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联合云平台技术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2022-02-16夏丽苹李雨凤翟晓燕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性休克医护人员病情

夏丽苹,李雨凤,翟晓燕

(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泰州225300)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因遭受剧烈暴力打击致重要器官损伤、大出血,引发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创伤后剧烈疼痛和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综合征,相比单纯失血性休克,前者病因、病理更加复杂。患者症状表现通常与损伤程度、出血量、损伤部位存在紧密联系。休克代偿期患者以精神紧张、皮肤苍白、尿量减少等为主要表现,此时患者若得到妥善处理,创伤性休克症状即可得到有效纠正,反之若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救治,待病情发展进入休克失代偿期,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神情淡漠、血压降低、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甚至发生意识模糊、昏迷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故及时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尽可能在患者休克代偿期介入治疗,对提高抢救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传统院前急救护理缺乏计划性与主动性,时间安排缺乏合理性,临床实践中护理效率往往达不到预期,甚至延误抢救最佳时机而影响患者预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联网和云平台技术作为现阶段医疗服务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在慢性疾病延续性护理、血液透析监测护理、远程健康教育等护理模式中均取得满意效果[2]。为提高院前急救护理的效率与质量,本研究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物联网联合云平台技术,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9~68(50.26±3.17)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3~8(5.24±1.15)分;创伤类型:脏器损伤20例,多发性骨折13例,脏器合并骨折损伤7例。选取2019年7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47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6~70(49.95±3.12)岁;GCS评分3~8(5.20±1.13)分;创伤类型:脏器损伤24例,多发性骨折15例,脏器合并骨折损伤8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创伤外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创伤性休克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存在皮肤苍白、冷汗、神志淡漠、呼吸急促及脉动搏微弱等表现;③患者收缩压<100 mm Hg(1 mm Hg=0.133 kPa),脉压<30 mm Hg,中心静脉压<6 cm H2O(1 cm H2O=0.098 kPa);④患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⑤患者尿量≥5 ml/h;⑥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感染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者;④合并精神疾病或存在精神疾病既往史者;⑤合并认知、语言、听力等功能障碍,无法独立或在他人帮助下完成量表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医护人员接到120指令后,立刻组织人员执行急救任务,到达现场后及时评估患者伤势,并将患者平稳转移至救护车。根据医嘱为患者包扎伤口,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必要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加强心电监护,实时记录患者院前急救期间生命体征变化,救护车到院后及时将患者妥善交院内医护人员,并行进一步检查与救治。

1.2.2 观察组 实施基于物联网联合云平台技术的院前急救护理。

1.2.2.1 搭建急救平台 组建信息化急救小组,包括急诊科护士长1名,医院网络信息中心工作人员1名,急诊科护士3名,急诊科主治医师1名。小组成立后,网络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根据护士长提供的创伤性休克急诊流程和主治医师提供的创伤性休克相关知识,基于云平台技术搭建信息化急救平台,由小组成员对平台运行效果进行测试,找出平台漏洞与不足,并对其及时进行调整改进。医护人员通过手机、IPAD、PC等终端均可进入平台,从中获取相关信息,以便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1.2.2.2 院前信息采集 医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为患者佩戴临床信息腕带,经手机进入信息化平台后,通过扫描患者医保卡或身份证将其基础信息录入平台,另录入患者临床信息腕带编号。患者转移至救护车后,建立平台与救护车内医疗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化平台实时获取医疗设备测得的患者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同时其急诊预检分诊功能会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和医护人员现场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

1.2.2.3 院前病情评估 救护车转运患者途中,医护人员应用休克指数和GCS指数评估患者休克程度和昏迷程度,结合患者致伤原因确定创伤性休克具体类型。将评估结果录入平台后,急救物联网技术会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病情作出初步诊断,根据创伤性休克标准化抢救流程给出抢救建议,并提供流程智能提醒。此时若患者病情较重,上级医院会立即召集相关专家开展远程会诊,对医护人员进行线上疗护指导。信息化平台全程记录救护车内医护人员急救操作,每2 s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进行1次更新。

1.2.2.4 院内急救准备 院内专设1名急诊科护士,通过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将患者病情信息告知其他医护人员,以便做好抢救准备。信息化平台对救护车内医护人员平台登录终端进行实时定位,患者即将抵达医院,院内医护人员可立即接到接诊通知。若患者病情危重,本院无法实现抢救,院内护理人员即可将信息上传至信息化平台,此时物联网会通过信息化平台向其他医院发出抢救请求,并迅速获取具备抢救能力的医院位置。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抢救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①抢救效率:包括术前准备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抢救介入时间。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创伤性休克抢救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包括急性肾损伤(AKI)、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③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该量表包括护理服务经历(26个条目)、护理服务满意度(19个条目)2个领域,每个领域设置5个选项,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依次赋予1~5分,根据公式计算获得领域评分,单领域总分2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73。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效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效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NSN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NSN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病程进展快,尽早介入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改善预后,故在患者发病后积极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对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3]。传统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救护车内医护人员通常以电话联系的方式向院内医护人员传达患者病情变化,但由于情况危急,电话交流时常出现口头描述不清等问题,导致院内医护人员无法正确掌握患者实际病情,从而影响抢救效率,甚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4]。

本研究基于物联网和云平台技术构建信息化院前急救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实时收集与传输,结合院前预检分诊,院内医护人员可及时准确获取患者病情变化,以便做好快速充分的抢救准备。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将患者病情相关信息同时发送给附近多家医院,得到医院反馈后,平台会选择具备抢救能力、距离患者最近的医院,并及时获取患者位置,从而为患者院内抢救争取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效率[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抢救介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朱爱华等[6]在胸痛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现代急救云平台,研究结果表明,接受基于现代急救云平台急救护理的患者,其明确诊断所需时间、预警准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效率显著提升,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创伤性休克患者代偿期症状较轻,不会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进入休克失代偿期,会引起机体血管内变化,导致患者发生DIC,形成微血栓,进一步加重患者微循环障碍,引发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构建信息化平台,具备上级医院远程会诊功能,当患者病情过重时,远程会诊可为救护车内医护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患者在发病后获得更专业的抢救与护理,避免患者因抢救延误进入休克失代偿期,降低DIC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接下来的院内抢救打下坚实基础。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抢救期间AKI、DIC、ARDS、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胡园芳等[7]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结果显示,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传统院前急救护理患者,提示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能有效降低急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基于物联网和云平台技术的院前急救护理能提高医护人员间的沟通效率,避免因沟通不佳引起的医疗不良事件,有效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服务经历、护理服务满意度等NSNS量表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杨敏婕等[8]为提升急诊服务质量,设计患者流信息实施监测平台,解决了急诊过程中存在的就诊秩序和拥堵问题,且患者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提示信息化平台在改善急诊抢救效率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和云平台技术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率,减少抢救期间并发症,在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性休克医护人员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血清NGAL联合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观察建立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绿色护理通道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