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发展之梁”铺架在中老铁路上
——记中铁五局六公司磨万铁路纳堆制梁场

2022-02-21杨树良刘一佑

一带一路报道 2022年1期
关键词:铁五局李辉项目部

文:杨树良 刘一佑

同饮一江水,共筑同心梦。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在老挝落地的首个项目,也是老挝国家“八五”规划的1号重点项目,承载着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伟大梦想。中老铁路的建成将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对于解锁老挝陆路交通困局、实现老挝“工业现代化”长远战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中老两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构想,也在前赴后继的铁路建设洪流中愈发明晰。

重任在肩夯实基

老挝多山,要在山区地形中修建铁路,就必须打隧穿山、架桥越涧。中铁五局作为参建大军中的一支劲旅,承建了中老铁路的重要部分——磨万铁路Ⅰ标,长48.76公里的标段桥隧比高达78.1%,施工难度不言而喻。有着中国铁路“铺架王牌军”之誉的中铁五局六公司,承担了标段内309.5孔T梁预制和架设任务。

时光回溯至2018年12月初,公司领导得知中标消息后,火速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项目班子,项目经理李辉、党工委书记蒙彬、项目总工梁水泉接到通知后,分别从陕西神木、福建三明、江苏南京三地星夜兼程赶回公司本部重庆。

“从国家层面讲,这是‘一带一路’的重点示范项目;从公司层面讲,这是中铁五局六公司真正意义上的首个海外项目。”公司总经理王国庆在磨万铁路筹备会上讲道。“使命和任务重大,你们一定要担起责任来,把‘铺架王牌军’的名声打出国门!”公司党委书记陆劲松为建设者们加油打气。

重任在肩,飞马疾蹄向前。2018年12月9日,公司副总经理尹忠文带领项目班子赶赴老挝万象。12月10日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后,11日便奔赴老挝琅南塔省南塔县,带领团队开展施工调查。首出国门的“铺架王牌军”快速进场、安营扎寨、厉兵秣马,遵循着“建精品工程、筑廉洁之路”的建设目标,正式掀开了磨万铁路施工建设的序幕。

因为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项目部办公生活区的房间里基本只有床和桌子,大伙儿坐在床上办公已是常态。所有房间中只有7间有空调,因电力负荷较低也无法新加装空调,“兄弟们远赴海外都很辛苦,尽量把好条件给他们,让他们安心努力工作”。 面对有限的几间“豪华房间”,项目部班子成员主动让给了项目部员工。

老挝旱季的室外气温最高可达45度。夜幕降临,蒙彬和李辉就坐在房间外的小凳子上纳凉,轻声交谈着当日的工作情况、次日的计划安排,直到深夜,他们才回到屋里休息。

凭着项目部全体员工勠力同心、团结拼搏,项目前期基础准备工作得以迅速完成。2019年2月25日,随着第一方混凝土打出,中铁五局磨万铁路纳堆制梁场项目部大临建设正式开始。

探索创新破困局

项目部办公生活区和梁场场地中间隔着老挝3号公路——昆曼公路,这条按照设计原本早该动工迁移的公路,是琅南塔省的交通要道,由于当地征拆资金迟迟未到而一直未迁移,它就像一条刀痕把设计中的梁场场地切为两半。一旦进入雨季,大临建设将面临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

“公路什么时候改迁不确定,但是我们的工期却是确定的,梁场建设不能等!”看着梁场大临建设陷入困局,一向不等不靠的李辉决定迎难而上、主动出击。如何能避开昆曼公路的掣肘,又能合理建场保障后续制梁生产,这成为李辉和梁水泉日夜思虑的难题。那段时间,他们白天对场地环境进行全方位勘察,晚上对建场方案进行修改优化。有志者事竟成,苦苦探索中,新的梁场蓝图在他们心中渐渐成型。

原本设计14个制梁台位、6个存梁区的梁场方案经过优化,并把场地往昆曼公路异向推移,在极为有限的区域内采用“紧凑式”梁场布局。在公路迁移之前,在可施工范围内能建设好14个制梁台位和具备72孔存梁容量的4个存梁区,这不仅规避了昆曼公路所占用的区域,也保证了高效制梁和前期T梁的存放容量。有了合理的建场方案,大临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2019年老挝雨季来临之前,纳堆制梁场大临建设顺利完成。

