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的传统文化与教学实践
2022-02-19张泰
张泰
内容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动和产物,是一个群族智慧的结晶,对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古代汉语课程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古代汉语教学也是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形式。借助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等方面对他们施加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普遍的文化自觉。
关键词:古代汉语 传统文化 教学 实践
孙正林教授在《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自觉》一文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作了深入解读,认为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脉、文史哲为主体、道德教化为主旨”,而且影响到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等,但他同时也指出自建国以来,我们就没有建立起相对独立而且完善的文化教育体系,所以“优秀传统文化仍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在“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之下,我们的民众“远未形成普遍的文化自觉”[1]。实际上这一现象在我国高校中也普遍存在,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着实令人担忧,在自觉和自信方面有待提高。
反观我们的高校教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大的教育环境之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西方文化的侵入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而如何利用传统学科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建立文化自觉和自信将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没有哪一部分不是用汉字记录下来的,我们继承和发扬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及文明精神,也是借助文字来实现的,但是阅读文化典籍就必须掌握相关的古代汉语知识,因此古代汉语这门课程便承载了传播中华文化、唤醒文化自觉与自信的艰巨任务。
一.汉字与思维的交响
中国是世界上三大语言发源地之一,汉字是目前人类社会唯一存在的表意文字,而且不断散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全球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作为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汉语汉字是其精髓所在。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在这方面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后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更是影响深远。对汉字而言,表意性决定了它的形象性,同时也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古人总结出了“六书”理论,从形体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汉字所蕴含的基本信息,体现了汉民族的思维习惯。例如“哭”,甲骨文的写法是一个人伸开双手、张开大嘴向天痛哭、呼喊。而金文的写法则伸出了一只手,边哭边拍打着地面。到了篆文阶段人讹变成了犬。又如“笑”,篆文的写法是一个人扭动腰肢开口大笑。后来的写法不但扭动腰肢,还笑弯了眉毛,随着汉字的演变,眉毛又变讹成了竹,于是成了现在的模样(笑)。这种因形表意的造字方式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和思维习惯。又如“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具有代表性,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观念。《说文解字》:“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天、地、人”的宇宙观恰是中国哲学在“三”这个文字上的体现,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社会意义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古代的“多”也是用“三”来表达的。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儒家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佛家有“三宝”“三世”“三尊”“三界”。文学作品中更是举不胜举:“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凡三往,乃见。”“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三字经》里也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汉语中用三个相同部件构成表示“多”的字也是為数众不少。如淼(水大),猋(很多狗奔跑),品(人多),垚(土高)等。
汉民族的思维习惯还体现在汉字的系统性上,看似孤立的文字其实无不处在庞大而又无形的网络之中,因此整体性、系统性是汉字突出的特点。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析言之,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统言之,则文字可互称。”“独体”的字可以成为“合体”的组成部分,合体的“字”也可以拆解成独体的“文”。“人”可以独立表意,在合体“字”中又能辅助表意,例如“仅、仨、傍、僳、傓、傜、付、仙、何”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凡人之属皆从人。”《说文解字》收录的9353个汉字统领在540个部首之下,现在合并为200个部首,汉字的系统性可见一斑。总体上来说,汉字所体现的汉民族的思维习惯主要体现在形象思维方面,而系统思维体现了中国人善于举一反三、推己及人的思维习惯。所以汉语中出现了“将心比心、能近取譬、设身处地、以人为本、以己度人、身临其境”的诸多说法。
二.汉字与文化的共生
汉字和表音文字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汉字的表意性,我们可以通过汉字的形体推知其内部意义,无论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都可以从外部的形体构造推知其所表达的意义,表现了独特的文化含义:汉字与文化存在共生关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中国古代以贝壳作为交易媒介,反映了我国早期的货币文化,因而与“贝”有关的汉字多与金钱和贸易相关,诸如“赢、贷、赞、贬、贴、赚、贿、贼、赀、贺、赃、赏、费、贻”等。穴的早期写法像草房子建在岩石之上,《说文解字》:“穴,土室也。”反映了汉族早期的建筑文化,《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由洞穴的早期意义引申为像洞穴一样的,所以段玉裁说:“引伸之凡空竅皆爲穴。”体现在汉字上,例如“窍、窦、窠、窖、窑、空、容、穿”等。《周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徐复《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据半坡圆形房屋遗址复原,其房屋乃在圆形基础上建立围墙,墙之上部覆以圆锥形屋顶,又于墙中部开门,门与屋顶斜面之气窗孔呈‘吕’形,此种形制房屋,屋顶似穹庐,墙壁又似环形围绕,故名为宫。”
