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某医院骨科门诊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检测与分析

2022-02-17郎爱强孙启增何伟徐增辉李好东贺云段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平均值骨科

郎爱强 孙启增 何伟 徐增辉 李好东 贺云 段洪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云南 昆明 65000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户外生活、工作时间减少,维生素D缺乏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也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器官的健康密切相关[1]。医学界普遍以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来评估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2]。因此,本研究对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骨科门诊的患者进行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采用化学发光法(免疫法)检查血清25(OH)D水平的2 50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25(OH)D值,根据患者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男性组患者632例(25.3%),女性组患者1 868例(74.7%);根据患者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8岁)、青年组(18~43岁)、中年组(44~64岁)、老年组(≥65岁)。其中未成年组92例(3.7%),青年组658例(26.3%),中年组1 032例(41.3%),老年组718例(28.7%)。排除标准:①慢性肾脏、肝脏疾病患者;②甲状腺功能异常者;③检查期间服用过维生素D患者;④服用其他影响维生素D检查的药物者。

1.2 方法

1.2.1检测方法:标本收集:所有患者空腹8 h后由专科医师抽取肘部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取血清,立即用检测25(OH)D的试剂盒进行检测。

1.2.2判定标准:以血清25(OH)D的值判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①缺乏:25(OH)D<20 ng/mL;②不足:20 ng/mL≤25(OH)D≤30 ng/mL;③充足:25(OH)D>30 ng/mL。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表示,不同性别组间25(OH)D的平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年龄组间25(OH)D的平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25(OH)D的分布等级采用秩和检验,直线回归年龄和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研究对象的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基本情况

所有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1528例(61.1%),维生素D不足830例(33.2%),仅有142例(5.7%)患者维生素D处于充足状态,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占比高达94.3%。而男性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322例(50.9%),不足265例(41.9%),充足45例(7.1%),维生素D平均值为(20.1±7.0) ng/mL;女性组维生素D缺乏1 206例(64.6%),不足565例(30.2%),充足97例(5.2%),维生素D平均值为(18.0±6.9) ng/mL。性别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男性。不同性别组血清维生素D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65,P<0.001)。

2.2 不同年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基本情况

所有患者中未成年组(<18岁)有92例(3.7%),平均年龄(11.7±4.1)岁,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88例(95.7%),维生素D平均值为(17.3±7.2) ng/mL;青年组(18~43岁)有658例(26.3%),平均年龄(33.0±6.6)岁,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627例(95.3%),维生素D平均值为(18.4±6.6) ng/mL;中年组(44~64岁)有1 032例(41.3%),平均年龄(54.2±5.8)岁,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971例(94.1%),维生素D平均值为(18.9±6.8) ng/mL;老年组(≥65岁)有718例(28.7%),平均年龄(73.8±6.6)岁,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672例(93.6%),维生素D平均值为(18.4±7.5) ng/mL。各年龄组之间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8,P=0.077)。不同年龄组血清维生素D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58,P=0.235)。

另外,直线回归年龄和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年龄与维生素D水平之间无线性相关性(P=0.468)。见图1。

图1 年龄与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散点图)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vitamin D (scatter diagram)

3 讨论

维生素D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物质,可升高血钙与血磷,有利于骨质矿化和骨形成,维生素D与骨代谢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当血清维生素D不足时,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降低,血清钙水平低下会引起继发性PTH分泌增加,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可以使破骨细胞活跃,加速骨丢失,引起骨质疏松[3]。维生素D又称胆汁钙化醇或阳光维生素,因其与佝偻病显著相关,也被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但其实质是一种激素[4]。有研究显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低下与软骨磨损丢失、滑膜炎、疼痛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维生素D水平低下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发生神经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骨科门诊患者中,主诉为疼痛患者较多,维生素D不足与骨骼肌肉疼痛明显相关,且补充维生素D后大部分疼痛可以得到明显缓解[5-7]。机体缺乏维生素D时患者也可表现为肌无力、抽搐、腰背部疼痛等症状[8],在我科门诊就诊的此类患者,给予补充维生素D3滴剂,上述症状的确可以得到缓解。人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途径有外源性吸收和内源性合成两种,外源性吸收是指人类通过摄取含有维生素D2或D3的饮食(鱼肉、蛋黄、奶油类、动物内脏等)来补充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内源性合成是指在紫外线或阳光照射下,人体表皮组织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光化学反应后转化成维生素D3,而环境因素(日照时间及强度、地理纬度、气候、季节等)和自身因素(年龄、性别、肤色等)都会影响人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9]。

通过本研究分析发现,所有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占比高达94.3%,而维生素D充足患者仅占5.7%。未成年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占95.7%,维生素D平均值为(17.3±7.2) ng/mL;青年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占比为95.3%,维生素D平均值为(18.4±6.6) ng/mL;中年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占94.1%,维生素D平均值为(18.9±6.8) ng/mL;老年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占93.6%,维生素D平均值为(18.4±7.5) ng/mL。男性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占92.9%,维生素D平均值为(20.1±7.0) ng/mL;女性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占94.8%,维生素D平均值为(18.0±6.9) ng/mL,性别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之间有显著关系,女性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男性(P<0.001),直线回归年龄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年龄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之间无线性相关性(P=0.468)。该研究中女性组患者1 868例(74.7%),男性组患者632例(25.3%),女性患者人数明显高于男性,其可能原因有:①女性患者自我健康意识较男性强;②女性对疼痛较男性敏感。而女性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男性的可能原因有:①女性患者对美白的追求,各种护肤措施的应用使得女性患者日光照射时间以及有效皮肤照射面积较男性短;②其他因素(饮食差异、激素水平等)。

综上,骨科门诊患者普遍存在体内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现象,这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价值观对美白的追求,防晒霜、遮阳伞的应用以及日常户外运动时间缩短使得内源性维生素D的产生减少,因此,通过外源性途径补充维生素D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正确宣传指导人们合理、科学的补充维生素D,外源性途径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多参加户外运动,增加日光照射产生的内源性维生素D,预防因维生素D缺乏带来的一系列疾病。本研究因研究条件限制,研究样本量少,且只研究昆明市一所医院骨科门诊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但其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骨科门诊患者应普遍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以便指导患者合理、科学的补充维生素D,来满足机体需要。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平均值骨科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观察
巧用1mol物质作标准 快速确定混合物组成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