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信息化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化

2022-02-19李厚喜广东省佛山市南山湖实验中学528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高中物理物理

李厚喜(广东省佛山市南山湖实验中学 528000)

在新课改浪潮推动下,不少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手段得以丰富,但受应试教育的长期禁锢,仍有部分教师出于“赶进度”“出成绩”的目的,习惯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如“灌输式”“说教式”等。如此一来,则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良好掌握及灵活运用。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因此,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视域下,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运用各种信息技术,降低知识理解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更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微视频,优化物理教学过程

1.利用微课,降低理解难度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唯有将知识和生活密切相联,才可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尤其是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以往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了两者的联系,使得实际教学与现实生活相悖,加大了学习物理概念及原理的理解难度。可视化、情境化是微课所具有的显著特点,合理利用微课,能搭建起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进而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降低学生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实现更快掌握、消化。

以《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收集有关设备电阻计算错误导致加工厂发生意外事故的图片、视频材料,将其整理制作成微视频,然后在课上播放,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阻率的重要性,以及为何要学好电阻率相关知识,进而为后续开展实验课奠定良好基础。上课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关于实验内容的微课视频,使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直观了解,产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欲望。通过两个微课的铺垫,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为认真、仔细,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原理。

2.利用微课,促进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也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长处,看到自身短处,并能在此过程中实现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增强。而通过微课,能使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得到更好发挥。因为微课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教师可利用微课为学生布置课前或课后合作探究任务,使学生的课下时间得到有效利用,让学生结合微课内容展开动手实践与积极思考。同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更透彻地理解物理知识,这对于学生物理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裨益。

以《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的教学为例,教师制作课前微视频,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结合微课视频,以小组为单位梳理实验过程。同时,指导学生完成分工,如有的负责测量数据,有的负责记录数据,有的负责动手操作,有的则记录时间,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师负责评价与总结各小组的结论。通过此种方式,既能使学生的知识理解得以深化,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读取数据的能力。

二、善用智能手机,辅助教学创新

1.利用智能手机,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很多高中生都配备有智能手机,由此引发了新的问题,即学生沉迷于手机便利性、娱乐性,对于学习不再上心。对此,教师应思考如何发挥智能手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在提高教学成效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以《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智能手机所具备的慢动作拍摄方式,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将物体运动的全程拍下,呈现于学生眼前。在见识到慢动作功能还能如此运用时,学生也会主动拍摄和展开物理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其正确运用手机,这对于其今后的物理学习而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2.利用智能手机,建设交流中心

生生之间的沟通、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是影响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除了课上的良好沟通之外,课下的及时沟通同样不可忽视。对此,教师可利用智能手机上的社交软件,如QQ、微信等,建立班级交流中心,借此鼓励班内学生互相帮助、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汲取他人优秀的学习经验,互相探讨学习体会与心得,以使自身学习能力得以提升,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此外,教师可用手机录制下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学习探究过程,将之分享到交流中心,使学生随时都可对实验操作过程、学习探究过程做反复观看。这既与当前学生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相符合,也能帮助其更好地找出自身的不足。经过长期的交流,必然会明显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并为高效的物理教学奠定扎实基础。

三、借力云计算,助推教学改革

1.利用云平台,“精准把脉”

云计算是计算机平台与计算机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高速计算整合设备。它既能高效计算数据,也能存储整合相关资料,为工作人员迅速调取相关数据资料提供极大便利。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视域下,为良好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应着手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的搭建。通过此平台,为教师整合与共享教学资源。

每位高中生都拥有自身的性格特点,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工作无法高效开展,便是因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学生性格相悖。教师利用云计算平台,则能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学习能力及性格等特点,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问题导航单,然后借助教育云平台发送给学生,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与平台资源,在教育云平台终端完成导航单。最后,教师借助平台上的统计数据,能将每位学生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更精准、及时地找出,并予以相应处理,以使学生得到有效提升。

2.利用云平台,高效互动

当前学术界提出,在日常教学中良好的师生互动,是获取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具体物理情境的创设,在情境内形成相关学习任务。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师生协作进行问题探讨,逐一解决系列问题,将物理规律、概念真正讲清楚。学生在教育云平台完成相应课堂作业,教师结合答题效果,展开多方式、多维度的反馈评价。

以《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教学为例,借助实物提示机展开实验,运用定时拍照功能,对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做清晰观察,进而将位移-时间图像描绘出来。教学现场和成品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更高效的互动。结束作答后,教师可利用数字白板,将学生答题的数据反馈与报告分析投射出来,实时显示每人的作答情况,清楚看到每道题的正确率。

四、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探索、尝试将物理教学和各种信息技术进行结合,通过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优势,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问题,从而使教学更为高效,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高中物理物理
智能手机是座矿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