背面饰卷云状鬃毛。残长13.5厘米、残宽9.1厘米、残高6.2厘米。
图4 古井出土陶器
出土瓷器:瓷碗2件。标本J38∶23(图5∶7),敛口,圆唇,斜鼓腹,圈足。内外壁施酱釉,釉不及底。口径14.5厘米、底径5.6厘米、高6.1厘米。标本J30∶26(图5∶8),敞口,尖唇,斜腹,圈足。内壁施白釉,外壁通体蓝釉,整体素面。通高4.7厘米、口径8.8厘米、腹径7.6厘米、底径4.4厘米。
斗彩瓷碗1件。标本J31∶6(图5∶6),敞口,曲沿,尖唇,斜腹,圈足,内壁口沿饰青花弦纹及花叶纹,内部碗底饰莲花纹,外壁通体饰童子持缠枝莲纹及金钱纹。通高7.2厘米、口径14.4厘米、腹径11.4厘米、底径6.8厘米。
清花瓷碗4件。标本J38∶17(图5∶1),敞口,尖唇,斜腹,圈足。内壁口沿饰弦纹,底部饰牡丹花纹,外壁饰缠枝莲花纹,圈足饰弦纹。口径14.6厘米、腹径11.4厘米、底径5.2厘米、通高6.1~6.3厘米。标本J1∶20(图5∶2),敛口微撇,圆唇,弧腹,圈足。口内和腹下部饰双弦纹,底部饰花草纹,外腹饰涡点纹和莲叶纹,足部饰两周弦纹,外底饰双弦纹,底部有款。口径17.2厘米、底径7.2厘米、高8.0厘米。标本J38∶18(图5∶3),敞口,尖唇,斜腹,圈足。通身白地青花,内壁口沿饰环带花纹,底部饰葵花纹,外壁饰缠枝花纹及凤纹,底部有“大明年□”款。通高5.8厘米、口径12.6厘米、腹径10.2厘米、底径4.8厘米。
青花瓷碟1件。标本J1∶15(图5∶4),敞口,尖唇,斜壁,高圈足。内壁素面,外壁饰缠枝万寿纹,底部有“大清嘉庆年制”款。通高3.26厘米、口径10.86厘米、腹径8.26厘米、底径3.6厘米。
青花瓷盘1件。标本J1∶7(图5∶5),宽折沿,敞口,浅折腹,圈足。内腹饰蓝地白卷云纹,内底饰花篮盛花果图,外腹饰草叶纹。口径15.5厘米、底径8.7厘米、高2.5厘米。
图5 古井出土瓷器
青花瓷瓶1件。标本J31∶1(图5∶13),口残,圆肩,斜腹,下腹内收,圈足,白地青花,内壁素面,外壁肩部饰弦纹、波点纹,腹部饰菊花纹及花瓣纹,足部饰弦纹。残高10.4厘米、底径3.8厘米。
青花瓷杯1件。标本J1∶5(图5∶10),侈口,圆唇,斜鼓腹,圈足。内壁素面,外壁饰山水花草纹。胎色白中泛黄,釉面光亮,釉层较薄,釉色白中微泛青。口径6.7厘米、底径2.8厘米、高4.0厘米。
瓷杯2件。标本J1∶11(图5∶11),侈口,曲沿,圆唇,斜腹下部内收,圈足。内壁施绿釉,素面,口沿施褐釉,外壁白地,由于杯残,纹饰不清,可辨有菊花及题字。通高3.8厘米、口径5.4厘米、腹径4.8、底径2.2厘米。标本J1∶10(图5∶12),侈口,曲沿,尖唇,斜腹下部内收,矮圈足。内壁施绿釉,素面,口沿施褐釉,外壁白地,以红线勾勒莲瓣纹路,施紫色彩。通高3.9厘米、口径5.8厘米、腹径4.6厘米、底径2厘米。
珐琅彩瓷盒1件。标本J1∶19(图5∶9),直口,圆唇,直腹,圈足。通体灰白釉,釉不及底,底部露黄色胎,内壁素面,外壁饰珐琅彩缠枝花纹。根据口部造型判断,该盒应有器盖,已缺失。
2.2 灰坑
2.2.1 灰坑形制
此次共发现灰坑82处,包括平面为近圆形和不规则形等,灰坑多为斜壁。填土以灰黑色和灰色土为主,出土大量陶、瓷器残片。根据灰坑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式:一是Ⅰ式圆形坑。H21(图6)位于T0102西侧中部,已发掘部分整体为近圆形。口部边缘较明显,壁面平缓向中心倾斜,坑壁较粗糙,底部边缘明显,较粗糙,无明显加工痕迹。填土灰褐色,土质较疏松,为一层堆积。坑口直径最长为1.7米、最短1.4米,深2.36米。二是Ⅱ式不规则形坑。H1(图7)位于T0301北部,呈东西走向,坑内有三根抗震柱。已发掘部分呈不规则形。弧形圜底。填土呈灰黑色,土质疏松,为一层堆积,夹杂有瓦块碎石,出土陶瓷器碎片及少量兽骨。现存深度深0.56~0.9米。