和线下施工单位相比,桥梁的预制和架设需要更多大型机械设备。对这支“铺架王牌军”来说,设备进场本已是轻车熟路,可如今超高超宽超重的设备要走出国门、过关进场,却举步维艰。在两国间运送物资的车辆往来不息,由于巨大的贸易物流压力,积压的车辆、复杂的手续让磨憨口岸更加繁忙。

公司高度重视海外项目特有的客观问题。为了尽快打通物资设备过关运送渠道,物资分公司经理熊海波专程赶到项目部,和项目物机部副部长任剑峰一起,详细了解口岸情况、过关流程,对备选的3家报关公司、2家清关公司开展深度调查。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要迅速打开局面就必须抓准重点。”熊海波迅速拟定出工作思路。一方面,项目部多次和老中铁路公司协调部沟通交流;另一方面,项目部向更早进场建设的兄弟单位请教学习、总结经验,对备选报清关公司反复考量、权衡,选择了可靠的合作伙伴。

多措并举之下,物资设备过关运送的“绿色通道”终于打通!1台180吨搬梁机、3台16吨龙门吊等机械设备在一个月之内进场组装完毕,整体过关花费不足5万元。项目物机部部长乔昱明说:“在这么繁忙的口岸,我们过关一直都是优先办理,上午物资还在国内,下午就已经运送到梁场现场了,这可不容易啊!”

2019年7月8日,来自老挝琅南塔省党校的领导、学员30余人到纳堆制梁场参观,看着傲然矗立的磨万铁路全线唯一一台搬梁机,参观者们惊叹不已,一名老挝学员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说:“中国,厉害!”

使命于心筑友谊

逢通特大桥架梁现场The beam-erecting site of the Phonethong Super Major Bridge

4月中旬,正值老挝的泼水节,在这个相当于中国春节的盛大节日里,街头巷尾都充满了欢乐喜庆的气氛。在梁场临近的纳堆村里,老挝百姓到路边载歌载舞、互相泼水,项目部的车辆刚驶上村道,就被热情的村民拦了下来。员工从车上下来,耳边只听见一声“萨拜迪”(老挝语“你好”),一盆饱含祝福的冰水就迎面扑来,毫无准备之下被冻得一激灵,紧接着,一杯加着冰块的老挝啤酒又递了过来……中国车牌、工作服上的五星红旗、中国工程师,在老挝当地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地人对这群“修铁路的”格外热情与友好。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从纳堆村驾车到万象用时约13个小时,这里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小村子里。“铁路修好了,我也想坐上火车去外面的世界,去首都看看凯旋门、大佛塔。”村民向建设者们袒露的心声,也是老挝700万人民共同的梦想。

2019年9月2日,磨万铁路纳堆制梁场人声鼎沸、彩旗飘扬,伴随着隆隆机声,3号制梁台座开始浇注混凝土。在礼炮齐放、欢呼如潮中,磨万铁路纳堆制梁场第一孔梁预制完成。这不仅仅是纳堆制梁场生产的第一孔梁,也是中老人民心中的“友谊之梁”,更是即将架向未来拥抱梦想的“发展之梁”。

“后续施工的时候,我们会加大对老挝籍工作人员的引入,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给老挝人民提供就业岗位,也为老挝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助力。”李辉清楚地认识到,走出国门的央企不仅要努力建设好海外的标志性示范工程,还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从磨丁到万象,千千万万建设者投身到波澜壮阔的建设洪流中。筑梦“一带一路”,他们奉献青春,无怨无悔。

上图:T梁架设现场Above: Erection site of the T-shaped beams

下图:架梁人员操作架桥机进行架梁Below: Workers are operating the machine to erect the beam

猜你喜欢

铁五局李辉项目部
地道战
往复压缩机管道振动分析与减振处理
情溢中老铁路
眼线
项目部厂务公开之我见
加强黄河施工企业项目部财务管理探讨
浅议基层工会如何强化施工项目民主管理
深改号角催征程
特殊任务
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