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化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评价探究

2022-02-21李妙香

文理导航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习评价高中信息技术多元化

李妙香

【摘  要】课堂学习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完成学习评价,有目的地完成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多元化;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评价

多元化评价和传统的学习评价模式不同,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多元化的评价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致力一切以学生为本,在评价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都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评价的积极性。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现状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除了知识、技能、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锻炼学生的思维等,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家长、学生要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多元化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然而在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评价的主体,家长和学生很少参与到评价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只能默默接受评价的结果,教师身为评价者有一定的威严,传统单一、固定的评价方式存在缺陷,容易导致评价信息单一、评价结果武断、片面等,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多元化学习评价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高中生的学习评价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课程评价方面,明确强调变革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让学生能够反思自己、清楚认识自己,重拾学习的自信,促使学生在原本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进步。强调学生人人参与和互动,丰富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评和学生互动,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评价环境和气氛,采用测试和非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或者个人和小组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评价,让学生、教师、家长都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是指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的主要个体。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主体一般是教师自己,新课改明确强调师生互动,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融合,满足评价多元化的目标,被评价者转变态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评价,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主体性评价不该是仅仅靠外界的力量监督和督促,而是靠自我反省。所以,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评价主体意识,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学生自评

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对自己进行评价。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评价要求,对比自己的创作热情、创作完整度和满意程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打分和评价。

2.小组互评

鼓励学生利用教学平台向全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这一过程中说出自己在制作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及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此举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和学习,学生可在小组内互动交流、探讨,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反馈,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

3.小组长评价

小组长是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选拔出的优秀学生,是教师的好帮手,小组长承担着重大的任务,不但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要帮助组内学生完成任务,小组长可以在组内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指导组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要按照教师对作品的要求对组内成员进行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

4.教师评价

在學生进行自主评价、小组互评等评价后,教师对学生作出最终的评价,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及时进行反馈。在学生遇到问题并顺利解决后,教师给出相关的反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公正的评价。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新课程要求评价体系多元化,在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学习能力、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评价。所以,教师要革新评价内容和方法,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加丰富、具体、真实。

评价一个作品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比如学生是否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是否能够巧妙应用知识,学习能力是否提升,是否具备创新精神等,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单单看作品进行评价是武断的,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应该是动态的、全面的、具体的、客观的。尤其是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不同,有的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就掌握了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基础,而有的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状况不能单看作品,要从纵向、横向多个角度和方位进行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多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策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想法和疑问,这也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华、个性的好机会。所以,评价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遵循开放性、多元化的原则。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只有对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才能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新课改提倡评价要多元化,将“五育”渗透到学习评价中,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使其成长为综合性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要革新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学习技能、学习能力、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等多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具体的操作如下。

1.学生作品递交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准备一个主题作品,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组队完成,当然,对学生独立完成和组队完成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这些教师都应该提前和学生沟通清楚。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将一些要求制作成一个文档,便于学生观看,学生在完成个人作品或者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后,可利用客户端将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进行汇总,一定要注意作品的个数,以及学生的人数。

2.学生作品评价

在学生完成个人或者小组的作品后,学生先选择需要评价的作品,结合评价准则,对个人或本组的作品进行评级,再将评价结果上传。现代化技术能使评价效率更高,方便学生快速看到自己或其他人的信息技术作品,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了解到其他学生的作品之后,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就会有一个定位,会督促自己更好地学习,也能取长补短。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之路。

比如,学习“信息及其特征”时,教师可将每部分的学习步骤,如提问状况、评价状况、作业状况、作品完成状况、作品评价状况、德育等内容进行细致的分类并记录,最终形成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自主评价,同伴互相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互相学习、借鉴、监督,提高评价的效率。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评价,如学生是否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是否爱护计算机设备,是否听从教师的指导认真规范进行操作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安全地使用信息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利用弹性评价

因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家庭环境的不同,导致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假如按照传统单一的模式开展评价,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无法消化吸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旨在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弹性评价是在以学生为核心、面向所有学生的前提下,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正确看待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差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论教师何如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班级中还是有学不会、难消化的学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初级评价目标,主要针对计算机基础能力差的学生;中级评价目标,主要针对中等生,高级评价目标,主要针对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学生。

比如,學习“知识与数字化学习”时,教师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评价目标不同,对后进生的评价要求较低,如初级评价目标为了解数字化学习的概念,中级评价目标为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进行个性化学习,高级评价目标为能自主学习,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根据项目学习规划的安排,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应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数理知识。另外,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信息素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德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德育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肯定和表扬。

(五)过程性评价

在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评价叫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主要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学生最终的成绩。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习惯利用这种总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然而,总结性评价存在一定的弊端,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只能说学生在这一方面学得很好。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人认为,过程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更有优势,平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任务完成情况、课堂活跃度进行记录,并记入最后的成绩,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比如,除了最后的期末考试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阶段性任务,以督促学生好好学习,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此外,学习习惯、课堂活跃度也可以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但由于这两个标准比较弹性,为了公平公正,教师应该制作一个表格贴在公示栏处,实行公开化,这能对一些学生起到督促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探索多元化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评价体系,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以学生为核心,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构建合理化、动态化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和修改,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孙胜君.多元化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相关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

(08):121.

[2]杨盼盼.试论多元化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52.

[3]刘志霞.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多元化途径探析[J].华夏教师,2017(07):78.

[4]主志猛.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多元化途径的探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7(10):282.

[5]赵桂平.多元化教学手段,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锦上添花[J].新课程(下),2016(12):112.

[6]巴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有效学习评价策略探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09):51-53.

(本文系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2020年度教研基地校培育单位】研究项目“多元化视野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MJYKT2020-12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评价高中信息技术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