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新教材课堂实施思考
2022-02-19广州市第五中学杨明为
文/广州市第五中学 杨明为
一、备课准备
新课标中为了教师更好把握教学内容,方向和程度,主要从“学业质量”,每个模块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其中“内容要求”是解决每个模块“学什么”的问题,“学业要求”解决每个模块“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并体现出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而“学业质量”则是将“程度”按照核心素养的水平进一步划分为了等级,更好地进行表现性评价,三者有层层递进的关系。
1.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具体刻画。水平1和2是学业水平合格考的要求,而3和4是学业水平等级考的要求。根据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设定了《喀斯特地貌》中学生的学业质量要求,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一。
2.学业要求。《喀斯特地貌》一课中,可制定出以下的学业目标:地理实践力:能通过观察景观图,示意图等,掌握喀斯特地貌主要类型的特点,从而提高在实际生活对喀斯特地貌主要类型的识别和特点的描述;人地协调观:能根据贵州省喀斯特式贫困现象简要分析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特点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思考人类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实现人地协调;综合思维:能根据定义简要分析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从而能简单分析地貌和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根据地表喀斯特地貌演变示意图从时空角度去理解其形成过程;(4)区域认知:能了解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典型的分布地区。
3.课程内容要求。(1)内容要求构成。“内容要求”主要由“达成方法”“行为动词”和“知识内容”构成。“知识内容”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如“地貌”这节中按照课标中描述的“知识内容”为“3-4种地貌”和“地貌景观特点”,对这两种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分别通过行为动词“识别”和“描述”完成内容学习,即学生学习本章节后要能够识别3-4种地貌并能描述出其地貌景观特点,而要达成学习目的,则需要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的方法。(2)内容要求与教学目标制定。①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喀斯特地貌;②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描述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景观特点;③简单解释地表或地下某种喀斯特地貌的时空演化过程;④简要分析喀斯特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课堂教学实施
1.创设情境,新闻和视频导入。贵州省凭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入选《孤独星球》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同时亦成为全国图脱贫攻坚的最后一站。(活动设计)
2.提出问题——核心问题:贵州省为何既“美丽”但又“贫困”。(1)贵州省主要以哪种地貌为主?(2)喀斯特地貌的“美丽”体现在其独特的景观特点,我们如何识别和描述呢?(3)喀斯特地貌为何在美丽景观下易产生贫困现象?(4)如何能在喀斯特地貌区改变贫困现象,促进贵州省经济发展?
3.分析问题—小组活动探究。活动一:教师提供多张景观图给学生进行识别并说明判断理由,小组讨论,然后学生上讲台连线并解释原因,解释的原因即为其对该景观特点的描述。活动二;根据当地顺口溜思考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特点及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4.解决问题—小组活动探究和教师总结。活动三: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发言,为贵州省的发展建言献策,教师进行总结。
三、小结
因新教材刚刚进入到教学实践阶段,较多教师仍较难把握教学方向和难度,因此更应以新课标为导向,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从“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要求”“内容要求”下进行备课准备,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在课堂实施中,积极创设情境,以“问题式教学”变更以往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思维。以真实的视频,图像创设地理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新教材与新课标都仍处于实践的初步阶段,仍需要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从而不断地推进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和地理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