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视域下山西精准扶贫影视的价值探析

2022-02-17

传媒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影视山西精准

杨 潞 张 华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湘西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随后精准扶贫影视应运而生。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属于中部崛起计划中的一员,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自精准扶贫思想提出后,山西影视行业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这些影视作品建构了一个指向空间相对闭塞、经济文化发展局限、脱贫政策及其存在的必要性等内容的影像,在这些影像之中还涵盖着山西所独有的社会文化价值意蕴。

一、山西独特的地域特征

地域特征是特定区域范围内自然和文化的特征显现,是当地地理、经济、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存在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山西省地处我国黄河中游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地理形势特殊,省境四周,山水环绕,因外河而内山,故称“表里山河”。

(一)“小单元式”的地理空间

山西省地处中原农耕区和北方游牧区的过渡衔接地带,具有较好的地理优势。该地山河涧遍,地势险要,复杂多变的地理条件,进而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成为历史上兵家征战掠夺的要害之地。由于境内山地丘陵交错分布,不同地区之间也少有交集,进而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共同影响下,衍生出了多样化的“小单元式”的空间形态。

山西省内因特殊的地域性因素将其分为四个区域: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这四个“小单元式”的空间结构,虽然彼此相连相依,但区域内的人文、地理环境却不尽相同。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各地院落修建迥异:晋北地区冬季较为寒冷,为较大程度地获取阳光,院落设计空间比较宽,且房屋较矮;而晋中地区风沙大,形成了狭长的“T”形和“工”形的院落。同时,由于各区域之间的独特性,在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也有较大差异。如晋北位于省内最北端,气候寒冷,降水量较少,该区域人民喜食的食物热量较高,以小米、荞面为主食,素有“杂粮小地区”之称,而晋南位于省内南部地带,纬度值最低,温度最高,受盆地地形影响,该区域盛产小麦,所以晋南人民喜食“馍馍”。

从整体来看,山西省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划分为四个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各区域之间,由于不同的自然特征和人文差异,进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小单元式”格局。同时,形成了部分与整体的所属关系,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璀璨不朽的中华文明。

(二)重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模式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而山西的煤炭产量约占中国的四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产煤省。多年来,山西以发展煤炭为主的传统工业模式在经济发展、国家能源安全和区域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西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煤炭的地区,早在先秦时期便有煤资源的记载,随后经历多个时期的开采利用,而真正将山西煤炭加工利用达到顶峰则在宋元时期,该时期的煤炭不仅成为国家炼制军工用具的主要原料,还实行石炭官卖政策,让煤炭进入商品市场成为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而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的入侵开始了山西争矿运动,山西煤炭产业经历着艰难的发展。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煤炭企业开始逐渐摆脱落后腐朽的生产管理走向新的发展。山西煤炭开采的时间较长,进而导致煤炭资源消耗、损失、浪费严重,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此类传统重工业发展模式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山西地区环境污染、“采空区”以及地皮塌陷等问题,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耕地质量呈现恶性循环趋势,增加了生态恢复的难度和成本。同时,这种以煤炭为主,发展的单一传统工业模式并不能带动当地人民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反而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利用,导致生态环境付出惨痛代价。

山西是煤炭大省,资源强省。过度的开发利用让现有资源逐渐枯竭,同时单一的工业模式无法带动当地经济和人民发展,也成为山西省内某些地区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煤炭资源仍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保障,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人们必须认识到山西煤炭存在的问题,并极力改变此类传统单一的工业模式,结合利用科学技术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省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的黄土文化

山西省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东部,其地貌整体呈现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境内有黄河从北向南穿流而过。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而山西处于黄河流域圈内,因此当仁不让地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山西厚重而又独特的黄土文化,从远古的旧石器时期的汾河文化到尧舜禹传说有关的华夏文化,到封建社会时期的考古文化、战国时期的三晋法家文化,再到之后的忠义文化、晋商文化、现代革命传统的红色文化和以昔阳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当代文化等共经历了八个时期的发展。除此之外,根据山西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俗差异,还衍生出包括以五台山、衡山为代表的宗教文化,酒、醋、面为代表的饮食文化等。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特色文化,共同汇成了古今山西黄土文化的发展长河,也成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五千年文化的亘古延续,古代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建构了华夏文化的重要篇章。

山西的黄土文化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为依托,以“黄土风情”“黄土风貌”为核心内容,以粗犷奔放、原始淳朴的精神共核为内涵,具有浓烈的、独具地域风格的特色民俗文化,无不散发出“黄土气息”。如今,在众多影视作品中,黄土文化作为山西形象的标识,被融入其中。这些影视作品的改编创作(如《赵氏孤儿》的翻拍、革命老区为背景创作的影视),将山西独特的文化底蕴不断推向世界,成为现代黄土文化最好的诠释。