图6 H21灰坑平、剖面图
图7 H1灰坑平、剖面图
2.2.2 出土器物
灰坑内出土遗物较为丰富,主要为陶器和瓷器。其中可复原的遗物有46件。陶器中可辨器形主要有盏、盂、香炉及陶俑等,瓷器有杯、碗、豆等。此外还出土有铜钱、铜簪、铁刀等。
出土陶器:武士头1件。标本H74∶13(图8∶1),泥质红陶,残缺,仅剩头部,头戴盔帽,面相方圆,宽额,高鼻,眉骨突出,双目圆睁,嘴角深陷。残高4.6厘米。
陶马形香插1件。标本H90∶5(图8∶2),泥质灰陶,合模而制。颔首,头戴辔头,双目圆睁,小耳下翻,贴于两侧,背有鞍鞯,上一圆孔贯通,长尾下垂。置于长方形底座上,表面刻倒三角纹,内部中空,可见手指按压痕迹。长7.8厘米、宽6.7厘米、通高8.6厘米。
陶香炉1件。标本H63∶1(图8∶4),泥质灰陶。侈口,方唇,短束颈,圆鼓腹,平底,三锥形足。炉身轮制,表面可见细密的轮旋痕迹,三足手制,而后粘接,器底可见呈偏心圆形的轮旋切割痕迹。口径13.0厘米、底径7.4厘米、通高7.0厘米。
陶盏5件。形制基本相同,泥质灰陶,器表及底部有轮旋切割痕迹,体量较小,素面无纹。标本H74∶15(图8∶7),侈口微敛,圆唇,平底,口内径6.2厘米、外径6.8厘米、底径3.5厘米、高2.0厘米;标本H74∶12(图8∶10),敛口,尖唇,假圈足。口径9.9厘米、底径3.7厘米、通高3.1厘米。
烛台1件。标本H74∶10(图8∶3),泥质红陶,断裂残缺,圆形盘,中心有凸起的柱,上半部较细,下半部较粗。表面施白色彩绘,彩绘脱落严重。残高7.6厘米。
陶砚1件。标本H74∶8(图8∶9),残缺。通体灰色,外饰一周凹弦纹,砚心饰凸弦纹,顶端饰异兽,将砚台分为两区,砚面开两圆形墨池,一池带墨色痕迹,一池带朱砂痕迹,且各有一圆孔。残径22.5厘米、厚1.8厘米。
图8 灰坑出土陶器
出土瓷器:青花瓷碗5件,形制基本相同,敞口外撇,圆唇,弧腹,圈足。口内饰一周圈点纹,腹下部饰两周弦纹,底部饰一菊瓣纹,外腹部饰一周菊花纹,底饰一周宽弦纹。H90∶11(图9∶1),外底饰双弦纹底部有款。口径14.9厘米、底径6.9厘米、高7.3厘米。
褐釉瓷碗1件。标本H74∶4(图9∶2),直口,尖圆唇,圆腹,矮圈足。内外皆施褐色釉,釉不及底,有流釉现象。口内饰一周弦纹,腹部饰缠枝花,内底饰两周弦纹,口外饰一周不规则纹饰。口径16.5厘米、底径5.9厘米、高7.3厘米。
图9 灰坑出土瓷器
白釉瓷碗4件。标本H1∶6(图9∶3),敞口,圆唇,斜弧腹,圈足。内外皆施白釉,外壁釉不及底,露灰色陶胎,瓷碗外壁有明显轮制痕迹,素面。通高9厘米、口径21.4厘米、腹径16.8厘米、底径6.8厘米。标本H90∶6(图10∶2),敞口,圆唇,折腹,圈足。内壁及外壁上腹部施白色釉,外壁下腹部施酱色釉,釉不及底,有流釉现象。口径14.2厘米、底径5.5厘米、高4.7厘米。标本H74∶1(图10∶5)和标本H74∶2(图10∶6),形制基本相同。敞口,尖圆唇,浅腹,假圈足。内外皆施白釉,釉不及底,露灰白胎。H74∶1,口径14.0厘米、底径7.5厘米、高3.8厘米;标本H74∶2,口径14.3厘米、底径7.7厘米、高3.8厘米。
青釉瓷碗1件。标本H83∶3(图10∶3),敞口,圆唇,圈足。通体青釉,釉不及底,内底中部和外底中部露出黄色陶胎。整体素面。通高3.8厘米、口径12.4厘米、腹径10.4厘米、底径7.2厘米。
