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作战突破“闭环”让冬奥会报道出彩
2022-02-18李征
李 征
来时迎客松,离时折柳枝。
北京2022年冬奥会圆满落幕,“天下一家” 梦想绽放“双奥之城”。简约、安全、精彩,北京冬奥会必将载入史册。
最好的时代见证了最美的中国风采。奥林匹克之光,令人鼓舞、充满能量,笔者有幸成为记录者、亲历者和见证者。
2月3日,笔者作为江西日报特派记者、北京冬奥会江西唯一官方注册记者从南昌出发飞抵北京,正式开启北京2022年冬奥会报道之旅。
“唯一”,意味着单兵作战。这个“唯一”,不仅是一份荣誉,一份权利,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付出。作为党报记者,笔者时刻提醒自己不仅是名文字记者,更需肩负起图片、短视频、VLOG等全媒体传播的重任,争取全方位、多角度,生动、深入做好北京冬奥会相关报道。这也是融媒体时代对文字记者提出的新要求。
17天的闭环采访,笔者每天都在见证荣耀时刻,每天都在振奋中前行。其间,笔者采写发布报纸稿30条,报纸刊发新闻照片15张,客户端刊发照片近百张,将冬奥故事第一时间呈现给受众。此外,刊发客户端头条稿40条,点击量超500万人次。
一、精细规划,见证金牌荣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闻采访准备工作对采访的功效有决定性作用,是采访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1]
不打无准备之“战”,做规划的“管理者”,平时做好准备工作,是参与冬奥报道的第一门功课。平时的准备工作指的是记者在平日里上网、看书、与人交流、旅行等活动中所积累和发现的知识,将这些知识储存于大脑中以备用。[2]2021年9月,参与西安全运会报道对笔者来说是一次“考试”,更为冬奥报道工作积累了经验。北京冬奥会开幕前6个月,笔者通过网络、电视、书籍了解冬季比赛项目、冰雪运动比赛规则,学习冰雪运动知识。此外,笔者还参与了多场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报道,勤练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冬奥会赛事期间及时向受众传递出绝佳的精彩瞬间做足准备。
本届冬奥会分北京、张家口、延庆三个赛区,笔者认真研究文件,提前选择好距各赛区主新闻中心、赛场较近的住宿酒店,尽量减少赛事期间往返酒店与比赛场地的时间,为采访工作提高效率。
出行、采访、防疫,一样都不能少。笔者又把“冬奥通”APP、冬奥媒体手册电子版、冬奥防疫手册电子版全部收藏至手机,以备随时查看。
素材永远是报道的基础。进京前通过查找资料,笔者整理出本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有望夺金争牌的热门比赛项目,再制作表格细分出比赛时间、比赛场馆和相关运动员背景资料,为赛事报道储备足够丰富的素材。
精心制定北京冬奥会报纸报道方案,报纸开设冬奥专版专栏,思考冬奥采访选题,并与夜班编辑保持联系和沟通。江西新闻客户端开设“‘征’战冬奥”专栏,及时推送冬奥主题内容、冬奥赛场内外资讯及短视频新闻产品,打造冬奥浓厚氛围,奏响冬奥主旋律,增强冬奥传播的广度。
北京冬奥会正式开赛。2月5日,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赛决赛中,武大靖、任子威、曲春雨、范可新以2分37秒348的成绩夺得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金。笔者在首都体育馆比赛现场第一时间刊发消息,并配以事先准备好的运动员之间特别的故事、情谊素材,通过挖掘赛场外受众看不见的扶持与感动,拉近冰雪运动员与平常百姓的距离。
正是因为提前合理规划,设定清晰的采访路线、准确把握时间节点,中国体育代表团本届冬奥会9枚金牌中,笔者亲历了、见证了冰上、雪上项目7枚金牌的诞生。期间,笔者多次横跨北京、张家口两个赛区。
二、场内场外,紧扣“江西元素”
不得不说,江西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是留有遗憾的。近年来,江西籍运动员黄旭宇、倪小童在国家跳台滑雪队集训备战冬奥会,但就在开幕前不久因微弱积分差被调整出了国家队。本届冬奥会国家队大名单中江西籍运动员人数为0,让笔者这名江西“唯一”闭环内记者非常伤脑筋。没有江西运动员,江西媒体还能挖掘出冬奥会上的什么江西元素?幸运的是,这两名队员以国内技术官员的身份留在了北京冬奥会。微火成炬,不正是本届冬奥会开幕式点火仪式的寓意吗?进入闭环后,笔者提前约好在“雪如意”场馆担任试跳员的黄旭宇,次日清晨6点从北京闭环酒店出发,乘坐最早一趟冬奥专列至张家口赛区来到了“雪如意”。因工作原因,黄旭宇迟迟未能与笔者碰面。担心错过他试跳的画面,笔者在空旷的雪地里站了两个小时。这时候,室外气温接近零下20℃。在泼水成冰的天气,厚手套和贴在身上的暖宝宝都变成硬邦邦的多余用品。笔者的手在采访结束六小时后,才慢慢恢复力量和握拳感。看着皮肤开裂的手指,在第一时间很害怕:是不是不能握笔、按相机快门了?很庆幸,躲过一“难”。《试飞“雪如意” 吉安小伙期待梦圆米兰》一稿见报,获当日评报星稿。