二、山西精准扶贫影视的价值解码

精准扶贫影视起源于2016年,《幸福快车》作为我国第一部精准扶贫影视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扶志”与“扶智”结合的帮扶格局中,一批精准扶贫题材影视作品如《十八洞村》《一个不落》《一点就到家》等相继出现,成为政策宣传的重要载体。山西精准扶贫影视起步于2017年,微电影《程万军扶贫记》成为山西精准扶贫影视的开篇之作,随后相继出现了《玉秀》《谷子地》《大河向东流之沁源故事》等十余部影片。这些影视作品以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底蕴为创作背景,通过影视化的表达方式,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意蕴的建构中呈现出我国扶贫工作中的精细化和成就,也将我国精准扶贫的理论政策融入其中,达到了宣传效果,弘扬了新时代主旋律,助力脱贫致富。

(一)情节安排呈现精准扶贫政策

“所谓情节,就是叙事性作品中的一系列具有相互关系的事件。”情节是由一系列能够显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将事件的内在联系呈现出来以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在影视作品中,除了需要故事情节变化或角色命运发展带动影片发展,情节更是成为其展现内容、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对情节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够感受到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进而情节安排具有必要性。精准扶贫影视是区别以往传统扶贫影视的一种新发展模式,是在深刻总结以往扶贫影视的基础上,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巧妙地运用了市场化、平民化的手法对真实事件、典型人物等进行描述和叙述,通过市场、政治的双重宣传实现口碑和市场的双赢,并凭借新颖的艺术表现和精彩的视觉呈现实现类型的突破和发展的革新。

山西精准扶贫影视同样遵循情节设置的原则,通过设置悬念、巧合、矛盾冲突的方式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不同于传统扶贫影视的直白式、说教式、生硬式,而是更加倾向于采用“轻喜剧”的方式,将我国的精准扶贫理念融汇其中,并运用类型电影运作的亲民化、商业化等手段,既满足人民群众吸取有益营养与践行主流价值的需要,又可以让观众透过一个个扶贫故事背后看到其内在本质,更好地感受到精准扶贫的“新转变”“精细化”。比如电影《耿二不二》《耿二驴那些事儿》讲述了村委主任耿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通过发展驴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全剧采用诙谐的语言,有趣的情节,塑造了一个“二”得可笑、“二”得可爱、“二”得可敬的村委主任形象。在电影《大河向东流之沁源故事》中,导演同样使用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故事情节简单、平实易懂,主要讲述了村党支部书记郭大河多年来一直坚守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但由于方式、观念的“落后”,一直未能帮助村民全面脱贫。郭大河的女儿郭小河大学毕业后也加入了父亲的脱贫工作,带着先进思想、先进理念开始了大胆尝试。起初,郭大河并不看好女儿的方法,二人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在经过多次失败后二人悟出一个道理:精准扶贫不仅要依靠新技术还需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最后,父女二人和解并肩作战,共同带领村民们走向富裕。在这些影视作品中,导演采用轻喜剧的方式,通过诙谐有趣的情节安排呈现出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转变,体现出扶贫形式从物质扶贫到精神扶贫的过渡,扶贫手段“科技+”“文化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的创新。

综上所述,山西精准扶贫影视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采用直叙的方式记录扶贫路上的真人真事,如《奋斗吧!老乡》《山里·山外》;二是通过轻喜剧的方式讲述扶贫故事,如上述影视作品。当前,在这些扶贫影视作品中,创作者们更加倾向于剧情化、故事化的表达方式,更能体现出情节安排的跌宕起伏,同时也更能将精准扶贫的政策与理念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传达给观众。

(二)人物塑造彰显伦理本位的关公文化

库里肖夫说过:“影片中的人物不过是零件,一个物质世界的分子。”影视作为一种传达情感的媒介,是通过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塑造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的方式,从而表达创作者的价值观和情感。情节塑造人物,人物成就剧情,人物彰显主题。精准扶贫影视诞生至今,共计影视作品三百余部,经过梳理发现精准扶贫影视中的人物主要分为六类:驻村干部、村干部、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干部、科技工作者和优秀企业家。山西精准扶贫影视同样也以这六类人物为主,这些人物都是通过真实事迹改编创作而来,在影片中并没有过多追寻宏大的叙事、精巧的剪辑技术,而是通过细节描述、以情动人真实再现扶贫路上的苦与乐。

