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语整合模式的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2022-02-11李念念晋小涵陈婷婷李欣
李念念 晋小涵 陈婷婷 李欣
【摘要】本文以课语整合模式为依托,从内容、认知、文化和交际四方面设定教学目标,通过在课上提出问题和导入小组讨论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对课文内容以本体立场进行批判性解读,从而实现价值引导和价值塑造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关键词】课语整合模式;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达成;问卷分析
【作者简介】李念念(1981-),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育研究;晋小涵(1980-),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陈婷婷(1986-),女,汉族,吉林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育研究;李欣(1982-),女,汉族,天津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外国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2020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CLIL理论的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Q201051)、天津市教育工作重点调研课题“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大学外语教育价值理性融入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YDY-202110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掌握一门甚至几门外语已经成为对高素质人才的必备要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中国愈发站在国际舞台的中心,了解国家政策、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国情怀的外语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大学外语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学外语教育重视其工具属性,忽视了其价值属性,致使外语教育中只有外国语言和文化知识,不见本国思想和文化。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把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纳入培养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缺失和思想认识不足问题。本研究以课语整合模式为依托,通过教学设计力图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课程思政建设视角下课语整合模式的应用
课语整合模式为英文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缩写,简称为CLIL,即学习者围绕学习内容,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信息搜集、分析、发表、讨论等活动,从而有利于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在本研究中,课前结合该课的学习内容从内容、认知、文化和交际四个方面设定教学目标。内容目标的设定要立足于课文本身,以问题驱动的形式提出,以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促进他们对相关内容的思考。在认知目标的设定方面,要让学生不仅能够对材料进行理解,更要学会以本体立场进行批判性解读和分析,从而有选择地进行价值认同和价值塑造。学生通过对比辨析,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进行思考,自己主动去寻找现象背后的动因,并运用抽象思维去总结和提升。在文化目标的设定方面,要以本国文化为依托、为参照,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外国文化,树立其不盲从、不崇洋的态度和观念,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在交际目标的设定方面,要引导学生尊重他国的语言表达习惯,有技巧地传达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设定,力求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把伦理价值内化于其学习过程中。
二、基于课语整合模式的教学设计
在课上,导入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warming up),使学生对相关背景、学习内容有所了解,唤起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围绕4C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内容、进行问题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辨析、论证评价,在构建创造、对外输出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分享和价值传递。首先,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读;然后,在对内容和作者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个人发表等产出性活动,发表讨论结果,课后撰写个人反思和感想。为了了解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本研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学期开始和结束后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而明确哪些课堂活动和价值观涵化存在正相关,还有哪些地方应该改进,使大学外语的课程思政建设有据可依、有的放矢。
三、关于授课效果的考查
1. 教学目标的达成分析。在本研究中,以稳定的小组构成为研究对象,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了考查。从整体上看,所有小组的内容目标均得以实现,但认知、文化、交际目标均有小组没有达成。譬如,在认知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教师提出“你认同作者的生活态度吗,在你看来,何为理想的生活态度”,各小组都准确阐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认为“个人层面的心灵充盈是理想的生活目标”,并把作者在相关书籍中的表述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但有小组并没有从我们的国情、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解读和思考。没有认识到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还有差距,一味脱离社会发展现实、追求心灵的安逸犹如空中楼阁,很难实现,只有树立为祖国奋斗的理想、树立不断前进的人生态度,才能实现个人精神上的充实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此,教师应进一步通过问题来引导,启发其进行深入思考。在交际目标的达成中,教师在课上设定具体场景,导入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理论,让学生结合场景去实践、去体会,学会在实际交往中如何应对。譬如,教师结合具体场景提出“为什么外教在下课后面对学生的夸奖感到无所适从”,学生指出“要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差异”,但有小组并没有说出不同文化的他者是如何看待事实的。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他者的身份解释和评价,使其深刻地体会到交际中存在的差异,进而产生如何克服差异的想法,强化其交际技能和交际策略的学习。
2. 关于问卷调查的分析。本研究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相同,通过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验证这一阶段的授课是否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内容涵盖对本国语言及文化的态度、对外国文化的态度、对外国信息的思考及判断能力、爱国情怀四个方面。在问卷设计过程中,为了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想法,对同一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客观陈述,分布在问卷的不同位置,同时为了追溯学生之所以这样回答的原因,在个别问题后面追加了开放性问题。在进行统计时,对于反向提問的问题予以反向计分,例如“与本国文化相比,我觉得外国文化更有吸引力”,选5记为1分,选4记为2分,以此类推,选1记为5分。通过比较两次问卷调查在分值上存在的差异,判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从总体上来看,问卷调查1的平均得分为32.87分,问卷调查2的平均得分为36.83分,问卷调查2的平均值比调查1高出了3.97分。结合两次问卷调查的平均值变化,可以判定经过半学期的授课,学生对同样问题的回答分数有所提高。
从各个题目的回答情况来看,反对“学习外语之后,我开始拒绝中国传统观念”的学生由83%上升为96%,认为“与本国文化相比,外国文化更具有吸引力”的学生由13%降为0,认同“学习外语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有了更深感触”的学生由43%上升为56%,上述三项调查结果反映了学生对本国文化和观念的认同有所增加。认为“课上学习内容会促使我反思自己态度和行为”的学生由35%增加到57%,回答“我会对所接收外文信息或国外信息进行辨别思考”的学生由39%增加为61%,说明课上学习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不会一味对外文信息所传达的含义全盘接受。认为“我会主动向外教或外国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由70%上升为87%,说明学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意愿更为强烈,更为积极。
四、结语
在外语课上,形成批判性思维、基于本体立场去解读外文信息、理解其社会文化意义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学生虽然能深入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但很难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审视、去辨析。为了改善该问题,笔者思考在授课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小组发表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提问给予思考的“脚手架”,让学生撰写课后反思,或是在课上以相关理论为抓手,赋予一定的框架让学生去认知、去思考、去判断、去创造、去评价,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情怀的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138-140.
[2]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5):1,10-14.
[3]李燕.课程思政寓于《商务英语写作》中的探索研究[J].长江丛刊,2020(36):49-50.
[4]张敬源,王娜.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原则与路径探析[J].中国外语,2020(5):15-20,29.
[5]黄运亭,黄瑞芳.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改革探索——以《新时代大学互动英语》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6):94-9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