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2022-02-18唐忠凤管玉珍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轻中度瓣膜负性

唐忠凤 管玉珍 陆 真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监护,江苏南京 210029

自我感受负担是个体的疾病和照护需求影响到他人产生的担忧,可导致患者出现内疚、痛苦、抑郁、负担感和自我感觉降低[1]。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长时间的恢复,日常生活多需依赖他人,而若患者产生严重的自我感受负担,难免会因焦虑、抑郁、自责感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2]。因此,寻找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既往临床已对各种慢性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且获得相应的干预措施在临床应用广泛[3-4]。但并不能指导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预防干预措施的拟定,还需寻找相关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将重点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本研究方案,并批准实施。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 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脏瓣膜病)。其中男53 例,女47 例;年龄45~69 岁,平均(56.32±3.40)岁;合并高血压19 例,合并糖尿病14 例。纳入标准:成功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首次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患者病情及情绪稳定。排除标准:难以接受问卷调查;有既往精神疾病史;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方法

1.2.1 自我感受负担评估方法 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 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5]评分评估术后7d自我感受负担情况,量表重测信效度为0.84,Cronbach’s α=0.93,包括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3 个维度,共10 个条目,采用1~5 分5 级评分法,自我感受负担越重分数越高。

1.2.2 基线资料统计方法 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两组性别(男、女),年龄(≥60 岁,<60 岁),手术方式(主动脉瓣置换术、双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异/丧偶),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中专或高中、初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 元、<5000 元),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6]分级(Ⅰ~Ⅱ级、Ⅲ~Ⅳ级),主要照顾者(配偶、子女或其他),合并高血压[7](是、否),合并糖尿病[8](是、否),社会支持[良好、低下,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iew questionnaire,SSRS)[9],包括对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3 个维度,10 个条目,SSRS 总分为各项条目之和,其中SSRS 评分>50 分为社会支持良好、≤50 分为社会支持低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感受负担情况

术后7 d 时,100 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SPBS评分为(29.25±5.16)分。

2.2 不同资料特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SPBS 评分比较

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NYHA 分级、主要照顾者及社会支持患者SPB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不同资料特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SPBS 评分比较(分,)

注 SPBS 评分: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NYHA 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

2.3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作为因变量,将“2.2”基线资料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见表2),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40.338+2.742X1+6.586X2+6.022X3+2.470X4,其中回归模型F=63.410,R2=0.728,调整后R2=0.716,P <0.001。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 元、NYHA Ⅲ~Ⅳ级、主要照顾者为子女或其他、社会支持低下均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轻中度的影响因素(P <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说明与赋值

3 讨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终身抗凝治疗,且需预防出血和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需家人长期照顾,患者易产生拖累家人、成为他人负担的心理感受,即自我感受负担[10-11]。并有研究指出,伴有自我感受负担的患者不仅会产生抑郁、自责感、焦虑等负性情绪,同时还会影响自身疾病的康复[12]。因此,寻找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 元、NYHA Ⅲ~Ⅳ级、主要照顾者为子女或其他、社会支持低下均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轻中度的影响因素。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时间较长,即便患者有相应的医疗保障,但仍有一部分费用不在报销范围内,需家庭经济支持,增加患者的家庭经济压力,使患者担心对自身的照顾需要付出较多的家庭收入来源,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13]。同时,患者对疾病的惧怕心理,造成了经济、心理双重负担,进而出现轻中度的自我感受负担[1]。对此应结合患者的经济及恢复情况综合制订康复方案,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及各种负性情绪,进而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NYHA 分级越高说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受限越严重,对照顾者的照顾需求越高,加重了家庭的照顾负担及经济负担,导致患者易产生自责、内疚等负性情绪[14-15];同时NYHA分级越高提示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越差,出现疲乏、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发生率较高,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濒死感,继而增加患者的恐惧感,使患者感受到自己是照顾者的负担,出现自我感受负担[16-17]。对此,建议HYHA 分级较高的患者应在院进行针对性护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而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不愿麻烦自己的孩子,害怕自身疾病照顾者随时要面对很多事情,引起患者自身负性情绪[18];而对于无配偶或子女在外地不能回来的患者,主要照顾者多为自己的兄弟姐妹,在康复阶段,无家人陪伴在身边,患者内心多存在失落、孤独的情绪,同时害怕自身疾病影响兄弟姐妹的身体健康,患者易产生失败感、无用感,出现轻中度自我感受负担[19-20]。对此,建议应评估主要照顾者为子女或其他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多沟通、宽慰患者,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病情,以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社会支持是个体接受外界不同途径及程度的支持表现,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个体对社会的调适,调节自我的身心状况[21]。社会支持低下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因需求帮助、自我调适的途径较少,难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担心照顾者因帮助自己承担过多的责任,易出现焦虑、自责、抑郁等负性情绪,引起轻中度自我感受负担[22-24]。同时社会支持低下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害怕术后出血和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担心自己的疾病会使照顾者随时要面临很多事情,产生轻中度自我感受负担[25-27]。对此,建议心理疏导社会支持低下的患者,与家属、亲人、朋友密切沟通,提供心理支持,调整患者心态,减轻自我感受负担。

综上所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存在轻中度自我感受负担,可能受家庭人均月收入、HYHA 分级、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等影响,应根据患者的疾病和个体特点,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减轻自我感受负担。

猜你喜欢

轻中度瓣膜负性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烂”在心里
丁螺环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