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赛教融合”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2-02-12张娟辛莹娟于雪

江西化工 2022年6期
关键词:赛教赛教融合赛项

张娟,辛莹娟,于雪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化工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0 引言

深入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后,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师”“教法”“教材”的“三教”改革,尤其是“教法”改革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为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持续探索和创新,将技能竞赛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形成了以“化学实验技术”“化工生产技术”等赛项为核心的实践教学项目,以“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辅助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团队对我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学生学情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更喜欢实践操作,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实操中熟练掌握技能,获取新知。

由此,课程团队提出创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发教学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升实践技能[1]。团队深入分析“化学实验技术”“化工生产技术”赛项要求,以及化工行业内操与外操、检验等岗位核心性职业能力的要求,对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基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制图等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重构。将“化学实验技术”“化工生产技术”赛项评分体系作为实践考核标准,在技能竞赛项目的驱动下,在赛项完善的考评体系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并培养其娴熟的操作技能。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企业相关岗位的关键技术技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实践能力符合企业需求,为“零”距离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基于“赛教融合”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1.1 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包括化工生产操作技能和分析检验技能等,项目团队参照“化学实验技术”“化工生产技术”等赛项,将技能大赛标准规范作为赛教融合评价依据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在实操中学习理论,围绕“化学实验技术”赛项,培养学生掌握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的执行能力、严谨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掌握分析检验相关岗位必备的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产品合成及质量评价技能;围绕“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化工基础知识、计量知识、分析检验知识、化工识图知识、化工机械与设备知识、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知识、催化剂知识等化工专业基础知识,流体力学、传热、非均相物系分离、压缩制冷、干燥、蒸馏精馏、结晶、吸收、蒸发、萃取、化工安全环保等专业核心技术知识,以及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仿真操作、甲醇生产工艺仿真操作、乙醛氧化制醋酸生产工艺仿真操作、精馏操作等操作技能。在实操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干净整洁的工作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2 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

将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基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制图等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理论课教学与“化学实验技术”“化工生产技术”等赛项全面融合的目标是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将赛项要求和规范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赛项要求,优化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基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制图等理论课程体系,同时将赛项要求与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将可持续发展、安全环保的理念以及化工行业岗位要求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相关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完成相关赛项的实践操作,达到化工相关岗位的要求,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学中做、做中学[2]。

1.3 实践教学项目的构建

根据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团队对实践教学项目进行重构,使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项目对接,使工作任务与企业响应岗位要求匹配,使课程评分标准与技能大赛评分标准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构建实践教学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4 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

为了突破实践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项目团队利用学院现有实验实训室、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以及各种信息化教学平台,将大赛评分标准,企业相关岗位标准上传到平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学生通过“课内练习,课后训练,随时纠正,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提升实操技能,形成“习惯符合岗位标准、岗位标准成为习惯”的职业习惯,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打下坚实基础[3-5]。

1.5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教学过程中将岗位标准、课程标准、大赛标准、化工总控工中级证书要求融入日常教学,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创新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等。坚持“以赛促训”,将大赛项目融入“双师型”教师培训方案,将其内容转化为教师培训内容、标准迁移为教师评价标准,促进教师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提升教师实践技能和信息化教学能力[6,7]。

2 基于“赛教融合”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2.1 育人目标基本达成

近年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学生参加“化学实验技术”“化工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2 项;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铜奖1 项、省级金奖1 项、银奖2 项、铜奖1 项。学生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课程学习效果明显。

2.2“三教”改革不断推进

为了顺利实施“赛教融合”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团队利用每年寒暑假进行企业调研和企业实践,充分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企业中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熟悉化工行业职业标准、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充分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课程团队在校利用教研活动充分研讨,结合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行业要求以及学生实际,开发了校本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1部。团队在教学过程中以各项大赛为“抓手”,以赛项评分标准为依据,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2.3 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自学院实施“赛教融合”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整体评价良好,学生离职率显著下降,用人单位认为学生专业理论扎实、综合技能高,能满足化工企业相关岗位要求。

3 小结

“赛教融合”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这一理念推进了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与各赛项的深度融合,用赛项评分标准作为学生实操评判依据,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与就业竞争力,为我院其他专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赛教赛教融合赛项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在我校成功举办
“以赛促教 赛教融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策略探析
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高专赛教衔接相关问题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探索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荣获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团体一等奖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圆满落幕
“互联网+”多媒体赛教融合对提高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的影响
基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大赛“效应”放大到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研究
学前教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