还有很多和黄旭宇一样的江西人,在平凡的冬奥岗位上为梦想全力以赴:北京赛区首都体育馆国内技术官员姜薇、补冰员樊康、张家口赛区冬季两项中心翻译志愿者陈炫宇、云顶滑雪公园音响师李康珗……
讲好江西人的冬奥故事、传播江西体育声音、提升江西形象,展现中国力量。笔者用《冬奥会上有名优秀口译志愿者来自南昌》《他在最美冰面当补冰员》《指尖传递热情 身随韵律舞动》这些人物通讯传递出冬奥赛场外在各个航道努力的江西人的精气神——他们就像一团团微火,点亮逐冰踏雪的冬奥。
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北京体育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河北师范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江西志愿者樊康、陈炫宇正是来自这两所大学的冬奥志愿服务团队。对于他们来说,北京冬奥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深感光荣。”樊康说。如今,“后冬奥”篇章已开启,北京冬奥精神的“微火”持续燃烧。樊康这样规划着未来——讲好北京冬奥故事,传递北京冬奥精神,让更多的江西人了解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
三、细心观察,冬奥舞台皆新闻
法国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优秀的作品往往来自作者的细致观察。唐代诗人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宋代诗人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佳章妙句,无一不是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的结果。发现新闻,需要有一双认识新闻的眼睛。
对于受众来说,冬奥闭环内的“未知”都是“有兴趣的”。观察、聆听,相机、手机并举,2月3日,笔者一下飞机便开始寻找可能成稿的素材。通往闭环的奥林匹克专用车道,乘坐的闭环大巴,主媒体中心的记者工作间、科技感满满的休息舱……这些都是鲜活的新闻素材。通讯《北京冬奥城 暖人又暖心》展现了在全球疫情蔓延情形下实行严格闭环管理重大赛事中的有条不紊,从微观视角切入冬奥主题内容,增强了新闻的亲近性、本地性。
“绿色冬奥”是北京的办奥理念之一。北京冬奥的绿色科技,科技含量高,惊艳世界。带着这个“理念”,笔者到每个竞赛场馆除观看比赛、采访运动员外,不忘留心“绿色科技”。
红色闪电,风驰电掣。笔者在“冰丝带”不仅目睹高亭宇技压群雄,采写的《“冰丝带” 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还解开了这块“最快的冰”背后“黑科技”的秘密;玉汝于成,踏雪寻龙。在云顶滑雪公园亲历谷爱凌创造滑雪天花板的神话,《云之巅山之顶 这座滑雪场馆不简单》也讲述了云顶滑雪公园临时建筑设施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使用材料的“绿科技”。
17个日夜,北京冬奥会赛场内外每天都会呈现大量的信息。笔者认为,在重大新闻事件中,新闻记者应及时掌握一手信息,同时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大局观,经过分析、筛选为受众总结梳理并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分析,引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冬奥会工作期间,笔者努力朝着这个目标践行。
2月13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程过半,主媒体中心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时间虽短,但信息量很大,包括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多个项目的突破、赛场场馆的科技运用等内容。笔者迅速对发布会内容进行拓展和解读。刊发的《赛程过半 众多历史性突破闪耀奥林匹克》,既有中国体育代表团赛程过半的总结,又有人物特写和比赛场馆的描述增强稿件可读性,吸引受众对冬奥持续关注。
冬奥的每一天都是新的。赛事推进中,笔者发现越来越多选手都是跨界跨项选材而来。事实表明,跨界跨项选材为中国冰雪运动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他们不仅赢得了冬奥会入场券,更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跨界跨项选材 为冰雪运动注入新动能》报道带来更深层次的专业解读。值得一提的是,两名江西籍年轻小将黄旭宇、倪小童也是通过跨项选材入选国家队,虽最终未能出现在冬奥会大名单,但他们以技术官员身份留在了场馆继续为冬奥服务。这部分内容让江西本地读者显得十分亲切,并对他们征战下届冬奥会满怀期待,
