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 遇“稻”你
——基于趣味劳动的课程故事
2022-02-18徐苏剑
■文/徐苏剑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将劳动教育融入平时的课程教学中,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习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基于幼儿的兴趣生成了趣味性劳动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稻”处是你——初遇水稻
(一)课程缘起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了让幼儿亲近自然,我园在周末组织了“寻秋之旅”秋游活动。寻秋之旅结束后,笔者班上的幼儿优优在入园时,向小伙伴展示了自己秋游时的收获——几株金黄色的水稻。其他幼儿饶有兴味地围着水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通过同伴间的分享交流,幼儿了解到,水稻是春种秋收,一粒粒黄色的是稻谷,里面就藏着白白的大米宝宝。
幼儿的讨论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现如今大部分幼儿在父母与长辈的呵护中成长,有的幼儿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对稻谷等粮食作物了解甚少。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不断积累经验。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养分”。基于此,笔者决定追寻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开启“五谷杂粮遇‘稻’你”的探秘之旅,并很快生成了课程计划。在该课程项目中,笔者将趣味劳动融入幼儿的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探索活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的探究之旅变得更加丰富而有趣。在活动开始之前,笔者在郊外拾捡了很多的稻谷,给幼儿当活动材料,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稻谷的奥秘。
(二)幼儿的探秘之旅
1.趣味劳动之尝试脱壳。活动开始了,幼儿遇到了第一个难题:白白的米粒怎样才能从黄色的壳中取出来呢?幼儿环顾周围的教室环境,通过讨论,得出了几种脱壳的方式:徒手剥、用脚踩、借助工具(榔头、剪刀、积木)。笔者将幼儿进行分组,让幼儿动手尝试。幼儿将各种方式进行尝试后,通过对比发现,将稻谷脱壳的方式有很多,而且基本都能成功,但是每种方式都费时耗力,而且获取的米粒数量较少。对此,有幼儿不解地问:“秋收的时候,有那么多的稻谷,农民伯伯是怎么进行处理呢?”基于此,笔者播放了提前准备好的PPT,让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了解到农民伯伯对稻谷进行脱壳时会使用一种专门的机器,这种机器叫脱壳机。幼儿看完后感叹脱壳机可真厉害,他们也明白了工具对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性。
2.趣味劳动之合作磨米。在幼儿了解了脱壳的步骤之后,笔者继续引导幼儿:“那这些我们辛苦劳动后收获的大米宝宝,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送给厨房的叔叔阿姨,直接蒸成香喷喷的米饭!”“可以做香香的爆米花呀!我妈妈就给我做过。”“还有脆脆的锅巴,也是大米做的,可好吃啦!”还有的幼儿提议可以在书中找一找答案,有的幼儿表示要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最终,在笔者提示下,幼儿决定就近去向幼儿园厨房的大厨阿姨请教。大厨阿姨向幼儿介绍:“大米可以做出各种美食,如果磨成米粉的话,会更加美味可口哦!比如我们吃的小元宵,软软糯糯,就是用米粉做的。”
那怎么把大米变成米粉呢?幼儿回到教室后,开始思索这个问题。这时,有幼儿注意到了放置在科探区的磨盘,兴奋地说道:“这个不就可以来磨大米吗?我们之前还磨过黄豆呢!”笔者鼓励幼儿:“那小朋友们就一起来试试吧!”于是,幼儿开始分工合作,由一名幼儿负责倒米,另外两名幼儿推磨。由于幼儿已经有了经验,知道要用较大的力气推磨盘才能转动,所以两名幼儿紧密合作,自发地一起顺着同一个方向转动磨盘的把手。当看到米粒从磨盘下面掉出来时,幼儿兴奋地喊道:“成功啦!成功啦!”幼儿将磨盘中的米粒收集起来,凑近观察发现,大米并没有变成粉末状,只是变得细碎了。幼儿又展开了讨论。有幼儿说:“应该是还需要再磨一磨,我们把它倒进磨盘再多转转吧!”再次试验后,幼儿发现磨出来的仍旧是一粒粒硬硬的碎米。笔者提示道:“那我们就去查阅资料找出原因吧。”幼儿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把大米磨成粉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经历洗米、浸泡、磨浆、搅拌、蒸粉、压条、干燥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这样磨出来的米粉才是精细的。
3.趣味劳动之制作与品尝。为了引导幼儿深入探究,笔者带领幼儿去厨房阿姨那里取来一些米粉,指导幼儿动手做小汤圆。在笔者指导下,幼儿在简单的揉揉搓搓之后,小元宵就做好了,接着,笔者运用生活区的电煮锅开始煮汤圆。看着在沸水中上下浮动的汤圆,幼儿露出了期待的神情。不一会儿,汤圆煮熟了,虽然煮出来的成品形态不佳,但是品尝的时候每名幼儿都赞不绝口。
(三)幼儿在课程中的收获
1.自主探究,亲身实验尝试。活动中,幼儿在观察水稻、脱壳、磨米等环节时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并发现其特征。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获取了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
