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堂教学中伙伴学习的内涵、价值与实践*
2022-02-19陈汐平汤明清
陈汐平 汤明清
一、伙伴学习的内涵特征
《礼记·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明没有朋友的学习,必然导致知识面狭隘和眼界的短浅。“伙伴学习”就是学习过程中,融课程、环境和师生于一起,构建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场域,学习者基于共同的学习任务,以伙伴为团体,采取探究、交流、展示、分享、思辨和提升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职学习者经历了自主探究、伙伴分享、思辨调整、评价内化和总结提升等,最终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促进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思维的高阶发展和素养的快速提升[1]。
伙伴学习与传统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一样,伙伴学习是建立在相互信任、自由平等、互助互赏基础上的伙伴式学习关系,其特征包括共同愿景的激励性、学习行为的自觉性、情感关系的真诚性。学生在充满着积极情感的学习场域中,学会共同研讨、相互请教,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学习过程的深度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伙伴学习的价值
(一)切合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只有当教学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才最有效果[2]。但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做到把握所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般只能关注到中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就导致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而伙伴学习中同学之间的信任了解和互帮互学,有效弥补了这种缺陷,使得教学落在所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课堂教学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3]。
(二)引领了课堂教学变革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与他人沟通互动中自主建构的过程,强调知识是经过互动沟通而达成的“共识”。“伙伴教学”较好地回应了建构主义理论,将教学建立在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对话之上,强调了个体理解的差异性、多元性和学习的脉络性,高度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彼此的合作、探究、对话、欣赏、尊重,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有人说“有教才有学”,因此格外关注教师的“教”,其实“教”只是“学”的必要条件,因为人的一生中学习是无处不在的,而接受“教”的时间只占人生中很小的比例。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变革中关注的不是教师如何教,而是学生如何学,学生如何主动、积极地学。如何通过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性,实现“少教多学”“为学而教”,是当前教学变革中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而伙伴教学很好地回答了变革者的问题[4]。
(三)促进了学生素养提升
伙伴学习中,伙伴之间的学习方式包括伙伴指导、伙伴示范、伙伴探究、伙伴评价、伙伴监督等形式,伙伴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形式也是互动的。因此,多元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利用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有利于对多元学习方法整合和提炼,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分享,在分享中达到对知识的整合性深度理解[1]。在伙伴学习过程中的辨析、探讨、分享和整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有长足的进步,更有利于学生呈现多元思考过程,拓宽思维的广度。在开展伙伴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沟通能力、倾听的能力、合作能力、“学会学习”能力等多种素养,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5]。
三、伙伴学习的行动策略
(一)实践模型
在伙伴学习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共同者开展研究,学习者基于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开放的学习场域中开展互帮互助、共同探究,相互欣赏、相互评价,实现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内化和提升[6]。在中职课堂上开展伙伴学习,让学生在基于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伙伴开展实践探究、沟通交流,在相互欣赏、讨论和完善后,在班级层面进行展示交流、辩论碰撞和评价优化,实现班级的整体优化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开展二次交流学习,通过学习—交流—调整—再交流—提升,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思维的高阶提升,见图1。
图1 伙伴学习的实践模型
(二)伙伴组成
伙伴的构建是开展伙伴学习的基石,伙伴学习是一个多维、多向和多元的互动互学过程。伙伴学习中的学习对象是由师生、生生所组成的多元成分。随着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高度应用,伙伴学习过程的组成形式既可以随组而学、也可以随学而组。在伙伴学习过程中,线下的课堂上可以依据课桌位置几个同学组成小范围的小学习伙伴关系,线上学习中可以由全班师生组成大范围的学习伙伴关系。在中职伙伴学习中,伙伴成为一种学习资源,推动了学习意义的流动,实现了学习主体的凸显和个性化学习的彰显[7]。
