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建党足迹 培育时代新人
2022-02-14赵晓东胡波
赵晓东 胡波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如何更好地在日常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通过党史的学习,达成“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呢?本文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例,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在长时段中明了历史大势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但中国近代史不仅是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屈不挠奋斗的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发起了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未放弃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对民族复兴的追求。他们的探索和追求,使得中国社会中积极向上的因素不断地累积、成长、壮大,“逐渐转化为社会的主流因素,影响着社会向好的方面发展”[2]。社会的新希望和新方向呼唤新的革命力量,青年知识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向历史前台的。当我们以长时段观察历史,就会发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对近代以来救国道路探索的接力和延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为阐明这一历史大势,我精选如下材料:
材料1: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李大钊《青春》
材料2: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20世纪的头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就是“上升”的起始时期。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转折。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
问题1:李大钊对青年提出了怎样的期望?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提出这一期望的原因。
李大钊倡导青年勇于牺牲,去缔造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是因为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黎明与黑暗之交,沉沦与上升之际。时代呼唤新的革命力量,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登上政治舞台正是对时代呼唤的响应。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置身于近代中国百年探索历程的长时段中去考察,能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在深化认识的同时提高认识,自然达成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更好落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的目标。
二、在革命探索中追寻胜利法宝
正如朱熹所言:“凡事见得通透了,自然欢说(悦)”。要想引领学生价值成长,就必须“通透”史实,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和愉悦感。史实的“通透”表现为阐明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厘清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用准确的史实、严密的逻辑构建起合理的历史解释,点化学生心头的疑惑和学习的疑难。如果学生在课堂中能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那我们的课堂就一定可以给学生带来启发和借鉴,为学生提升境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供帮助。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注重阐明学生学习的难点,认知的盲点,追求通透教学,进而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的目的。
(一)从五四运动中探寻救国新路
五四运动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意义不止表现为爱国、思想启蒙和社会革命,更表现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再次改变了自己理想的救国路径,走出纯行动救国和纯启蒙救国的误区,行向启蒙与行动结合的救国之道”[3]。这一转变“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眾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4],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形成了国人最终认同并长期践行的救国之道。在本课教学中,我们有必要阐明这一转变,深化学生认识,以增强学生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解和认同。为此,我选取如下材料:
材料3: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4: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毛泽东《民众大联合》
问题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的影响并指出与以往的救亡运动相比,其呈现哪些新特点?
依据材料可知,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他们因爱国而救亡,为救亡而唤醒大众。五四之前的救亡运动要么侧重行动救国,要么侧重思想启蒙。只有五四运动将思想启蒙与行动救国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救国道路的转型。这一转型不是对之前救国探索的否定,而是对这些探索的继承、延续和升华,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新道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精神指引和行动指南。这样的历史解释彰显了五四运动不凡的价值,搭建起五四运动与之前救亡探索之间的桥梁,打通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逻辑联系,增强了课堂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在理性抉择中寻找救国真理
五四运动后,各种新思想纷至沓来,出现了解放的浪潮。正如邓颖超所言:“五四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一解放,就像大水奔流。……那时是百家争鸣,各种思潮都有。”[5]在众多思潮中,先进的知识青年群体为何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呢?这是学生认知的盲区。为突破这一盲点,呈现如下材料:
材料5:戴季陶认为,工读互助团失败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工读互助团的许多成员)纷纷放弃点滴社会改造的主张,转而建立新的社团和组织,进行社会改造的探索。
——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材料6:改良的法子,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毛泽东
材料7:你们的资本家也教训了我,使我和我们这批人员受到教育,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
——邓小平
问题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群体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上述材料反映出,选择马克思主义,不是少数几个人的想法,也不是只靠外来因素造成的,而是许多先进分子基于历史的总结、救国的需要、现实的教训和理性的比较之后的共同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有针对性地突破这一认知盲区,增强了学生对选择马克思主义合理性的认识,进而增强了党史教育的实效。
(三)从革命高潮中发现动力源泉
中共的成立及其活动,唤醒了工农,凝聚了大众,形成了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加速了中国革命进程。但1927年发生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却给蓬勃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以沉重打击。面对这一挫折,中共是如何推动中国革命走出逆境,走向新胜利的呢?这是萦绕在学生心头的困惑。
材料8:(国民革命时期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重视枪杆,一个重视笔杆。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七卷)》
材料9:(唐生智说)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兵士的力量。我们北伐的时候,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铁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的杀却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问题4: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面对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困局,中共为何能走出逆境,走向新的胜利?
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出逆境,是因为他依靠工农大众,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便是推动中国革命的动力源泉。在释疑的过程中,情感教育自然达成。
三、在曲折历程中感悟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波澜壮阔,其中有许多可歌可泣、动人心扉、催人奋进的人和事。这些真实的故事值得我们虔诚和敬畏,传递给我们坚定的信念和奋进的力量。在党史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发掘这些历史细节,用真实的历史滋养学生,立德树人。
作为一个年青的政党,早期共产党人有知识、有信念、朝气蓬勃、勇于实干。但由于经验不足、力量单薄,他们在革命实践活动中屡屡碰壁。然而,面对这些挫折,他们屡仆屡起,不言放弃。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感化学生,润泽成长的资源。
材料10:(彭湃)穿洋服、戴礼帽,农民以为来收租讨账;着粗衣、戴斗笠,又被认为发了疯,吓得农民四下逃避。……彭湃把自己分得的田契亲自送给佃户,佃户不敢要。他就把佃户们召到家里,当众将田契全部烧毁,并宣布:“日后自耕自食,不必再交租谷。”……在海丰农会成立大会上,彭湃问:“农友们!天下怎么才会太平呢?”农友们回答:“我们的彭湃当皇帝,天下就太平了!”彭湃笑着说:“彭湃不能当皇帝,天下从此不能有皇帝,我们农友真正当家做主,天下才能太平!”
——《被毛泽东誉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
材料11:北大的学生来到工厂……青年团员贺其颖找正太铁路工人孙云鹏谈话。孙:你卖的是哪号药?贺:我们不是哄人的江湖医生,我是诚心诚意来同你谈工人革命问题。孙:卖瓜的都是夸自己的瓜甜,我们工人脑筋简单,实在闹不清楚。……于是大家决定不要用学生腔,要用工人语言给他们讲道理。更重要的是和工人打成一片,和工人称兄道弟。……工人运动的局面就这样打开了。
——整理自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问题5:作为一个年青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何能推动中国革命进步?
通过上述材料,不难看出,面对与工农之间的巨大隔阂,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活动屡屡受挫。但在挫折面前,他们穷且益坚,超越小我,追求大我,关切人民,不断调整革命策略,最终走向成功。他们身上蕴含着追求真理、忠诚信仰的奋斗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无私无畏、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的写照。通过这些鲜活的历史细节,共产党人革命探索的艰辛被刻畫出来,他们对真理的信仰,对理想的追求,对人民的真情,对民族的担当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和高亢的宣言,而是鲜活的行动和可以感知的细节。在与历史的对话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亦不是宏大高远、难以企及的目标,而变得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长时段回望,使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建党的曲折历程,增强了学生对中国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共产党的认同;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学生感悟到革命探索的艰辛和共产党人对真理的信仰,理想的追求,人民的真情和民族的担当。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只有深刻了解过去,才能全面把握现在,自觉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正确创造未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当然,培根铸魂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立德树人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践行。
【注释】
[1]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10月9日。
[2][5]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2、73页。
[4]陈廷湘:《五四运动与近代中国先进群体救国之道再转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第5页。
[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