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书写与实施

2022-02-14曹勇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纲要农民历史

曹勇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重农政策已经绵延几千年,但是在中学历史课程中,更习惯于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宏观视角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农业农村问题只是散落在朝代兴替传承的边角,甚少作为历史叙事的主角。如今这一叙事方式已经与时代的发展不相匹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聚焦“三农”问题,关键词从“促进农民增收”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由点及面,不断深化,不断扩展。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借助统编教材稳步推进的“东风”,适时开展乡村振兴教育就成为中学历史课堂应有之义。

一、乡村振兴在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不断协调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以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为抓手,进而全面促进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战略。[1]自商周时期始,我国历史就不乏对乡村振兴的记载,只是这些记载并未使用“乡村振兴”这一专用词语,而是从土地制度、耕作技术、水利兴修、劳役赋税和社会生活等维度呈现。每一维度的变化和进步都给乡村建设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以及社会行为和思想认知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促进了不同时期朝代的更替和社会的转型。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古代、近代历史上的乡村建设活动既有着传承的一面,也有相当大的区别,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乡村振兴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以史为鉴,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下的乡村振兴战略。[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为主线,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3]在这一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引,检索乡村振兴的历史脉络,不仅突出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更蕴涵着对人类个体命运的关注和尊重。学会站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乡村振兴问题,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农村基层治理的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视角,来了解人类生存的境况和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爱,对家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乡村振兴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内容书写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称《纲要》)以耕作、水利、农作物、农业政策等为关键词,按照通史体例,以文字叙述为主体,辅之以图片、表格等形式,系统呈现了乡村振兴的知识脉络。整体而言,教材中乡村振兴内容条线清晰、知识完备、类别齐全,是中国史部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单元,从耕作技术、水利事业和农业政策等角度叙述了相关内容: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技术的推广、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汉朝“与民休息”等政策。

第二单元,从税收政策等角度讲述了相关内容: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唐朝开始推行两税法,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照田亩缴纳地税等。

第三、四单元,从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和发展角度,介绍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明朝后期输入了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如玉米、甘薯等。

第七、八单元,介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乡村发展情况:“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制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等内容。

第九、十单元,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乡村振兴情况: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并逐步推广等内容。

由上可见,《纲要》基于时间主线,依托基层治理政策调整、耕作水利技术进步等,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系统展现了两千多年历史画卷中的乡村建设与发展史。

三、乡村振兴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实施路径

《纲要》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乡村振兴的内容,但是相对而言比较零散,且主要是附着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中进行阐述,因此需要依托教材,在宏大的通史叙事背景下,精选史料,关注细节,突显人文,彰显乡村振兴教育的价值理性。

(一)抓住乡村振兴主线,建构知识體系

通过上文对《纲要》乡村振兴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教材是按照相对孤立的知识“点”在讲述,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中根据历史发展的“线”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整理,以形成一个较长时间段的知识“面”,以帮助学生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

根据这一思路要求,在使用《纲要》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帮助学生构建乡村振兴知识体系:一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角度,如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等;二是耕作技术的进步角度,如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技术的推广等;三是水利事业的兴修和完善角度,如都江堰、郑国渠等;四是农作物品种的推广角度,如玉米、甘薯等。应当说,唯有掌握了乡村建设的基本线索,学生才能够构建乡村振兴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理解和体悟乡村振兴教育的重要价值。教师在乡村振兴的教学实践中,围绕教材提供的知识主线,透过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帮助和引导学生把握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时代特征,勾画出一幅以时间为主线,各维度互相关联与交叉,同时又各有侧重的乡村振兴知识思维导图。

(二)把握乡村振兴关键,凸显人文主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就是解决人的生产生活问题,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因此,导向乡村振兴内容的历史课堂教学,应当在基于宏观构建知识体系框架的前提下,精选乡村振兴史料,整合《纲要》中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国情,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凸显中学历史课堂的育人使命。

首先,把握“乡村”主线。一方面,乡村有着独特的人文价值:生活着我国最多的人口,是广大人民生产和生活的载体,凝聚着智慧、寄托着乡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地,其民俗风情、建筑风格、道德伦理等等都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因子,具有强烈的教化价值和传承价值,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另一方面,乡村有着独特的生态价值: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在土地、水资源、空气等方面为人类提供了舒适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器”与“蓄水池”,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4]把握“乡村”这条主线,尊重“乡村”的历史地位,方能凸显乡村振兴的人文主题。

其次,关注“农民”群体。一方面,要关注农民的生活需求:无论是西汉的休养生息,还是唐宋以来的耕作技术的进步、农作物品种的丰富与发展,均与农民的生活需要息息相关,不管统治者主观上是否愿意,都必须以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为己任,否则势必影响统治的根基。另一方面,要关注农民的社会需求:农民群众有着最多的数量群体,贡献着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但是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却不高。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农民的这一需求,从诞生那一刻起,就非常重视发动和团结广大农民群众,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效果也非常明显。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等各个时期,农民均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明确乡村振兴路径,培育学科素养

《纲要》以时间为主线,把乡村振兴内容融入朝代更替、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叙述之中,透过基本的历史史实、人物和现象,构成了乡村振兴的基本线索,进而呈现出乡村振兴的时代特征和演变趋势。这样的叙事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五大核心素养之间的逻辑关系,彰显历史教育的价值。

一是要基于生产力的发展,来研究乡村振兴的演进与深化。如在耕作技术方面,经考古发现,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牛耕技术,战国时期得到推广;到了汉代,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法已经传到了珠江流域;唐朝时还创制出了被沿用至今的曲辕犁。这些技术的发明与使用,有力地推进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是唯物史观的直观体现。

二是要基于辽阔的疆域,研究乡村振兴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乡村振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明朝后期,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在从事农业之余开始兼营农产品的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并使用雇佣劳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展,被学者们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三是要基于史料的实证作用和历史解释,研究乡村振兴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他们彼此之间是一个相互聯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紧密关联、彼此呼应[5]。如通过考古发掘及各种类型的史料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从河姆渡人的水稻和半坡人的粟、麻等原始农业,到两汉时期的稻、麦推广种植,再到宋元时期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了农村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古代社会文明的形成与提升,建立和完善了社会治理体系。

四是要基于情怀追求,研究乡村振兴的人文属性。乡村振兴实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历史上每一次乡村政策的调整、改革措施的推进,既可以说是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也可以看成是人性的思考和理性的修正。如在一个王朝的建立伊始,由于刚刚经历过战乱,统治者为了安抚百姓、休养生息,往往将土地分配给农户使用,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的恢复和巩固统治;而到了王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往往就会出现贫富差距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统治者为了缓和矛盾,不得不想方设法推行改革,挽救统治,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均属此例。

总之,《纲要》呈现了逻辑清晰、知识完备、重点鲜明的乡村振兴知识结构体系,提供了有效的乡村振兴教育范本,是开展乡村振兴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当用好统编教材,把握乡村振兴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历史纬度思考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必然性,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注释】

[1]马琦茜:《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4页。

[2]邢成举、罗重谱:《乡村振兴:历史源流、当下讨论与实施路径——基于相关文献的综述》,《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5期,第8—17页。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页。

[4]贺雪峰:《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下的乡村振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1—7页。

[5]张建伟、图登克珠:《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涵与路径研究》,《农业经济》2020年第7期,第22—24页。

猜你喜欢

纲要农民历史
耕牛和农民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近日出版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农民
新历史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刍议纲要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