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乳手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及乳房美容满意度的影响

2022-02-19杨红星冯小娟陈雨婷

癌症进展 2022年24期
关键词:腋窝上肢根治术

杨红星,冯小娟,陈雨婷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乳腺外科,2外科,郑州 450052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1-2]。目前,针对早中期乳腺癌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腋窝淋巴结清扫必不可少,但腋窝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易出现伤口疼痛、积液及上肢水肿、活动受限等并发症,且术后手术创伤、乳房缺损、术后放化疗不良反应均会影响治疗及术后康复效果[3-4]。因此,临床开始关注如何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且能够满足女性患者美观需求。随着微创、高质量生活理念的发展,保乳手术受到临床的欢迎,且国际上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模式己视为乳腺癌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5]。本研究探讨保乳手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乳房美容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版》[6]中乳腺癌的诊断标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近期无放化疗史。排除标准:合并远处转移;精神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0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采取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患者采取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照组患者,年龄28~71岁,平均(49.29±5.61)岁;肿瘤直径 1.2~2.9 cm,平均(2.03±0.09)cm;肿瘤分期:Ⅰ期43例,Ⅱ期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8~70岁,平均(49.31±5.59)岁;肿瘤直径1.2~2.8 cm,平均(2.01±0.08)cm;肿瘤分期:Ⅰ期44例,Ⅱ期7例。两组患者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病灶边缘约3 cm上方做一横向切口,切除病灶周围皮肤;清扫全乳房淋巴结,分离锁骨下血管,清扫腋窝淋巴结至第二组,术后冲洗,腋下放置引流管,缝合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予以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前准备同对照组,于病灶边缘2 cm处做一弧形切口,切除病灶周围2 cm范围内皮肤,标记切缘,快速送检,病理检查若为阴性则进行逐层缝合,若为阳性则扩大肿瘤周围切除皮肤范围再次送检,结果为阳性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病灶周围实质注射1%亚甲蓝。切开腋毛下方约4 cm处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皮瓣,找到染成蓝色的淋巴管,然后找到染成蓝色的淋巴结切除送检,若结果为阴性,闭合切口,结果为阳性,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两组患者予以相同化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腋窝拔管时间、住院时间。②肩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外旋、内旋、后伸、外展、屈曲)。③预后评价: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乳腺癌特异性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breast cancer 23,EORTC QLQBR23)[7]评价术后两组患者总体预后,包括症状(乳房症状、上肢症状、脱发烦恼、治疗副作用)和功能(体象、性功能、性愉悦、对未来的看法)两个维度,症状维度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功能维度评分越高表明功能越好。④乳房美容满意度:采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自制乳房美容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调查问卷信效度检测结果显示内容效度为1.0,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腋窝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2.2 肩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外旋、内旋、后伸、外展、屈曲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外旋、内旋、后伸、外展、屈曲度均较术前减小,但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外旋、内旋、后伸、外展、屈曲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2.3 预后状况的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体象、性功能、性愉悦、对未来的看法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房症状、上肢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脱发烦恼、治疗副作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3)

表3 术后两组患者EORTC QLQ-BR23评分的比较

2.4 乳房美容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乳房美容总满意度为90.20%(46/51),高于对照组的74.51%(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乳房美容满意情况[n(%)]

3 讨论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辐射、长期服用雌激素、酗酒、遗传相关,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安全[8-9]。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首选彻底切除肿瘤及扩大的淋巴结清扫,但是改良根治术及传统的淋巴结清扫范围较大,术后患者腋窝淋巴回流受到影响,引起疼痛、上肢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0-11]。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生活理念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这一目标,到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及美观度需求目标的转变,即“最大可耐受的治疗”转变为“最小的有效治疗”[12-13]。乳腺癌治疗的经典术式及改良根治术都是以切除乳房为代价,给女性患者带来严重打击,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14]。且大范围的乳房切除及腋下淋巴结清扫可引起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上肢淋巴回流循环障碍,导致上肢肿胀;术后疤痕组织形成,限制了上肢活动范围[15]。

在确保肿瘤控制效果的同时减小对乳房外观及功能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6]。有研究显示,减轻乳腺癌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帮助患者保全自然乳腺外观[17]。保乳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且手术切除范围较传统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小,患者的创伤及痛苦较小,能较好地保留乳房,同时疗效与生存率等方面与传统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差别不大;且保乳术后,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可以采取补救性全乳切除,仍然有与传统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相近的生存率[18-20]。部分乳腺癌患者并未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大范围清扫破坏腋窝淋巴回流,术后出现疼痛、上肢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因此,确定淋巴结清扫范围是十分重要的[21-22]。前哨淋巴结是肿瘤淋巴结转移中最先被侵犯的部分,能准确反映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2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腋窝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外旋、内旋、后伸、外展、屈曲度均较术前减小,但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外旋、内旋、后伸、外展、屈曲度均大于对照组;提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上肢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体象、性功能、性愉悦、对未来的看法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房症状、上肢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乳房美容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较改良根治术,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乳房美容满意度较高。综上所述,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具有创伤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优点,可以促进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乳房美容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腋窝上肢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捏腋窝 延衰老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