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近三十年中的新闻价值观变化探析
2022-02-17周光磊
周光磊
(新疆广播电视台 乌鲁木齐 830044)
中国新闻奖作为我国新闻界的重要荣誉,其获奖作品背后往往承载着我国的新闻价值观取向,而以中国新闻奖近三十年以来的获奖作品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则能够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为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反映了哪些新闻价值观取向?二为在这近三十年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反映了中国新闻价值观变化的何种趋势?以近三十年中国新闻奖作为研究样本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深化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深度,探析中国新闻奖未来可能呈现的趋势。
一、中国新闻奖内涵及评审标准、价值取向概述
中国新闻奖正式成立于1991年,到今年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关于中国新闻奖的评审标准,一方面,要重视作品所体现出的党性原则,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新闻本身的宣传性,除此以外,新闻价值也是衡量作品的重要标准。尽管近三十年来《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一直都在作着些许的调整,但是整体上变化并不是特别大,且在标准上一直保持其价值取向。
纵观近三十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不难发现,每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都是以政治和宣传价值作为其核心价值取向,总体上而言是国家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要体现,能够很好地凸显新闻在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方面的使命与任务,这一价值取向一直贯穿在近三十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中。[1]
作为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荣誉奖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都要符合题材重大、题材鲜明与题材典型的新闻要素,因此题材的重要性是评判获奖作品新闻价值的重要评判标准,这也是新闻作品本身应该具备的属性。
二、中国新闻奖近三十年中的新闻价值观变化探析
(一)1991年至2001年:由政治、宣传为主导向受众意识和社会价值转变
自1991年中国新闻奖成立至1995年这几年,中国新闻奖评选的整体价值取向以政治和宣传价值作为引领,整体上更加侧重其在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方面的宣传作用,在获奖作品中,时事政治、经济建设以及典型报道这三类题材获奖占比高达70%-90%,因为在这三类题材中,新闻作品的政治意义和宣传价值往往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2]在时事政治方面,多为对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宣传与报道,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比如1991年的《欧共体决定立即恢复同中国的关系》;在经济建设方面则集中于对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成果的宣传以及对重要经济政策的解读,比如1992年的《醒来,铜陵——谨以此文参加“理思路,抓落实,奔小康”大讨论》;在典型报道方面,主要集中于对先进人物事迹的报道,体现为对英雄主义等色彩的宣传与崇拜,比如1995年的《孤岛守塔人》。总体上,这五年的获奖新闻作品都更加强调作品的政治宣传意义,“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对于新闻本身的价值体现不明显。
而在这十年中的后半段,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开始由以政治宣传为主,逐渐转向对受众意识和新闻社会价值的关注,属于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尽管获奖作品题材仍然以时事政治、经济建设和典型报道为主,但是在内容上却慢慢有了转变,时事政治和经济建设类题材新闻作品更加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实际,比如《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140 万双袜子的命运》等获奖作品便是围绕老百姓的生活实际进行的报道。在典型报道方面,新闻作品关注对象也由传统的英雄主义色彩浓厚的人物转向对普通群众的关注,比如1999年获奖的《劳动市场有个戚大姐》。此外,在这一阶段,科教文卫、突发性事件、社会生活类以及生态环境等类型题材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体现出其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新闻本身的价值得到体现。
(二)2002年至2010年:关注新闻的时效性等要素,重视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相比较于第一个阶段,2002年至2010年的这个阶段,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各类题材比例分布都更加均衡,尤其是突发事件、科教文卫、社会生活类新闻作品数量所占比例得到了明显上升。除此以外,这一阶段的获奖作品中,新闻的时效性等要素也得到了明显重视,新闻报道本身的价值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凸显。[3]首先,在时事政治和经济建设类题材中,说教式解读类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少,时效性强的新闻作品越来越多,比如《2004 黄河调水调沙直播》《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等作品不仅强调了时效性,还具有很强的现场感染力,凸显了其新闻价值。其次,在突发事件中《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等新闻作品在最大程度上凸显了新闻的时效性价值。最后,在科教文卫、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新闻作品不仅重视新闻主题本身的重大性,也尤其强调其时效性。总之,在这一阶段,新闻作品的时效性受到了很大重视,强化了其在新闻价值取向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这一阶段新闻作品价值得以凸显的重要因素就是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有了更加明显的体现。集中体现普通人群、底层弱势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等成为了获奖新闻作品所要表达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昆山31 万农民刷卡看病》新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人文关怀价值取向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此外,尽管在获奖的新闻作品中生态环境类题材仍然数量不多,但是现有的获奖作品仍然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出发,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比如《穿越“三北”风沙源》等。
(三)2011年至2020年:加强国际传播的同时更注重本土化
自2010年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开始,就增设了“国际传播奖项”,而自2011年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则正式增加了“国际传播奖”这一评比奖项,主要针对我国对外新闻报道中对国际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新闻作品,题材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这些获奖的作品在国际上很好地展示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国形象。[4]而经过对这一阶段获奖的中国新闻奖作品进行整理发现,其中关于国际传播的报道数量逐年增加,近几年来更是以飞快的速度每年上涨,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中国新闻奖开始重视通过国际传播来展现中国形象,重视在国际舆论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但是与之相比,这一阶段获奖的新闻作品总体上还是集中于本土化报道,比例高达90%以上。
而在本土化报道中,民生报道则是中国新闻奖长期关注的重点,在总体占比中高达近20%的比例。首先,是坚持新闻本身的时效性与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为广大受众呈现新闻事件及现象真实境况,凸显新闻时效性价值;其次是聚焦重点事件,凸显新闻的“重大题材”要素,以社会中重点事件的报道反馈老百姓的真实需求,实现为老百姓发声的目的,最后则是上升到更高的宏观角度,通过对现象本身的报道来探究其背后的本质,发现重大社会问题,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比如2016年的《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近十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本身的更新与升级,互联网平台上各种话语充斥,鱼龙混杂,社会舆论呈现多向化发展趋势,“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很重要的一个价值就在于其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以及其在整个社会上的影响力。[5]此外,随着国家领导人对于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重视,展现生态环境的报道依然占据一部分比例,体现出新闻作品的人文关怀理念,比如2016年的《内蒙古首例保护草原行政公益诉讼案——开启我区草原保护新篇章》。
结语
综上所述,近三十年来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取向,前十年重视政治宣传,中间十年重视以民生问题为主的人文关怀,近十年来则更加重视中国声音在国际上的传播。本文详细分析中国新闻奖近三十年来的价值观变化趋势,以期能够为媒体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价值观参考,明晰其未来工作重点,以此来促进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实现更加繁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