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

2022-02-17

传媒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出版业出版物

王 思

一、出版融合发展的背景

出版融合通常是指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深度整合。从概念上讲,传统出版通常是指以传统印刷技术为基础的纸张出版,包括纸质图书、期刊以及报纸等实体介质的出版。新兴出版通常指的是数字出版。所谓数字出版,即指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出版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处理,并通过信息网络展示和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出版融合是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技术、渠道、平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出版业的实际情况,就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提出指导意见,从而使融合出版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力地推动了融合出版的快速发展。

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各出版单位根据自身特色积极探索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经过几年的不断尝试与不懈努力,部分出版单位在出版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较大突破,对转型升级也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以及更为全局化的部署和规划。

二、出版融合发展现状

据统计,2018—2019年全国报刊亭数量减少一半,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年末总库存从2006年的36.47亿册增加到2018年的69.06亿册。《201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中指出,2019年全国共出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450.70亿册(份、盒、张),较2018年降低3.13%。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发行量为2.9亿张,较2018年增长13.1%,而传统介质出版物中仅图书出版数量有所增长,其他的出版数量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2020—2021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指出,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超过万亿元,达到11781.67亿元,比2019年增加19.23%,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中指出,2020年我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达351.6亿,增长率达21.8%;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4.94亿,增长率达5.56%,人均电子书阅读量9.1本,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与此同时,2020年我国人均纸质书阅读量6.2本,相比2019年减少2.6本。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我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但同时也导致传统纸质出版物的阅读率的增长放缓。

由上述数据信息可知,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数字阅读的兴起、兴盛,传统纸质出版物的发展日渐式微,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虽说传统出版受到数字出版的冲击较大,但并不代表以图书、报纸、期刊等为代表的纸质载体出版物会完全消亡。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出版都不会被数字出版所取代。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趋势。

2020年初,我国突然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出版单位迅速响应,抓紧推出了一批线上与线下融为一体、图文与音频兼具的权威疫情防控基本知识普及读物,以推动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普及;免费为师生开放了一批满足新学期教学需要的在线课程资源和数字教材,以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免费提供了一批优质的数字出版物,以丰富居家防疫期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适应读者的线上阅读习惯,并对线上阅读体验进行优化,以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后疫情时代读者对多元化出版内容的需求,这已经成为各出版单位的共识。这次“抗疫”主题出版表现出以下特点:

(1)数字内容生产链完整,使得出版的时效性提升。疫情期间,纸质图书的编辑、印刷、运输和发行等环节严重脱节,传统的接触式传播渠道受阻,人们的阅读方式趋于“线上化”,从而催生数字阅读爆发式增长。不少出版单位通过自建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实现了数字出版物的策划、编辑、制作、上线及销售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闭环,在应对疫情这种突发情况时更加灵活,使得出版的时效性得到很大提升。

(2)跨界互动融合,使得出版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在以“抗疫”为主题的出版内容生产过程中,不少出版单位与喜马拉雅、懒人听书、蜻蜓FM等互联网平台跨界合作。推出了包含疫情防护知识、心理健康辅导等内容的融媒体产品,通过电子书、有声书等多种形式普及抗疫知识。出版单位与互联网平台跨界互动融合的模式,使得出版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多元化诉求,为其提供多种阅读体验方式,使“阅读”向“悦读”延伸扩展。

新冠肺炎疫情倒逼着出版业加大转型融合发展步伐,融合发展路径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不少出版单位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融媒体图书,以及基于VR/AR技术等新形态的出版物。例如,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发行的基于AR技术的“互联网+”创新型教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这种基于AR技术的创新型图书既丰富了内容呈现方式,又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还有部分出版单位以知识服务为突破口,建立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学习资源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等,在知识服务模式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三、出版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下我国出版业融合发展成就显著的背后,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复合型编辑人才匮乏

传统出版模式下培养出的编辑在整体上缺乏互联网思维,无法有效地将数字信息技术和出版业务融合起来,导致他们无法适应当下出版融合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出版体系通常很难培养出兼具文化与科技素养的复合型编辑人才,人才匮乏是当下出版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传统出版单位的组织架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当下出版融合发展的浪潮中,大多数传统出版单位的组织架构无法与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态势相匹配,导致其在融合发展的转型道路上遇到瓶颈。进一步优化传统出版单位的组织架构,是加快推进其融合发展的关键。

(三)大部分出版单位尚未形成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一系列颠覆性的变化,但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还远不够成熟。目前,传统出版单位对于常规纸质出版物的依存程度依旧比较高,其技术研发深度还不足,进而影响了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进程。

四、出版融合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一)内容、技术、渠道融合发展

近年来,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学者开始研究出版融合发展的核心建设问题。此前,学界和业界常为“内容为王”“技术为王”还是“渠道为王”争论不休。实际上,在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出版产品的成功与否早已不再是单一维度可以主导的。出版单位应结合自身特色,立足于传统出版,发挥其在出版物内容上的优势,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切实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技术、渠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1.内容融合发展

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出版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作为以内容为核心的行业,对内容的深度开发与持续探索仍然是出版业的重中之重。从出版物的内容上来看,不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新兴出版,内容始终是出版单位最为核心的资源。无论出版怎样发展和演变,“变”的始终是出版物的载体,“不变”的是其中的内容。内容是出版物的核心,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让出版物的内容以更为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传播出去,但出版单位的工作重心始终在于为广大读者持续提供优质的内容。在融合出版的维度里,内容建设必须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内容生产与技术手段、营销渠道相匹配。

2.技术融合发展

出版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新时代我国出版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5G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各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的信息技术将给出版物的生产与传播带来难以预料的变化以及无限的可能,融合转型是当前出版单位寻求未来发展蓝海的重要路径。信息技术与出版的结合是载体与内容的又一次深度融合,改变的不仅是文本的载体,还有内容的呈现方式。出版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字或图片形式,而是为广大读者提供集音频、视频、线上知识服务等多种内容表现形式于一体的资源与服务。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出版单位应积极运用这些新的信息技术,加强出版内容以及读者数据库的建设,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推动出版融合发展。

3.渠道融合发展

对于出版单位来说,渠道融合的意义是进一步提高基于优质内容的服务效率。各出版单位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渠道融合发展的道路,其核心在于多元化内容产品的产业链管理,构建线上与线下一体的内容传播体系,从而进一步降低出版物的生产成本,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构建全新的融合型渠道。

(二)注重培养复合型出版人才

出版融合发展,最为关键的是编辑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和传统编辑角色的转变。信息化时代,出版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出版人员具有丰富的图书出版经验,还要求其掌握计算机技术、数字出版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目前,部分出版单位虽然建立了数字出版流程,但是整体上并未形成专业化的融合出版体系,从而导致编辑在工作中存在融合出版理念与信息技术落后等问题。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急需一批既熟悉出版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出版人才。而复合型出版人才仅仅依靠传统出版模式是无法培养出来的,出版单位应积极与高校、信息技术企业联合开展出版融合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大新兴出版内容生产与信息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探索出版融合发展模式下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四、结语

新时代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既是出版业响应国家号召、推动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出版业未来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出版业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出版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快融合发展的步伐,切实为广大读者提供内容更加丰富、质量更高的出版产品和服务。出版单位只有充分理解并坚持以内容为本、技术为用,彻底深入地理解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技术、渠道、平台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实现出版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才能真正实现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出版业出版物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2017年出版物
中国最美的书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