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财融合视角下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探讨

2022-02-13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业务部门业财财务部门

高 靓

(颐海(上海)食品有限公司,上海 201900)

在“互联网+”背景下,加速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然,传统模式下的财务会计工作已经难以适应企业经营和决策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要加大力度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模式创新,推进企业业财融合,只有发挥业财融合的协同作用,才能保证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一、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是指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业务工作往往需要财务指标的指引,从整体角度出发分析企业所制定的业务流程是否满足企业后续发展需要。因此,业财融合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当前,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只有将财务工作融入业务工作之中,才能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为管理者的决策工作提供参考[1]。

业财融合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必经之路。第一,业财融合可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工作较为独立,缺乏沟通、交流机会,导致财务部门的职能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果所获取的财务信息难以体现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则很难提高管理者依据财务信息进行决策的效果。第二,业财融合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进行业财融合时,财务部门需要加入业务部门开展管理工作,并主动分析业务数据,为企业决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第三,业财融合可以为风险预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加强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合作,使财务部门对于业务部门经营水平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加精准的财务指标,并展现出财务指标的预警功能。此外,还能够帮助企业找出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时规避风险。

二、业财融合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在各行各业中的普遍应用,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如果仍然沿用传统方式进行核算,就难以应对新时期现代化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于业务工作进行汇总,可以使财务人员更加主动投入业务工作中,充分考虑业务活动的实际需要,动态监督和管控业务活动各阶段情况,及时获取相关数据资料,确保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使用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2]。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需要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可以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适宜的战略规划。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将企业所指定的目标进行分解,制定不同时期发展规划,确保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能够主动投入战略目标落实之中。并考虑到企业不同部门、工作内容等,制定出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财务预算指标,合理地进行资金管控。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这也是企业业财融合的关键任务。企业想要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增加经济收益,就必须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合理地进行统筹规划,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可以使企业资金得到更加充分的应用,发挥资金最大化作用,从而确保不同部门在工作时需要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提高企业凝聚力,增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收益,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3]。

三、当前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充分认识

全面预算管理是综合程度较高的预算管理体系,主要指投资预算、资本预算、生产预算以及费用预算。与财务预算不同,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财务部门不仅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还需要和业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进行合作。但是,当前大部分企业业务人员认为预算编制是财务部门的责任,与自身无关,因而常常不能配合预算编制等工作的开展,这就导致预算编制的可靠程度较低,无法为决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并且,企业管理层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缺乏认识,没有合理地进行规划。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不但要将构建预算管理机制作为重点,还需要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全面预算管理流于表面,导致为了预算而预算的恶性循环,这不仅会阻碍预算工作的开展,还会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不健全

当前,大部分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时,由于业务前端和末端所使用的信息系统存在差异,并没有打造健全的信息系统,导致信息分布并不集中,标准并不明确。除此之外,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数据信息搜集依然由人工进行输入和汇总。例如,在落实预算工作时,仍然需要由手工开展操作,预算管理系统并不具备信息化系统作为保障。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并不具备完善的预算管理系统,导致员工预算编制效果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各部门信息系统不一致,无法科学地进行预算分析,导致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无法协调,从某种角度来说,阻碍了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加大力度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任务。

(三)预算工作存在滞后性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全面预算管理能够科学、合理地分配资源,为后续经营、控制、决策等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存在前瞻性和预测性两个特征。但是,传统模式下的预算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传统模式下,预算编制通常是在年末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以业务工作为前提,制定下一年的预算编制,在结束预算编制时,各科目数据是比较稳定的。如果市场出现变化,就需要对生产经营工作进行调整,但是,传统模式下预算管理很难及时进行反映,导致预算和市场需要并不相符,无法为预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所开展的预算管理存在一定滞后性,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企业的发展[4]。

