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2022-02-14唐安迪
唐安迪
(江苏省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 江苏扬州 225000)
在合唱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技巧,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并完善自己合唱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配合小组成员完成合唱任务。但是合唱教学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教学挑战,因为在音乐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合作练习时,学生之间配合不好,合唱部分分工不明确,导致合唱教学难以顺利推行,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合唱的技巧,相互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默契。为此,音乐教师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并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出色地完成合唱任务,进而提高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1]。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僵化
现如今,大多数音乐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曲目,让学生聆听其他人进行合唱时的发音,并与自己发音进行对比,发现不足并进行改善。
2.过分重视传授知识,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阶段,大多数教师只是将音乐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实践创新的重要性,并未很好地将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使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存有一定的缺陷。同时部分教师过分重视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课堂氛围不积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无法完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水平不增反降,学生学习天性受到压制,对于合唱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较少[2]。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对音律的讲解和音乐整体的效果与表达,疏忽了向学生传授合唱音乐过程中的技巧与方法,没有起到升华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刻不容缓。小学音乐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合唱教学给予更多的重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在音符的海洋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2.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教师通过在课上进行合唱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整体与细节之处。学生可以在音乐课堂进行适当放松,从繁重的作业与沉重压抑的课堂氛围中解放出来,体验音乐带来的舒适与惬意,有利于学生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今后更高层次的音乐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让学生在今后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如鱼得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对不同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的探究过程中也会得以有效地提升[3]。
3.有利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学生在学习音乐合唱的过程中,教师应指点和规范学生的气息吐纳,帮助学生提升小组合唱能力和旋律感知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同时教师应营造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体验到音乐的乐趣所在,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热情[4]。
三、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教师指导学生合唱技巧
音乐教师在合唱教学时要积极指导学生的合唱技巧,帮助学生指出不足,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完善合唱方法,在合唱时更好地配合同学合唱,从而顺利地完成合唱任务。教师在指导学生合唱技巧时,可以利用利用多媒体设备陈列出合唱技巧,在学生合唱练习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将这些合唱技巧运用到了合唱中,学生运用合唱技巧是否合理,合唱的音调是否整齐,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教师要融入学生合唱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合唱方式,并提出良好的建议,从而更好地完成合唱任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唱技巧。
例如,小学生在刚刚接触到合唱时,小学音乐教师要传授学生音乐合唱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于课堂合唱有初步的认知。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合唱技巧之前,可以自己先进行展示,让学生观察自己发音部位与发音时的口型。教师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开展授课合唱技巧的前提。并通过对学生的高标准、严要求进行严格训练,及时地调整学生的合唱姿势。学生要保持身体挺直放松,在合唱过程中,学生要呈现出饱满积极的精神状态。在训练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手势、语言、动作等反复提醒学生注重细节。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学生逐渐就会形成正确的合唱姿势,掌握合唱技巧,并将学会的歌唱技巧应用到今后的合唱当中,增强与其他学生的合作意识。音乐教师要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重视合唱的重要性,对学生讲授合唱的技巧和知识,并且要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积极地开展合唱活动。学生在合唱练习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的合唱技巧,指出不足,使学生及时纠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合唱知识。
2.开展合唱活动
合唱活动的开展要与教学内容相关,并且教师要制定相关的合唱规则,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合唱活动中应用合唱知识,练习自己所学的合唱技巧。教师开展合唱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学会与同学配合,在合唱时分工明确,共同配合唱好一首歌曲,能够使学生的合唱技巧得以巩固,还可以使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的乐趣,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音乐[5]。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讲授“百灵鸟的歌”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开展合唱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课堂过程中。教师开展合唱活动,可以激起学生的胜负欲,学生为了取得活动的胜利,得到教师的表扬,积极地投身于合唱教学课堂中学习教师教授的合唱技巧,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展现自己。
3.设置学习情境
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合理设置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同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学生在学习合唱之前,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平铺直叙地将教学情境呈现给学生,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提示,践行学习情境设置的目的和宗旨。教师在指导练习学生对于合唱《歌声与微笑》时,可通过播放微课为学生设置歌声与微笑之间的联系,阐述歌声能够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对于歌声有更加深切的感悟。
4.进行翻转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也将翻转课堂的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自助探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学习加以引导,适度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有利于教师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生积极性[6]。
例如,在对学生合唱《蜗牛与黄鹂鸟》进行指导时,教师可以将图片导入课堂教学中,将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进行播放,让学生体会歌曲合唱时达到的整体效果。其次,教师通过单人歌唱让学生深入体会单人对歌曲歌唱的表达效果与多人合唱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对多人合唱所产生的效果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翻转课堂进行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互动,小学生能够将自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点和难点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教师在掌握学生情况的同时,能对教学内容有所改进与侧重。翻转课堂对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教师提高执教水平,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5.开展小组讨论协作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精心设置小组讨论的话题,话题好坏与否与课堂氛围息息相关,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对于学生发展至关重要,能否顺利展开小组讨论,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极大考验。在小组讨论过程当中,学生要积极参加,一起合作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7]。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根据本班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和学科教学的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并按照学生人数进行小组划分。
例如,学生在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首歌曲的作曲者是谁,以及他的生平经历,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好的问题设置与提出对于小组讨论来说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增强学生小组协作能力,扩展语言表达方式。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之前要对工作进行合理分配,不能让小组讨论冷场,这样无法达到教师设置小组讨论的目的。学生不能只顾自己思考,使思考与讨论脱节。比如,学生都在热火朝天地展开激烈讨论,部分学生只是在座位上发呆,看似是参与课堂活动,但并没有积极参与进小组讨论当中,不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最终所获得的学习效果也没有显著地变化。教师要对这一情况引起关注,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6.增加师生互动环节
一节好的音乐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互动环节,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生转变,甚至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结果。教师可以与学生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学生不再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有效地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有利于形成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互动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便于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8]。
例如,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开形式多样、内容不一的提问。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话题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进师生情感,提高学生对于合唱的学习兴趣。
7.进行家校合作,发挥教育合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来自学校教育与家庭熏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家校合作可以为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和质量的优化产生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可采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措施,通过QQ、微信和钉钉等沟通平台,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能够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有所了解,使学生家长深度参与到小学音乐课堂的课内外活动当中,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征得校方同意之后,邀请在工作闲暇之余的学生家长进入校园,与学生一起完成《明天会更好》与《小小少年》这两首歌曲的合唱。学生与家长在合唱过程中可以共同体验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提高对音乐魅力的感知能力,并且他们都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有效提升对音乐歌曲的欣赏能力。同时,在合唱的过程中也能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增强亲子感情。教师通过邀请家长参与到小学音乐课堂的手段,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达到新课程标准下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提出的目标要求,应对新课程标准背景之下对于小学音乐教师发展做出的挑战,也能够在合唱教学各项策略实施的过程当中,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过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开设音乐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音乐之美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与发音技能,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对学生传授音乐知识时,要重视开展相关的音乐活动,教授学生合唱的技巧,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到合唱过程中,使学生增强合作的意识,同时也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学习。小学音乐教师要从多种途径入手,想方设法增强班内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并通过加强教学指导和开展教学评价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漏洞所在,进而做到及时查漏补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