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料史证和时空观念的主题式教学
——以高中历史“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为例
2022-02-12刘金鹏
●刘金鹏
“主题式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教与学。对教师而言,在建构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以鲜明的主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达到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而言,主题式教学设计不再囿于教科书的编排,而将不同的教材资源整合到同一教学主题下,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主题进行学习。主题引领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散发,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 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不论是史料史证,还是时空观念,抑或历史学科其他核心素养的达成,都离不开历史研究的基础——史料。“古代史资料”根据其依附的不同器物或者材料(即载体)大致可分为六类:甲骨文史料、金文史料、帛书史料、简牍史料、石刻史料、典籍史料[2]。在中国古文史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不会用到甲骨文史料、金文史料,帛书史料、简牍史料亦几乎不会涉及,石刻史料所用较少,应用最多的肯定是典籍史料——含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部分。史料史证强调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 其素养的达成,首先离不开的就是文字史料;而时空观念指出历史认识应当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所倚靠的更多是图片史料。笔者以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为例,浅析在主题式教学过程中如何涵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
一、重组与建构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的确立,除了需要考量整个单元的逻辑体系和依托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外,也需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确立主题的过程中关注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进行大胆尝试,通过重组与建构,确立教学主题,实现教学目标,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的中间课,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下启“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就整个单元来看,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本单元的两条主线。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线,基本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教学,“民族交融问题是新时代历史教科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显著地位应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高度重视和突出”[3]。尤其是隋唐时期,周边各民族迅速发展。且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基调为“合”,更加符合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此外,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几个历史时期,除西晋短暂统一外,基本都处于分裂的状态,及至隋唐时期,国力强盛,疆域拓展,国家统一,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还需要认识到,“政治史内容一直是历史叙述的重要内容”[4]。尽管政权多有更迭,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领会课程标准是开展历史教学的前提。课标有如下内容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5]在通史的叙事框架下, 选择和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至关重要。故而隋唐时期的国家兴盛、 民族交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两大教学主题。
从教科书的编排来看,“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中的三节分别为“隋朝兴亡”“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根据时间脉络进行的编排不利于本节课教学主题的把握,故而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重组,重新建构本节课的两个主题。其一为国家兴盛:隋兴、唐朝的繁荣(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与由盛转衰;其二为唐代的民族交融:突厥(东突厥、西突厥)、吐蕃和靺鞨。
二、辨析与筛选文字史料
史料史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近代国内部分史学家在西方兰克主义史学影响下,认为“史学就是史料学”,史家“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史料种类多样,在古代史的教学中,最易获得的是文献史料——保存下来的文字记录、 文字材料。当然,前辈学者的历史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亦可以拿来说明历史问题。课标亦指出:“研究历史需要尽可能多地搜集、占有史料,对史料的解读、运用要尽可能客观、公正,以接近客观实际,求得历史的真相。”
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为了说明这一问题, 笔者采用如下材料:“其时府库极为充实,重要的去处,仓储亦极丰盈。其国富,古今少可比拟的。”“炀帝即位以后,即以洛阳为东都……开运河,治驰道,看似便利交通之事。然而其动机非以利民,而由于纵欲;而其工程,又非由顾募,而出于役使。如此,人民就未蒙其利,而先受其害了。”[6]这两则材料均选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吕思勉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他的《中国通史》是叙述中国历史的经典之作,上述材料对隋“盛极一时”的表现描述得恰到好处:仓库足,建东都,开运河,且与教材的知识点多有契合之处。除此之外,上述材料亦从辩证的观点出发,指出了隋炀帝统治的危机,并最终导致大隋走向灭亡。
与隋朝二世而亡相较,唐朝延续近三百年(公元618年—907年), 且唐前期出现了盛世局面——尤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为最。为了说明唐太宗“贞观之治”,有如下文字:“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7]这些文字选自吴兢《贞观政要》。人教版选修4有“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课,在此课教学过程中,亦多采用此材料说明“贞观之治”之盛。然仔细品读,或有新问题出现:《贞观政要》是唐代吴兢所著政论类著作,旨在歌颂“贞观之治”。后世学者大多认为“贞观之治”确为盛世,但此时真的已经实现了材料中所言的“夜不闭户”的盛况了吗? 须知几乎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或评价)两部分,“史料越近越真实,评价越远越客观”,当代史家评论当代政治肯定会受到史家当时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材料中的“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肯定存在很大的夸张和褒扬的成分, 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须选择性采纳。
唐代社会经济在唐玄宗统治时期达至顶峰,此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杜甫有诗曰《忆昔》,节选如下:“……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是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此诗回忆的是开元年间的社会现状:万家灯火、仓廪俱丰、男耕女织等,杜甫诗中描绘的画面与开元年间的社会现状有颇多相似之处,故而现实主义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料说明历史问题。
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代,可称作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尽沧桑的时代歌手。杜甫亲历安史之乱, 其诗作多为描绘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的社会现实。例如:“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公元756年,唐军与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惨烈。杜甫被困长安,《悲陈陶》即为这次战事而作。作为安史之乱的亲历者,其在战乱期间所作的现实主义诗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用来说明安史之乱期间及战后李唐王朝具体的社会状况。
综上,在国家兴衰的教学主题下,通过对不同史料的分析和诠释,践行了“论从史出”的重要原则;不囿于同一史料,坚持了多种类型的史料互证;没有大量堆砌史料,选取了有说服力的资料,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涵养了学生的史料史证素养。
三、审视和延伸地图资料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对历史的认识都要将所认识的客观历史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无一例外。因此,对历史进行分析时,应将具体的史实置于当时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审视。宋郑樵著 《通志》曾言:“志之学者,左图右史,不可偏废。”只对古地图进行审视,能够知晓空间的方位感,无法了解时间的延续性,因此需要将地图史料进行延伸,左图右史,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对历史的认识。
隋唐盛世的一大表现在于民族交融,这种交融可能是战争手段, 亦可能是以和平方式进行。不同时期,与不同的少数民族,存在着不同的民族交融方式。不论是教材上的《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还是历史地图册上的《唐前期疆域图(669年)》,抑或选自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疆域图(见图1),关注点都在于空间的分布图, 而不能明确大唐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战或和的具体的历史时期(如具体年份或具体是哪位统治者在位)。因此,时序的构建非常重要。
图1
表1
通过时空的横向比较,展示了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具体方位;通过时空的纵向比较,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大唐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或战或和民族交融的具体场景。“双管齐下”的时空梳理有利于培养学生清醒的逻辑意识和理性思维[8],从而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部编历史教科书以通史的形式进行编排, 通史脉络下的主题式教学,不仅目标明确,而且更易抓住教材关键和教学重难点, 但主题式教学也并非高中历史教学的统一范式,一线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筛选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