(四)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企业想要借助于全面预算管理推进业财融合,需要加强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联系,确保其可以对于彼此的工作形成一定认识,充分信任对方,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但是,从实际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当前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时,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沟通,尚未形成完善的沟通合作机制,导致信息无法被及时传输、数据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很可能会引发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预算管理效果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如果出现突发事件,业务部门的现实资金支出很可能会超出企业制定的预算目标,但是,由于没有在第一时间告知财务部门,企业财务部门对于业务工作情况缺乏认识,无法保证资金链的稳定性,从某种角度来说,提高了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概率。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尚未形成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没有为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人员责任不明确,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效果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五)内控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基于业财融合背景开展的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着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并不完善的情况,导致企业所处的全面预算管理很可能会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风险,难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企业开展的内部风险管控覆盖并不全面,仅关注财务风险管控,而忽视业务活动的进行,导致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缺乏联系,难以对于风险进行管控。例如,部分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对于市场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缺乏认识,导致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风险管控问题较多,无法适应预算管理的需要。第二,并未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组织,这导致企业进行的全面预算管理流于表面。例如,业务部门认为风险管控是管理部门的责任,而不是自身需要承担的工作,在日常工作时的投入较少,责任人并不明确,很可能会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

四、业财融合视角下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员工特别是相关人员的全面预算管理思维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增强员工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是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第一,要加大力度开展顶层设计,将业财融合观念落实到位。随着管理人员对于工作关注程度的提升,各部门人员越来越关注预算管理工作,为相关工作的协调开展提供了条件。第二,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将企业整体战略规划作为目标,将企业各项资源融入预算管理体系内,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和监督工作,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第三,企业还需要组织财务人员积极学习和参加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转变员工传统的思维方式,使其对于业务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确保财务人员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岗位工作,将预算管理落实到企业经营各个阶段。

(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业财融合的进一步推进,加大力度开展预算管理,构建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将业务和预算管理相联系。预算管理系统是由采购管理、投资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预算管理等信息系统构成的。借助于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能够严格遵循各项制度规范进行业务操作,动态、跟踪把控业务流程节点,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例如,预算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地进行计算,明确各部门、各项目的剩余金额。这不但能够提高预算审批精准程度,而且所设置的预算调整功能也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做好预算调剂处理工作。因此,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对于市场的应对能力,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建立预算反馈机制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将经营活动作为先导。并将企业整体战略作为依据,提高财务部门对于业务工作了解能力,打造完善的预算管理沟通、反馈机制。财务部门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预算工作进行优化,确保所开展的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为企业经营业务提供服务,并进行监督和管控。在开展预算工作时,业务部门也需要及时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及时上传相关资料,确保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是同步的。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还可以借助于系统数据,开展预算分析工作,了解到预算落实情况。同时,还需要合理地应用半年调整和特别调整机制,防止预算落实过于随意的情况出现。将预算管理和基于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进行对比,使其能够适应企业经营业务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反馈,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增强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5]。

(四)构建完善的内控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想要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内控风险管理体系。第一,要基于业财融合,科学、合理地构建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构建整体实力较强的风险管控队伍,并考虑到企业现实情况以及业财融合需要,融入全面预算管理思维和措施,精准识别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构建可靠的风险管控体系,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例如,借助于风险识别工作,能够及时找出工作人员在业财融合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为财务人员提供沟通、交流机会,确保其有足够能力开展内部风险管控工作。第二,要成立专业程度较高的内控风险管控队伍,明确各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能够建立合作,主动投入工作之中,提高风险管控水平。除此之外,想要将企业出现风险概率降到最低,需要运用分层管理模式,制定和预算管理相关的工作规划,并在这一部门设置专门的责任人,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大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力度,可以加快推进企业业财融合,帮助企业达成战略目标。因此,企业必须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予以充分关注,剖析全面预算管理的常见问题,并制定适宜的措施进行优化,从而打造出基于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业务部门业财财务部门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电力企业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业财融合”的发展
供电企业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重要性和策略分析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