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语文美育渗透路径探索*
2022-02-19钱苏宁徐瀚
钱苏宁 徐瀚
一、中职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版)》中明确将“审美发现与鉴赏”列为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并明确提出审美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可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承载的责任。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偏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仍然存在着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语文“人文性”和“育人”功能等问题。审美教育渗透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挥语文美育对学生心灵的教化及人格培养的作用。而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拔穗期,他们有着强烈的追求美的愿望,但是缺乏相应的审美知识,需要教师挖掘中职语文美育元素,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增强中职语文教师美育意识和提高育德能力
加强教师对“三全育人”再认识。目前,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对“三全育人”理念关注不够,对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意识不强;部分专业教师、教管人员只关注学生技能学习、就业创业等,对语文思政认识不足,中职语文育人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一是要加大理论学习。通过课程思政培训等形式加强语文思政价值认识。特别是培养中职语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强化在教学中主动进行审美教育渗透认识。二是成立“大语文”教学团队。在专业教师、教管人员中选出业务精湛,师德师风好、德育经验丰富的人员加入团队,共同研究中职语文美育实施途径,提高中职美育和专业贴合度,涵养学生职业素养,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提升中职语文教师审美教育能力。语文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是学生的引导者。语文教师美育意识和审美教育能力,是能否真正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美育渗透的关键。一是提升中职语文教师“发现美”的能力。中职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总结课程中的传统美德、核心价值、家国情怀、品性修炼等美育元素,将美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美育”“智育”同向发展。二是加强中职语文教师“实践美”的能力。教师要构建美育教学环境让学生参与,在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美育元素,做到更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主动感知美的动力和内驱力。三是拓展中职语文教师“融通育人资源”的能力。中职语文教师不能将美育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要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融通平台,广泛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开展读书社、诵读社、经典文学作品诵读大赛等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合理利用校外参观、观影、企业实践等第三课堂,尽可能实现中职语文美育全过程、全方位覆盖[1]。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是编写语文教材、确立教学目标、组织课堂实践的主要依据。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版)》,根据威金斯认识理论,笔者提出了“三维三层”教学目标,三维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依据学生审美能力的基本认识规律,三层是指“感知与认识(寻美)”“体验与赏析(赏美)”“拓展与创作(创美)”。目前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教材包含了自然、人文、社科等类型的优秀作品,可以归纳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类美育元素。
(一)寻美:挖掘审美元素,激发学生寻美内驱力
寻美就是感知和领会美的历程。一方面,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课文蕴含的美育元素,打破单元、学段、教材限制,创造性挖掘多篇文本中具有的相关、相同的审美价值,点和面结合,形成立体审美元素框架。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中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状态,科学安排教学环节。课前设计寻美学案,以任务为驱动,唤起学生寻美探究的意识;课中根据文本内容,创设美育情景渲染课堂气氛,给中职生美的感观刺激,引导学生主动寻美;课后通过拓展阅读、实践活动等形式,多元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美转变为主动寻找美、感知美。
(二)赏美:丰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鉴赏美能力
赏美是指中职生在审美体验中对美的鉴赏和评价。语文美育的关键就是将学生带入一种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中职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经过长期的熏陶“浸润”,要树立“大语文观”,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利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拓展中职生的审美渠道和领域,激发他们追求美的热情,丰富他们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培养中职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在复杂的社会中,能区分出真善美和假恶丑,对生活中的事物能做出恰当正确的评价。以《我的空中楼阁》教学为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摄影者的身份从近看、仰望等角度对“小屋”及周围环境“拍照”,角色扮演加强学生视觉冲击,身临其境地感受“小屋”美的神韵。然后引导学生从对“小屋”美的感知到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感受向往精神自由、心灵安宁的人性美。从欣赏“形”美到感受“情”美,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学生已有的审美体验基础上,在教材中选取《山居秋暝》《赤壁赋》等不同题材具有相同审美元素的文章引导学生自主赏析不同文体体现的自然之美,逐渐丰富学生对美的体验。然后开展“校园行”“走进家乡”等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景美去感受情美,由此升腾出对家乡、祖国的爱,进而提升学生思想品质。
(三)创美:拓展审美领域,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创美是指中职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和经典作品都是中职生创造美的模仿对象。首先,教师是创造美的引导者,教师通过自身形象美和教学艺术美,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充满美的人文氛围,让学生感受美的表达、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等,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继而产生主动模仿意识。其次,阅读经典作品能够激发和丰富学生个体的生命活力,使他们自发涌出创造欲望和动力,并为其创造力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在“源头活水”的滋养下,教学活动才能真正体现出审美性,学生才会产生积极的审美创造,让学生由审美创造到总结提升,强化文本育人功能。
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是中职生个性发展和展示自我的广阔空间,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领域。语文教师通过文学社团、学科社团、书画社、跟岗实习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技艺等方面的美的点拨指导,激发他们创新创造活力,从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职业品质。
如图1 所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通过“寻美—赏美—创美”进行美育渗透,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中职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美促美的美育目标,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图1 “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语文教材美育渗透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