绿釉瓷碗1件。标本H10∶1(图10∶4),敞口,圆唇,浅腹,下部斜收,圈足。除底外,内外壁皆施豆绿色釉,饰冰裂纹。口径15.4厘米、底径7.9厘米、高4.2厘米。
黄釉瓷碗1件。标本H74∶6(图10∶7),敞口,尖圆唇,浅腹内收,圈足。内外皆施黄色釉,釉不及底,露黄陶胎。口径12.2厘米、底径5.2厘米、高2.8厘米。
酱釉瓷碗1件。标本H74∶9(图10∶8),侈口,圆唇,斜腹,平底。内外皆饰酱色釉,釉不及底,露灰白胎。口径15.6厘米、底径6.3厘米、高4.9厘米。
瓷盆1件。标本H1∶1(图10∶1),敞口,曲沿,尖唇,斜腹,圈足,轮制而成。瓷盆内外皆施白色釉,釉不及底,露黄色胎,瓷盆白地黑花,内壁上饰四条弦纹,外壁饰弦纹及卷草纹。通高10.6厘米、口径27.2厘米、腹径22.6厘米、底径14.8厘米。
图10 灰坑出土瓷器
瓷豆1件。标本H74∶14(图11∶3),侈口,圆唇,斜折腹,豆盘较深,圈足较高,呈喇叭状。器表磨光。内外壁皆施绿釉。底部露红陶胎。豆柄部有两周凸棱,豆盘外壁饰莲花纹。口径12.9厘米、圈足径4.8厘米、高11.0厘米。
青花瓷杯1件。标本H10∶8(图11∶4),敞口,圆唇,弧腹,圈足。口外饰一周弦纹,腹双弦纹间饰凤鸟纹和小团花纹,足和底部饰一周弦纹。口径5.2厘米、底径2.1厘米、高2.9厘米。
黑釉双耳罐1件。标本H10∶7(图11∶2),双耳罐,侈口,圆唇,折沿,沿面内斜,直领较高,肩微折,双桥耳,圈足,底部有数道同心圆纹。胎质粗硬,胎色偏黄,内外壁施黑色釉,釉不及底。口径8.4、腹径9.7厘米、底径8.1厘米、通高15.2厘米。
图11 灰坑出土瓷器
黑釉小口双耳瓶1件。标本H74∶11(图12∶1),侈口,方唇,溜肩、鼓腹,圈足。鸡心形器身,肩部施双桥形耳,腹部有三道凸棱,内外皆施黑色釉,釉不及底。口径4.2厘米、底径8.9厘米、通高19.8厘米。
黑釉双耳瓶1件。标本H95∶1(图12∶3),口沿残,鼓肩,下腹微斜收,平底,微内凹,底部有数道同心圆纹。胎质粗硬,胎色偏灰,外壁施黑色釉,圈足不施釉。口径残2.6厘米、底径6.0厘米、残高12.2厘米。
酱釉瓶1件。标本H95∶6(图12∶2),盘口,圆唇,束颈,折肩,矮圈足。黄色陶胎,内外皆施酱色釉,釉不及底,器底有数道同心圆纹。口径2.2厘米、腹径6.1厘米、底径5.5厘米、通高15.7厘米。
黑釉小口瓶1件。标本H79∶1(图12∶4),敛口,双唇,束颈,折肩,斜鼓腹,矮圈足。灰白色胎,内外施黑色釉,釉不及底,器壁有明显轮旋痕迹。口径3.6厘米、腹径14.9厘米、底径7.6厘米、通高19.8厘米。
酱釉小口瓶1件。标本H79∶2(图12∶5),敞口,双唇,短束颈,鼓肩,斜腹,圈足。黄色陶胎,内外施酱绿色釉,釉不及底,器壁有明显的轮旋切割痕迹。口径3.8厘米、腹径16.7厘米、底径9.8厘米、通高22.0厘米。
图12 灰坑出土瓷器
瓷盖1件。标本H95∶4(图11∶1),方唇,直壁,盖面略弧。白胎,器盖内外施青白色釉,通体素面无纹饰。盖顶宽10.6厘米、高2.5厘米。
出土的铜器:铜碗4件。标本H95∶5-1(图13∶2),锈蚀残缺。敞口,弧腹,圆底,圈足,素面无纹饰。口径4.1厘米、底径2.2厘米、通高2.1厘米,重25.4克。铜簪1件。标本H21∶1,有绿色铜锈,断为六节,腐朽严重,总重5.6克。元丰通宝2枚。标本H10∶5-1,锈蚀,圆形,方穿,正背面有圆郭,正面铸“元丰通宝”四字,行书,对读。钱径2.5厘米、穿宽0.6厘米、郭宽0.3厘米,重3.9克。标本H10∶5-2,锈蚀严重,钱文无法辨别。钱径2.5厘米、穿宽0.6厘米、郭宽0.3厘米,重2.1克。铜片3件,有不同程度锈蚀,素面无纹。标本H95∶5-2(图13∶1),直径2.8~3.2厘米,重3.9~6.8克。
