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家校共同体班级管理策略
2022-02-18刘伟杨晓娟
刘伟 杨晓娟
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在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的协作育人机制,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真正发挥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努力挖掘新时代教育合作的切入点。家校共同体的构建是新时代育人发展的必然产物。
对于班级管理,班主任要有“经营”的理念,不能用常规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在管理方式上要重在“理”。班级应该是一个共同体,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都应深度融合,努力强化共同体意识。家庭和学校教育之间要坚持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教育,切勿走极端,只抓其中一个,忽略其他。通过家校携手,齐抓共管,努力激发每位成员的“源动力”。
一、小组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现今00 后、10 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有学生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中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沟通、交流、合作、团结的意识;学习中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主动、研究、创新的意识。大多数学生家庭基础教育薄弱,学习习惯养成较差。在此背景下,改变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五育并举,实现学生学业、生活的自主管理,构建学习共同体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班级小组合作,实现班级事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自我管理文化。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组歌、组徽、组规、校园“自留地”。小组组建过程中渗透美育;从班级自留地的开辟、种植、采摘等各环节的劳动教育层面,落实班级团队建设。针对组内每个学生的能力特点,结对帮扶,发挥自己的能力。班级除设立“自主管理小组”外,还成立了“班级执法委员会”,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目的。小组合作建设是在“五育并举”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上搭建的一个学生成长平台,学生在认知、审美、交际、劳动、情绪管理等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全方位发展。
二、家校联动构建育人共同体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完成教育目标。学校和家庭、社会基于不同的教育角色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新格局,积极探索家校联动育人共同体。
(一)班级6+1 导师育人机制
在班级小组合作基础上,学校积极探索导师育人模式,6 位任课教师、1 位学校带班领导通过自主双向选择,加入到各个小组,担任该小组各项活动的导师。导师既要关注组员的学习和心灵,又要创新性地设计和开展一些组内、组间活动,比如拔河比赛、书画比赛、演讲比赛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针对不同学生,导师要设计个性化的育人方案,特殊学生要做好心灵疏导,定期开展不同类型的学生家访活动,寻求家庭方面的支持。导师育人制强调既要“导学”又要“导行”,要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落实育人目标,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二)优化家庭教育协作机制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基础,不能将孩子的教育指定给某个人,或家庭成员之间没有达成共识。家长必须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家长要通过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让亲子沟通不再有障碍;通过言传身教,将优秀的品德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孩子,给孩子打好品德的基础,当好引路人。
在协作育人机制的指导下,班级内定期选择不同职业的家长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积极联系社会实践,通过参观、劳动等途径,进一步丰富育人途径。
(三)研学旅行社会合作机制
研学旅行是基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念开展的一种体验式、探究式的旅行加研学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走进没有铃声的社会大课堂,更好地感受生活、感受社会、感受自然,使学生在实践中打开视野、浸润情怀、提升能力、增长才干。班主任要在坚持五育并举的基础上运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认真设计研学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班主任要充分挖掘甘肃特有的革命教育资源,设计“重访革命老区”“重走长征路”“探访八步沙林场”等主题线路,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学生可以通过聆听长征故事、教育专题党课、红色歌曲大联唱、徒步行军等“实景教学+情境体验”的课程形式,进一步学习新时代革命精神。
中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教师设计了“走进大学校园”主题研学线路,开展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参观优美校园、聆听专家教授前沿讲座,让同学们感受一流大学的深厚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精神追求。积极与周边高校、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绿色农场等机构深度合作,将学生的综合培养融入到具体活动中。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美景美食应有尽有。借助研学旅行的平台,学校设计了甘肃深度游线路,让学生通过参观游览和体验特色活动,了解陇原大地的民俗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了解各地的特色美食及其制作过程;体验如制陶、剪纸、沙画等研学项目,以美育人,让学生感受美的同时,净化内心,提升品质。
三、深化协作构建思想共同体
和谐的班级生态有利于学生学业、品格的稳步提升。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专业性,改善家庭教育软环境,关注家长需求,关注社会焦点,与家庭、社会深入合作,优势互补,挖掘教育资源,打造具有温度的集体,凝心聚力,提升班级向心力,构建教育思想共同体。
(一)家校教育沙龙分享机制
构建家校共同体平台,定期通过举行家校座谈会、趣味亲子小游戏、班级开放日等途径,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和困惑问题,定主题、定时间、定人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讨论;家长通过教育沙龙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让更多的家长有了相互学习的平台。
(二)玫瑰书院大讲堂家校培训机制
“玫瑰书院”起名源自玫瑰的芬芳四野,却也满身荆棘,让人敬畏。在家庭教育方面必须有来自学校教育的专业指导。面对家庭教育参差不齐、家校沟通困难重重等复杂问题,教师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协助家长制订教育计划。学校积极探索家庭、学校、社会协作育人新模式。两年多时间,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教授针对教育小课题、小案例进行专题讲座,将最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根植于广大家长心中,将最有效的教育策略应用到大多数案例中。这个由学校精心打造的大讲堂,帮助很多家庭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家庭教育问题。
在推进班级有效管理的过程中,学校要坚持构建学习共同体、教育共同体、思想共同体的管理理念,在满足各成员内在需求的同时激发各成员的内在动力。在设计多元化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活动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谋求家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各自发挥好育人的角色和作用,让整个班级更有温度,更符合教育的生态,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