人物的塑造需要借助外力对人物的改变和人物本身为体现或达到某些形象而做出的调整。在此之前,人物创作是必不可少的。山西精准扶贫题材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创作往往贴近现实生活,而传承千年的关公文化便是这些扶贫人物创作的源泉。作为关公文化的发源地,山西各行业深受关公文化的影响,从本土小说到影视创作均有着关公的身影。关公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底蕴,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奉行的仁义礼智的要求。同时,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而关公文化中的“忠义”和“诚信”正是伦理型文化的缩影。在影片中导演借助情节安排、细节处理的方式,来塑造一位位扶贫路上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的主人公形象。电影《迟来的告白》中,退役军人余穆只身奔赴“邓氏村”参与扶贫工作。“邓氏村”贫困的原因有两类:一是由于地势险峻交通不便,无法发展;二是村子年轻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而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劳动力不足。在扶贫路上困难重重,余穆毅然投身其中,靠着以信念为支点,情怀为动力,排除万难,最终找到了致富之路。在微电影《程万军扶贫记》中,作为一名挂职永和县锻炼的干部,程万军始终坚守关公的诚信品格,在脱贫路上,不停探索永和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工作,只为遵守脱贫致富的诺言。在这些影视作品中,导演并没有使用过多的技法来展现扶贫之路的艰辛与坎坷,而是采用朴素的镜头,简单的人物塑造,记录了扶贫干部的初心和使命,也正是对这种忠义诚信的精神信仰,才让他们扎根基层,顽强奋斗,最终实现贫困村的脱贫摘帽。

山西精准扶贫影视在人物塑造上将关公“虽千万人吾亦往矣”的忠义精神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诚信品格融入其中,从驻村干部、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干部等人物身上都能找到忠义诚信的镜像,也正是由于他们的执着和不懈,为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付出了汗水、洒下了热血。

(三)主题意蕴涵盖以人为本的民族情怀

罗伯特·麦基把故事定义为“生活的工具”,将主题定义为“控制思想”,称其是“故事意义最纯粹的形式,是观众带入自己生活的生活愿景。”在影视作品中所涵盖的主题意蕴是贯穿于整部影片的主旨和价值内核,同时也表明了创作者思想意图与主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近年来,精准扶贫题材影视呈现出井喷之势,涌现出了如《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山海情》等作品,这些影片在主题上都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以人为本,为民系之”的创作原则,记录、书写与讴歌新时代的伟大壮举。

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影视呈现出新主流发展的新趋向,相较于之前的表现大人物、英雄的宏达题材,而将切口缩小到“乡村”,以“乡村发展”展现社会进步,以新农村老百姓的生活,传达和谐、发展等主流意识形态和扶贫、脱贫等国家主题。楼宇烈先生在《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中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情怀,还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最重要的特征。”在强调影视作品要渗透以人为本的主题意蕴的同时,还要求内容、人物形象要富有人本情怀。在精准扶贫影视作品中以人为本的民族情怀不仅体现在影视创作上,还表现在故事里。电影《玉秀》聚焦于胡家滩村挂职的女第一书记郝玉秀在复杂局面中开展扶贫工作的故事。胡家滩村矿场资源丰富,当地村民一心只想毁田挖矿发家致富,郝玉秀对村民进行耐心劝导,并发现了几百年前村民就赖以生活的海红果。玉秀想方设法为种植海红果提供条件,最终在玉秀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帮助下,胡家滩村民走向了富裕之路。纪录片《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中第五集《山路弯弯》,讲述山西阳泉的一位政府干部谈永刚被派驻到一个以五十岁以上留守老人为主的山村工作的故事。当地老人大多体力不足,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几年未回家一次,老人们思念子女却也无可奈何。谈永刚在了解情况后,投身于本村的梨树种植工作,发展梨产业,希望能够让年轻人回乡创业,在解决收入问题的同时,还能实现老人们盼念子女的愿望。在这些影片之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民族情怀与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这一主题意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精准扶贫影视作为我国脱贫攻坚时期的产物,瞩意高远,勇担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是一批真正反映时代壮举,引领时代风气的文艺作品,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情系之,以情感之,完成了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使命。

山西精准扶贫影视通过兼具时代主题与艺术深度的创作手法,展现出山西各地在扶贫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不仅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还发挥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作用,弘扬新时代主旋律和传播核心价值观,向观众诠释了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

三、结语

影视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观察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勾画出社会时代变迁的印记。精准扶贫影视虽出现较晚,但却成为脱贫攻坚时期,人类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这场征途的记录。山西省作为国家扶贫开发的主要战场之一,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其中,尤其是影视业创作了许多符合时代主流价值观,讴歌了脱贫攻坚伟大壮举的作品。山西各地并未因其地理空间的局限性和社会发展的滞后性而摒弃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反而积极结合当地特色文化,用影视化的表达方式生动地诠释了脱贫攻坚战略的意义,充分发挥正能量的引领作用。深入剖析山西精准扶贫影视作品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并以正确积极的导向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读,能够更好地引领贫困地区的群众,坚定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激发持久作战的斗志和潜力,助力“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

猜你喜欢

影视山西精准
我在山西等你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山西叹五更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