图13 灰坑出土铜器
3 结语
通过考古发掘,基本理清了西安大差市古井遗址的规模、布局和基本文化内涵,共发现古井56口、灰坑82处,水井、灰坑遗迹分布密集。由于遗址地层遭到严重破坏,只能据出土遗物对遗迹单位年代进行分期,初步判断该遗址的年代跨度大致为唐代至晚清时期,最早应不超过汉代。遗址内各遗迹单位出土遗物均具有较强的时代联系性,表现出该遗址在各个时期均存在大量的人类活动痕迹。
据文献记载,遗址所处西安大差市,隋代位于皇城东墙南门景风门内外两侧,名景风门街。唐代景风门街西段亦称第四横街;金代《京兆府提学所帖碑》称此地为草场厂;明嘉靖《陕西通志》附《西安府图》记录此地附近为京兆驿所在①;清雍正《陕西通志》载:“关帝庙在大菜市,明天顺年建,其在城糯米市归义坊及东南北各关厢,在乡新住镇二龙里侯官。”②清乾隆《西安府志》引《资政录》记载:“长安县京兆驿,在县署东南,额设马匹五十六匹,马夫三十三名。岁支工料、支直、修理银二千五百三十九两六钱。又县马十匹,岁支银二百二十六两。”③在清光绪十九年(1893)绘制的《清西安府城图》中已演化为大差市。本次发掘出土的大量陶瓷器等生活用具、建筑构件以及家畜家禽骨骼等遗物,遗物时代跨度大,种类丰富,以实用器为主,反映该地区居民的普遍生产生活状态。结合文献记载,该地区自唐代始居民生活及生产活动便较为频繁,在宋、元、明、清时期更演化为各类型市场及驿站,根据出土遗物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初步判定遗址性质,西安大差市古井遗址应为一处典型的时代跨度大、人类生产活动频繁的连续性生活区遗址。
本次考古发掘出可复原遗物62件,包括陶器及瓷器残片、铜碗、铜簪、铜钱、瓦当、陶俑等。其中宋代器物17件、明清器物45件,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不可复原的陶瓷器残片,时代横跨汉至明清时期。根据大量出土的陶瓷器残片可以判断该遗址时间跨度长,陶瓷器残片年代横跨汉、唐、宋、明、清各个时期,但以明清时期为主。陶瓷器形种类多样,包含瓮、盆、罐、瓶、碗、盘、壶、豆、杯、盏以及砚台、灯座等,同时产地极为丰富,包括耀州窑、磁州窑、钧窑、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以民窑器居多。遗址单位整体保存尚好,出土遗存丰富。根据出土遗迹遗物具体情况,结合本区域历史发展规律,可基本判断西安大差市古井遗址应为明清时期人类生活遗存。本次考古发掘为研究长安城历史发展演进及城市功能区划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是南北方贸易交流互通的有利印证,为研究长安地区与周边的商贸往来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执笔:刘远晴、张全民、王自力、冯一凡、金燕
项目负责人:张全民
发掘:白宇辰、赵帅杰、余功杰、李清清、苑晓亮
资料整理:冯一凡、焦俊、杨双榕、邵祎晨、李凯松
绘图:李清清
照相:苑晓亮
注释
①赵廷瑞.陕西通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②刘于义.陕西通志:卷二十八[M].雍正十三年(1735).
③舒其绅.西安府志:卷十一[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