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外贸转型升级的对策探讨

2022-02-13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24期
关键词:外贸贸易产品

吴 欣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1)

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在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必须积极改变企业外贸发展的政策,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塑造品牌成为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以此促进企业外贸的持续稳定发展。

企业外贸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国际环境和社会发展条件的不断改变,企业外贸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从企业外贸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企业外贸仍存在着很多的机会与挑战。要适应新常态,就必须改变企业外贸发展战略,实现结构的优化,积极地适应新常态,为企业外贸的高质量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企业外贸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状态势

(一)我国企业外贸进入新常态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的企业外贸自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长期的环境污染、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需要调整企业外贸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以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外贸增长速度减缓

从当前中国企业外贸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企业外贸高速发展的格局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被打破。特别是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国际局势趋紧的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呈现疲弱的态势;另外,线下展会停办、延期举办,使得大多数外贸企业失去了传统原本的获客途径,订单数锐减。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企业外贸发展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外贸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积极寻找转变和升级途径。

(三)优化工业布局

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由低端产品向半成品过渡,企业外贸规模与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尽管当前企业外贸发展速度仍呈现缓慢回落的趋势,但中国对外贸易产业的整体素质、产品的综合效益都有所提高,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科技产品将逐步成为中国企业外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外贸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通过优化结构、提高产品的档次,从而使中国外贸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国家采取了对其他国家产品的进口限制,以使其能够更好地输出自己的商品,从而提高自己的经济利益。另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外客户对我国的供应链和物流出现顾虑,之前回流中国的订单出现外流的趋势,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在这种发展环境下,中国企业外贸中出现的各种贸易摩擦日益增加,严重地影响着中国企业外贸的健康发展。我国出口的低端商品逐渐被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所取代。例如,越南在2021年最后几个月表现已逐渐强势,2022年Q1进出口总额达176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五)中西部在企业外贸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在过去的企业外贸发展中,由于区域的区位优势,东部地区的企业外贸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企业外贸发展的步伐明显,在中国企业外贸行业的发展中,成为“佼佼者”。但由于中国企业外贸业务增长放缓,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稳定,在中国企业外贸发展中,中西部的优势日益凸显。一些中部、西部的企业外贸增速甚至超过了东部,其中,2022年一季度西藏自治区外贸同比增长10.0%,西藏对尼泊尔贸易值3.99亿元,占中国对尼贸易总值的13.0%;江西一季度的外贸表现在中部六省中最为突出,增长达到29%,对全省贡献最大的是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总额340.3亿元,增长33.5%。要加速中国企业外贸的升级与转变,就必须强化其在企业外贸中的地位与价值,进而促进中国企业外贸工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促进企业外贸的高质量发展。

二、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外贸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外贸竞争力弱

我国企业外贸出口的部分产品是以半成品为主,技术含量低,难以获得高利润。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外贸发展中,以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竞争优势,所出口的商品很多是初级产品,或者是工业产品,而不是高附加值的技术产品。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使得传统的价格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企业外贸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此外,很多企业加只关注于加工贸易,而忽略了服务贸易,导致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力偏弱。

(二)企业外贸发展失衡

国与国间一是我国企业外贸出口总量远大于进口,出口增长速度较快;二是其次我国东部企业外贸发展的步伐要比西部快得多,企业外贸发展的速度差异在区域间不断扩大;三是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三、新形势下企业外贸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调整企业外贸结构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避免低水平、低附加值、重复投资现象发生。

一是扩大外贸企业的盈利点。外贸企业要加速实现自身产业链的结构优化,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要提高企业外贸商品的附加值,积极打造品牌。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服务,提升企业外贸产品的技术水平,从而使企业外贸产品的总体质量得到改善。二是重视国内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国内消费者积极消费,同时积极对接国际市场,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消费渠道。三是要充分利用商会的功能与价值,促进企业外贸业务的正常发展,提高自主品牌的研究水平。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有效竞争形成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精神,增强外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转变企业外贸发展模式

首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转变我国企业外贸发展模式,继续推动发展服务型企业贸易,完善和升级服务贸易,引入先进的服务技术,全面提升服务贸易水平;其次,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国情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只有如此,才能为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外贸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高企业的国际形象

技术创新一直是我国提高竞争优势的根本支撑和决定因素。当前中国外贸产品技术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要实现企业外贸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就需要把外贸产品从传统的低端商品向高科技创新的方向发展,鼓励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换。我国可以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主动的创新,增加企业的科技投资,从而增强中国企业外贸的总体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加快企业外贸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重视不同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整合研究,使在产业调整、产业重组、产业发展中,整合出新效果,促进企业外贸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大力推行“进口战略”,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产品、创新的经营理念,以推动中国外贸产品的创新,以推动中国企业外贸在新常态下的转型与升级,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例如,2006年欧盟就中国鞋业提起反倾销诉讼。多数鞋企业受到了冲击,而森达集团则凭借其质量和品牌战略,顺利避开了反倾销诉讼。中国企业对外贸易企业应该减少贴牌生产,加强产品品质,构建国际市场销售网络,学习、吸收国外知名品牌的成功经验,坚持走品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为中国企业对外贸易公司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逐步实现“中国设计” “中国品牌”“中国制造”。

(四)改善企业外贸环境

新常态下,企业外贸的升级与转型需要从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的整合、协调入手。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加速与国际法规的衔接。以此为依托,实施自贸区发展战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这样才能扩大中国企业的外贸业务。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企业外贸,这样才能形成双赢的局面。

(五)支持高技术工业,掌握关键技术

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掌握关键技术,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国家对公司提供了补贴;目前,飞机发动机、制造高级芯片的光刻机、半导体技术等知识产权还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汽车发动机、减震系统、数控机床等关键技术,我国都还没有完全掌握。“技术的掌握,就是最大的赢家”,对外贸易公司要加强技术研发,促进技术的创新与升级,并在技术和产品上实现自主知识产权。

(六)集体团队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人力资本竞争优势

在对外贸易行业的转型和提升中,也要加强人才培养员,提升员工的能力。弗农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开了在弗农看来,科技创新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即创新产品初始垄断优势以及其后技术转移与扩散形成的垄断优势的丧失,决定着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从而推动一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国产业结构变化中看得更清楚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却不是人力资本强国,应立足于比较优势,争取竞争优势,正确实施人才战略,外贸企业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大力培育精深专业知识与广博相关外贸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人才的国家化观念。

(七)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

广义的服务贸易除了包括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服务外,还包括新的贸易活动,例如,建筑和工程承包等劳务、卫星传送和传播、国际运输、国际旅游、跨国银行、国际融资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务、国际保险和再保险、国际信息处理和传递、电脑及资料服务、国际咨询服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对新兴经济体及国家而言,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这些国家目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对基础设施如能源,通讯,港口,运输等方面的需求巨大,未来基础建设的需求将会更高。这将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提供更多的服务贸易机遇,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国家,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投资。中国已同印尼和泰国等签订了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合约,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深化了与东南亚国家的铁路合作,加速了泛亚铁路网的建设,促进了“一带一路”等国家和地区的运输基础设施的连接。目前,虽然发达国家仍是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主体,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我国外贸企业应充分考虑新兴经济体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现实基础和具体需求,构建开放共享的服务贸易体系,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四、结语

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外贸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政府、企业和其他机构要积极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从新形势下企业外贸面临的问题入手,通过采取改进措施,增强企业外贸竞争力,促进新形势下企业外贸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外贸贸易产品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贸易统计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贸易统计
外贸电商之痒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