2.迁移经验,自主解决问题。在碾米的过程中,幼儿能将先前处理黄豆的经验进行有效迁移,在相互合作中共同探究,找寻到把大米磨成米粉的正确方式,学会了自主解决问题。
3.环境互动,收获多元发展。幼儿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善于利用周围环境中的资源,如利用身边简单的工具、向厨房阿姨请教等。在探究的过程中,幼儿调动多种感官操作,发展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对比分析能力等。
(四)关于课程的思与行
1.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助推幼儿思维发展。小班幼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向前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他们逐渐具有一些思维、表征的能力。所以,在课程中,教师既要提供幼儿能够通过探索获取经验的劳动机会,也要帮助幼儿了解劳动的重要意义,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2.解放幼儿的身心,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为了使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在此次课程中,幼儿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教师没有直接告之答案,而是通过资源供给、耐心等待、细心聆听的方式,给予幼儿自我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解放幼儿的头脑和双手,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珍惜劳动果实——不负“食”光
(一)阅读绘本
“我们餐桌上的米饭和粗粮都是从哪里来的呢?”笔者在引入主题后,给幼儿投放了绘本故事《小种子》《泥土妈妈》《大米的由来》等,以借助阅读,让幼儿了解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进而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二)走近榜样
在绘本阅读中,幼儿对绘本中提及的袁隆平爷爷产生了好奇。笔者抓住教育契机,进行课堂延伸,向幼儿介绍了袁隆平院士的光辉事迹。听了笔者的介绍,幼儿在心中对农业科学家生出由衷的崇敬之情。幼儿纷纷表示“袁隆平爷爷是一个种水稻很厉害的人,他一直研究水稻,发明了高产水稻,所以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吃上白白的米饭了。”“袁老爷爷可真厉害!”“所以我们不能挑食,如果浪费了,老爷爷就会很难过。”对于幼儿来说,珍惜粮食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触动后,落实到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表现。
(三)光盘行动
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不挑食的习惯,笔者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创设了“光盘墙”活动。在“光盘墙”上,班级的每名幼儿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杯子和专属的贴纸。每次“光盘”之后,笔者就在该幼儿的杯中插入一根小吸管。“老师,我已经有9根吸管啦!”“老师,我今天又把饭吃完啦!”“老师,我没有把黑米挑出来,我今天可以插吸管啦!”光盘行动激发了幼儿珍惜粮食的积极性,幼儿在每天饭后的小小活动中,不断取得进步,收获成长。
三、课程感悟与反思
(一)课程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与兴趣
教师设计的趣味劳动课程,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要符合幼儿发展规律,能满足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同时,教师在以班级为集体开展活动时,要让活动主题能够吸引更多的幼儿积极参与。此外,教师还要考虑活动主题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人文价值等,从多方面评析该主题是否适合作为本班的课程生发点。教师只有设计出幼儿喜爱的活动,才能让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学中有成长。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
幼儿园周围两公里范围内的资源,均可作为班级课程资源。教师应有资源意识,并建立自己的资源网络,在活动中善于引入周边的物质、人文、自然、历史等资源,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
(三)课程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把控
课程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在课程中起着引领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活动中的教育契机,通过搭建支架、提供资源,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引导和支持幼儿逐步发展。
(四)课程指向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课程的最终目的指向幼儿的发展,在整个课程故事中,幼儿既获得了数学、科学、健康、语言等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又收获了听、说、做、寻、探等动作带来的感性经验。幼儿在观察思考、实践求知中获得了认知、思维以及精神层面的提升,收获了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