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阅读局限,促进思维拓展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2-02-19朱荣峰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小学366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语文

朱荣峰(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小学 366300)

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应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应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形式丰富的阅读教学”。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开展,是对语文教材单元内容的优化整合,是阅读教学得到系统性开展的有力保障。通过单元主题的优化设置,使阅读教学紧紧贴合单元主题,在明确阅读教学目标的同时,使阅读教学有的放矢地得到开展。

一、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特点

1.教材内容间的整合

单元主题阅读是以每一单元为单位的板块式教学模式,对此,每个单元的内容都需要紧紧贴合主题,且每篇课文在突出主题的基础上应有自身的鲜明特色,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板块。语文教材的内容经过层层筛选,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美文章,每一篇都是最契合小学生学习特征,且是相同体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至此,依托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是最直观有效的选择。语文教材是开展单元主题阅读的主要参考资料,对教材内容的科学规划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应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积极探寻各单元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从更加多元的角度认识与理解语文。

例如,在体裁方面,五年级上册的《太阳》《松鼠》和《鲸》都以动物科普为主,教师在开展单元主题阅读时,可以将三篇课文归纳到一起,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对比分析。在语言特点及表达方式上,四年级上册的《暮江吟》和《鹿柴》都出自唐代诗人之手,教师可以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带领学生分析不同时间段与背景下,诗人写作风格的不同。此外,教材内容间的整合也可以考量语言特点、形象塑造、故事背景等因素。

2.课上与课下的整合

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标志着小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强调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单元主题阅读不应只围绕阅读展开,而是要积极寻求听、说、写要素的渗透运用。小学开展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更有利于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素材虽然丰富,但单单依靠语文素材显然无法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预期目标。至此,课上与课外资源的整合运用成为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在教材明确的单元主题下,利用课外读物使语文课堂进一步得到延伸,在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的眼界与思维得到开阔。

以《盘古开天》《精卫填海》两篇课文的学习为例,该单元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远古时代,从神话的角度了解世间万物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感受自然力量之伟大。在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感受神话世界的魅力,通过文章精读找到神话人物“改造世界”的关键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领悟先民对伟大自然力量的崇拜。在课下,教师可以结合主题制定写作任务,诸如“神仙的一天”“假如我是神仙”等题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作为神仙为民除害、造福一方的神话故事;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导自编一段情景剧,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二、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1.制定单元目标,合理规划资源

目标的创设是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尤其在面向小学生开展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目标创设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优化目标寻求课堂教学整体效益的提升。教师也应意识到,科学的目标设定能够明确各环节教学重点,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突出。新课标明确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强调教学工作的安排应紧紧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展开。

一方面,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探究,在参考优秀教学案例的同时,也应当对课文产生自己的理解,积极寻求与作者间的共鸣,为学生的情感导向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控制好课堂节奏,明确教学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间的比重,给予学生充沛的自主学习时间,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通过对阅读课堂的优化布局,使阅读教学循序渐进地开展,也能带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2.科学导入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保持着高度的好奇,但注意力却无法保持长时间的集中,这就要求面向小学生的教学工作要以兴趣引导为要点。教师在开展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尤其是可以通过单元主题导入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并进入课堂学习氛围中,提升教学效果。

以三年级上册《我爱家乡的杨梅》为例,该单元以“家乡”为主题,通过对家乡风土人情的展示,旨在提升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实现对视频、音频等资料的整合利用,通过情境导入渲染课堂氛围,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中,如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张当地果蔬市场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大家日常生活中都喜爱吃哪些食物呢?是否知道哪些家乡土特产呢?”学生在一番回忆后,说出了自己喜爱吃的瓜果蔬菜,却鲜少有学生能回答出家乡有哪些土特产。接下来,教师则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土特产的照片,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些土特产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通过新课导入,增进了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熟悉感,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3.合理设置导语,实现情感导向

导语设计与新课导入交相呼应,通过导语的设计,让学生透过文字对本单元的内容有概括了解,并能带着主题投入新课学习中。导语的设计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明主题,实现对单元内容的概括性陈述;第二,突出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到通过本单元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是什么;第三,明确学习目标,展示单元主题阅读要求。与此同时,导语的设计应当简洁大方。

以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该单元以“爱国主义”为主题,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良好的爱国意识。对此,针对本单元的导语可设计为“祖国大好河山真是美不胜收,那奔腾不息的江河,那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那些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而兢兢业业的人,还有那些甘愿守候在祖国一线的可爱战士们……我为我生在伟大的祖国而感到无比自豪”。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导语展开自主阅读,感悟每篇课文中作者所体现的爱国情怀,并逐渐意识到在祖国建设中青少年承担的使命,并真正地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映射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4.对比分析文本,突出教学重点

在语文教材的编撰过程中,出于对教材内容丰富多元的考量,在明确每单元主题的基础上选取了几篇主题相似但角度与立意不同的文章,让学生通过学习后对主题产生不同层次的了解。对此,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应注重对比分析法的运用,可以对同一单元下的几篇文章展开对比分析,也可以利用课外的阅读素材与课文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对文章内容产生新的理解与认知,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该单元收录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文章,带领学生了解父爱与母爱。本单元的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父爱与母爱。例如,《慈母深情》围绕“母爱”,讲述了母亲在艰苦岁月里省吃俭用供“我”读书的故事;《父爱之舟》则围绕“父爱”,通过对早年父子相处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孩子对去世父亲的深深思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则围绕父母不同的教育方法展开描写,展现了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父母起到的不同教育作用,并诠释了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通过对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能掌握对父爱与母爱不同的写作角度与方法,使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层次更加分明。

5.结合生活实际,促进思维发散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论点,强调教育工作应紧紧围绕生活展开。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应积极寻求教学内容与生活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途径,提升语文教学的现实价值。

以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通过对传统民俗文化及风俗习惯的展示,带领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及民俗民风。除该单元涉及的春节、腊八节、寒食节等,教师也可以将元宵节、重阳节等纳入单元教学中,使单元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节日。例如,在《北京的春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春联、中国结等装点教室,让学生谈谈自己家在过春节时有哪些风俗习惯。

三、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单元主题阅读的作用不言而喻。为进一步实现对语文阅读课堂的优化配置,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应进一步强化对单元主题阅读的探究与实施,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开展形式丰富、层次鲜明的阅读教学,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在实现对教学资源优化重组的同时,也能真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