2月20日晚,当鸟巢上空的烟花组成“天下一家”和“ONE WORLD ONE FAMILY”中英文字样,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如何将这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冰雪盛会用新闻记者的眼光进行一次“复盘”、同时把内容做出深度?运动员、冬奥遗产、美丽中国、志愿者几个关键词迅速闪现在笔者脑海。源于这些天采访素材的积累以及对本届冬奥会沉浸式采访,《北京冬奥会 无与伦比的冰雪盛会》数千字的综述稿顺利从北京传到南昌。
四、融媒发力,呈现多视角冬奥
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是新时期新型主流媒体和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3]
全新的融媒体时代,是集多种展现形式于一体的现代化传播时代,新闻传播更加生动、契合大众的口味。如今的新闻记者更要有全媒体意识和思维能力,生产具有个性化的新闻产品,才能为受众带来新鲜体验。北京冬奥会是对文字记者要求最高的一次,除了要写各种稿外,还要发快讯、拍图片、录制VLOG,但这就是新时代对文字记者提出的新要求。笔者在采访期间,多篇融媒体稿以VLOG的形式,向观众展现了北京冬奥会举办地、场馆设施等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受众对北京冬奥会的了解。
京张高铁,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最快运行时间由3小时压缩至50分钟,是一条蕴含高科技的铁路。笔者不局限于“乘客”的身份,通过录制视频拍细节,说感受,体验的不仅是冬奥专列的平稳快,更将列车上的科技亮点、人文关怀用VLOG方式进行展示,让受众目睹了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实在社会效益。阅读客户端稿《江西日报记者带你“云”体验冬奥专列》犹如置身火车,身临其境。
有人曾说,记者摔个跤,也要抓把土。其实,就是要求记者学会发现新闻、挖掘新闻。冬奥这座大舞台,哪怕是吃顿饭也能“吃”出新闻,下一场雪都要拍出作品。客户端稿《美食从天而降》,背景音乐、视频画面结合有趣,受众似乎隔着手机屏幕都能闻到牛肉焖饭的香味,稿件背后是对闭环主媒体中心机器人“大厨”智慧的褒奖,从生活化的角度和疫情防控的角度反映了此次冬奥会的科技化和智能化;《雪花飞舞中的坚守》记录了冬奥会中的志愿者在风雪中为他人服务的画面,他们是北京冬奥会1.8万余名志愿者的缩影,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衬托出“点亮我,温暖你”的冬奥志愿精神;根据拍摄到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北京冬奥城 暖人又暖心》客户端稿立体多层次直观表达,阅读量迅速达到10万+。
单兵作战,并非真正意义的“一个人”。新闻采访永远都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笔者在闭环中,不仅与业内同行搭建起沟通桥梁,更是与后方同事紧密联系。例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吉祥物“冰墩墩”瞬间成为“顶流”,为中国文化实力圈粉。从开幕式至闭幕式,记者在前方采写、拍摄了三条报纸和客户端稿——《冬奥会特许商品展厅最火》《一墩难求 一容难觅》《云看各路记者排队购买冰墩墩》,或分析,或解读,或幽默表达,阅读量超30万+。后方记者迅速跟进,对“冰墩墩”设计者进行专访,报纸、客户端稿立体式包装组合、递进式推送,让受众读懂了代表性现象背后的中国,让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
五、结语
冬奥报道工作,有艰辛,有喜悦,有温暖,更有力量,共同构成了笔者与冬奥这场“约会”的记忆。
奥运之火生生不息,奥运精神永不落幕。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说: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赢,而是参与,就像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力拼搏。
新闻记者不也是一位运动员、每一天都在为新闻事业而拼搏吗?
感谢北京冬奥,成就了新闻“老兵”的采访新纪录,成就了对自己新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