(三)伙伴学习的实践操作
新课程标准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列入教学的要求,学习的方式有许多,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适用的对象和范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具体的学科、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具体的学情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伙伴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
以“球的表面积”一课为例,该课程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课堂上由教师根据教材简单推导一下公式,就可以进入公式应用环节,但是,这样学生对球的表面积公式的由来并不了解,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公式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和其他隐性知识。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比较开放的学习场域,安排二次伙伴学习,让学生在伙伴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领略数学思想的伟大,体会到知识探究过程中的紧张、愉悦和幸福。
第一次伙伴学习,应安排在课前,教师利用学习平台,发布作业,让学生找一个球的实物,并求该球的表面积。作业发出后,许多学生都找来了乒乓球、篮球,还有的学生找来苹果、橘子等球类物体。如何求这些物体的表面积呢?学生想到了圆柱、圆锥的表面积是通过化立体为平面的方法得到,但是球的表面展开后不是一个平面,而是螺旋连接且有一定弯曲度的,学生的自主探究陷入困境。因此,开展了随学而组,就近(情感)交流探讨,教师启发学生回顾刘徽的割圆术。有的学习伙伴受到割圆术思想的启发,尝试将球的表面剖开成若干的小块,假设这些小块足够小时,就可以近似地认为每一个小块是个平面,这样就可以将这些小平面拼成一个规则的平面图形,从而可以求出球的表面积。有的小组还利用苹果,将苹果皮削、拼的过程展示出来,更加直观、形象地帮助了其他学生理解。
第二次探究是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课堂上教师抛出问题,“难道求一个球的表面积,总需要把其剖开,分解成若干个无限小的部分,然后拼成规则图形求解吗?”“球的表面积与球的哪些量有关,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这次探究是在课堂上采用了随组而学,在第一次伙伴学习的基础上,有伙伴提出来,把球面分割成若干个小球面片,假设一个球由许多顶点在球心,这些小球面片为底的“准锥体”组成。这些“准椎体”的底面并不是真正的多边形,但只要这些“准锥体”的底面足够小,就可以把它们近似地看成棱锥。这时,这些“准椎体”的高趋向于球半径,这些球面片的面积之和就近似于球的表面积,所有这些“准椎体”的体积和就趋向于球的体积,因此,通过等量代换就能得到球的表面积公式。在给出探究路径后,学生再自主推导,然后展示、伙伴互评,最后班级展示,教师评价,自我整理和提升。
在“球的表面积”课程中,采用伙伴学习的方式,分两次伙伴学习,第一次学习的时间放在课前,让学生有了更加充分的探究、讨论时间,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操作、发言和展示的机会,使学习的场域更加开放,学生学习的思路更加开阔,探究的程度更加深入。课程中,伙伴组成是随机的,随学而组和随组而学都有发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困惑、有辩论、有创造、有欣赏、有合作、有评价。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交流,不断总结、感悟,使得推导过程顺利进行,推导过程中学生充分领略了极限思想、化归思想、等量代换思想等数学思想的魅力,开展了深度学习。伙伴学习实现了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宽度,整合与开放,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高阶提升,素养得到了有效发展[8]。
四、伙伴学习的理性思考
(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高品质的伙伴学习是建立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只有个体先进行独立思考、批判思考和自主探究,个人的潜能才会真正得到释放,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每个人独到的思考才会激发和推动其他成员的进一步思考,才能推动合作探究深入开展。个体自主学习后的探究成果展示才会有互赏、互助、互评和个体的再整合、再思考,从而实现认知的进一步提升[9]。自主学习是伙伴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学习的质量直接决定伙伴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伙伴学习是对自主学习的有效补充,推动了个体自主学习的深度和宽度长足发展。
(二)学生和教师的评价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表明,及时、正确的评价能让个体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关注,此时个体的大脑会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的快乐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会使得学习更加快乐。同时,师生、生生之间及时评价也为伙伴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社交和反馈的途径,使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也能得到他人及时而具体的反馈[10]。在伙伴学习中,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让评价变得更加自由、开放和有效,评价之后个体的反思和调整变得更加高效。同时,教师在评价时不仅关注到个体的学习和调整效果,关注个体学习内驱力的激发,还关注在伙伴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分享,关注个体思维的提升和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