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

2022-02-10王新源张莹莹

关键词:融合路径协同创新党建

王新源 张莹莹

摘    要:新时期,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日益加强,对高校党建教育的开展也越发深入。高校应积极探索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实现党建指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辅助党建工作,为党建工作提供落地保障,充分发挥出高校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间的契合性,进一步加强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同向建构。

关键词: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1-0091-02

大学生正处于“三观”树立的关键期,“三观”的正确养成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尤其是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党的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方针、总方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深入落实的保障。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协同创新必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历史为参照,逐步完善“最先一公里”,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但是,当前融合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探讨高校学生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必要且紧迫。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可能性

新时期,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是当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如何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对于高校学生的自身发展来说,思想上引领是第一位的,科学、正确的思想引领才能为行动上的落实提供保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高校党建隶属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其中包含制度建设、组织管理、教育服务等多项内容,党建工作重在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党建旨在培养合格党员,不断为党组织注入青年力量,从而焕发党组织的蓬勃生机,以人才培育为重点,不断涵养党组织建设,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与其他事业的稳步发展。针对在多元文化的刺激下,部分学生对社会认识不足、易混淆是非的现状,党建工作要有序推进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规避成长中的风险,并且坚定党的领导,深化思想政治的认知。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学生对党建工作有了更充分的认识,给予了更多支持;抵御错误思想,加强意识防范,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提升党建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学科性,深究其本质,它更注重的是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建设。它是一种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显性和隐形的教育手段,重在以党的政策理论为指导,教育工作者通过系统性的讲述、启发性的引导、社会性的实践等手段,对受教育者主体予以积极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个体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塑造完善的“德性”。

不论是高校的党建工作,还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以“人”为中心来进行的实践活动,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都属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畴,都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守正确的意识形态指引。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融合就在于其二者具有一致性。如今,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在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為二者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协同创新,不仅能有效促进高校体制机制的完善,而且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一)燃起大学生的“中国梦”信念

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的核心建设力量,应自觉担起时代重任,秉承“中国梦”的建设理念,将自己的理想同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这也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融合创新的主旨所在。思想政治建设与党建的协同创新可以提高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党组织和党建工作有更深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国梦”的底气,提升实现“中国梦”的信念,激发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勇气与信心,充分点燃大学生的“中国梦”火种,使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极具地位,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是给予学生系统化、结构化理论体系的主要课堂,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主要渠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教育协同发力,利用党建教育将党的思想理念、党的工作重点传达给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促进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顶层设计”。大学生的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创新必须建立在平等的交流基础上,以它们的沟通合作为基础。最终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既要从宏观把控,又要在细节中做好抓手,发挥“顶层设计”的统领作用。从理念引导、队伍建设、实践实操的思路,探索出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具体路径。

(一)从思想意识出发

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科学理论,思想层面上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水平。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马克思曾经论述:“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所以,我们要筑牢思想之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首先从能够指导物质基础的上层建筑开始,落实好、保障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融合进、融合好、融合深。筑牢意识的思想防线,使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普遍道德要求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使每个人都能自觉地、主动地、有意识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作为自己的内在需求,将价值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从队伍建设出发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所以,打造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精良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出学生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引导力与推动力,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从而推动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学队伍的深度融合。同时,还要加强教学队伍的培养培训,加强教学团队之间的交流协作,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提升相关知识的技能,改进相关工作方法。其最终目标就是培育一支政治立场明确、理论功底扎实、先锋模范作用强的教学队伍,进一步完成学生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共同体,推进高校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三)从实际工作出发

恢宏的上层建筑最终要回归到现实领域的物質基础。那么,高校的入党工作作为党建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党员的筛选与发展把握尤为重要。只有对大学生进行全面且深刻的入党教育,端正其入党动机,将实现共产主义理念根植于每个党员的头脑中、行为上,使其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高尚的道德人格,通过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带动周围学生思想意识的提高。同时,党委、党支部要坚定好自身的战斗堡垒地位,发挥好思想意识的核心地位。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党委、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融合。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依靠党团组织来进行,要将学生中优秀的人才源源不断地吸纳到党组织当中来,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不竭的青年力量源泉。

四、结语

通过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高二者工作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够打开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新局面,进而将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势能”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效能”,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锤炼学生的品德修为,展现学生的青年担当,涌青春后浪,扬青春启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7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3.

[责任编辑 姜雯]

收稿日期:2021-09-27

作者简介:王新源(1994—),男,黑龙江德都人,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融合路径协同创新党建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