中国被称之为“烹饪王国”并非只是食材的丰富、烹饪的技巧、菜品的美味,仅仅在文字上已经看出中华饮食文化数千年的流传。“烹”“饪”早在《易经》《诗经》时代已经一起使用了。“烹”的早期写法为亨(享),甲骨文、篆文象形性很明显,是祭祀祖先的亭子或庙宇。《说文解字》:“饪,大孰(熟)也。从食壬声。”从火旁的字可以看出华夏文明的光辉与灿烂,反映烹饪的复杂和技术的娴熟:烹饪方法有“烤、炒、烧、炝、炖、烘、焙、烩、炸、煲、烹、煮、蒸、煎、熏、熬”;烹饪工具有“鼎、镬、甑、甗、鬲、釜、鬶、斝”。古人从烹饪的复杂联想到鼓国家的治理,于是就有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说法。筷子的“七寸六分”代表了人的“七情六欲”,上方下圆代表了天圆地方,两根一起使用蕴含了阴阳交互、动静相连的哲学思想。从《论语·乡党》中“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所反映出来的“五不食”原则,足以看出古人对饮食的重视,对文化的尊重。
《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中说:“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周礼》把“忠”作为六德之一,因为“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古人把“忠”形象地解释为:“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谓言出于心,皆有忠实也。”“忠”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倡导行事忠信,曾子践行为人谋而忠。儒家所提倡的“忠”并非毫无原则的,而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荀子认为“逆命而利君谓之忠”,墨子也把纠正君王的偏邪当作忠。
三.文化与教育的融合
大学生之所以存在传统文化认同危机,一部分原因是学习传统文化热情的减退,或者说教育的缺失,因此在大学校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就变得刻不容缓,如何实现文化与教育的高效融合是值得每一位大学教师细致研究的问题。通过教育,大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感知中华文化的真谛,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古代汉语》课程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储备了历史文化知识,为弘扬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培养文化自觉与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古代汉语课程涵盖的知识非常广博,不单单涉及语言学,还包括天文地理、姓氏职官、诗词格律、风俗礼仪、宫室车马等诸多内容,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学生从“寡人”“孤”“不谷”的谦称里懂得了为人之道,也懂得了“鄙人”不鄙、“贱内”不贱,从“吾日三省吾身”明白了做人之理;从“七月流火”“星分翼轸”“动如参与商”理解了什么是时空转换、星转斗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而这些软实力恰恰是通过文化典籍体现出来的,表现形式正是古代汉语课程的主要讲授对象文言文,因而古代汉语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现文化传承。教材中文选部分涉及到了《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史记》《战国策》《左传》《汉书》等经典的文学、史学作品,以及唐宋诗词,这些作品无不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史记·商君列传》中说:“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意思是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这恰好印证了《论语·季氏》所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告诉我们如何结交朋友,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朋友,这和《论语·学而》提到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说明的是一个道理,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学生通过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儒家倡导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一思想在古代作品中时有出现,如《醉翁亭记》中的“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反映了忧国忧民的传统道德观念。《智子疑邻》告诫人们要尊重事实,判断是非曲直不能仅仅凭借亲疏和感情,主观臆测、以偏见待人是很危险的;《齐桓晋文之事》“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生动地诠释了“民为贵”的治国理念;《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深刻地说明了孝老爱亲、和谐与共的。
古人这些优秀的品质,可以借助古代汉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逐步成长为健康健全、成熟理智的有用人才。
古代汉语中有大量的篇幅介绍姓氏名号、车马宫室、天文地理、祭祀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明白了闰月的来历,明白了对长辈为何不可直呼其名,明白了“七月流火”不是在说天气炎热,明白了古人字与名之间的关系,明白了帝王诸侯、社会名流死后加封谥号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孙正林.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自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8).
[2]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
[3]张家驹.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之我见[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03).
[4]苗守艳.再论汉语小句宾语结构主语的隐现及其制约因素[J].语文研究,2020(04).
[5]李瀟翔;刘爱莲.中华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J].江淮论坛,2021(02).
[6]高永安.浅谈古代汉语课程的语言学目的.中国大学教学,2021(03).
[7]焦琛.中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6).
本文系临沂大学2020年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