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及其培育路径

2022-02-10叶湘虹刘洋

关键词:国家认同一国两制培育路径

叶湘虹 刘洋

摘   要:国家认同是国家与个体间内在一体性的确证,包含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等诸多要素。文章将理论结合现实,面向香港高校学生进行国家认同现状调查分析,进而探讨培育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六条路径,多主体主动作为、共同发力,以期切实提升香港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关键词: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一国两制”;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1-0076-05

一、问题的缘起

2020年6月3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自2019年6月以来,香港因修例风波引发的暴力事件持续升级,部分大学生受人煽惑,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挑衅警察,企图“瘫痪”香港管治、分裂祖国。这反映出部分香港大学生面临着深刻的国家认同危机,加强其国家认同培育应是当务之急。

目前,学界关于港人国家认同的探究多以“国民教育风波”“占中”等为出发点,以港大民调数据为依托。国家认同的多重维度、本土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后殖民语境下国家认同的独特困境是探讨的焦点。

第一,学界普遍认为国家认同是一个复合体,但在维度划分上存有争议。学者柴民权、管健认为,国家认同源于一定历史情境,是公民对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道德观念等的承认。李龙指出,国家认同在西方研究中主要包含主权和政权维度,但在聚焦港台青年时还需添加政体维度。在Marilynn Brewer看来,港人在文化上认同中国并不困难,但在政治或公民权上就存有一定抵触。刘兆佳教授指出,只在涉及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央政府时,港人的情感可能变得复杂甚至负面。然而,这种对政权的抗拒已开始阻碍不少港人文化上的认同。

第二,针对本土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二者关系为此消彼长,一些学者认为二者并不相悖。学者王衡提出,本土意识的崛起是港人缺乏国家认同的表现,因为回归后认同自己是“香港人”“中国的香港人”的比例一直远高于“中国人”“香港的中国人”的比例,且后期該差距有扩大的倾向。在邢立军、徐海波看来,部分港人的本土认同强于国家认同,前者有时还会排斥后者。然而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国家认同是最高层次的认同维度,但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会替代或排挤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的认同可以共存。

第三,针对后殖民语境下港人国家认同的独特困境进行剖析。学者阎小骏认为,在港英政府时期,港人既非处于中国治理下,又非完全的英国臣民,一直怀有与生俱来的漂泊感,长期未能建构起政治认同,两地间的隔绝也使香港社会对中国母体的思维方式和政治逻辑不甚了解。为严防反殖情绪,港英政府切断信息渠道,阻止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发展现状。而回归后,仍有港媒不遗余力造谣生事。黄康通过分析不同立场的港媒在“占中”期间的报道发现,“反中”港媒较强的传播力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国家认同。

综上,可以看出学界高度重视港人的国家认同问题,但针对香港大学生群体国家认同的研究相对缺乏,尤其自修例风波以来更是甚少。鉴于此,笔者面向香港大学生开展调查,尝试更精准地了解其思想动态,为培育其国家认同提供建设性思路。

二、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

谈及香港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究其根本,从“一国两制”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央一系列方针都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国家认同

“认同”问题最早由心理学提出,逻辑起点是人的自我认知,源于主客体间的有机互动。基于此,国家认同是自我认识和感受到的国家图景,包括个体对国家的认知评价及归属感。概而言之,现代国家认同是个体在参与、分享国家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体系及其规定的公民身份、权利和其建构出的整个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本质上是对国家与个体间内在一体性的确证。

(二)基于“一国”的“两制”

作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重要前提,“一国两制”有几个不容忽视的特征。第一,它起初是邓小平同志为了促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提出的政策设想。因此从一开始,“一国”就是目的和基础,而“两制”是过程和手段,没有“一国”,“两制”也就谈不上,二者存在明显的轻重次序,不能等量齐观。第二,“一国两制”创造性地提出保持地区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以保障外国投资和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经济繁荣。第三,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一国两制”的最大红利是主权下制度文明的分享,以寻求制度的最高理想——和平。

(三)“爱国者治港”与有限度的高度自治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实行高度自治, 方式就是“港人治港”。对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爱国者的首要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拥护祖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高度自治不能没有限度,“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这就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为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提供了更坚实的制度保障。

可见,“一国”与“两制”、“爱国”与“爱港”、高度自治与维护主权这三者是统一的。只有认清这些关系,才能维护好港人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国家和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这些都为当下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调查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国家认同度较高,更倾向于文化认同,较多人对内地政治存有偏见或不予置评。长期形成的本土认同影响国家认同培育。有受访者还倾向于将“一国两制”误解为“一国两治”,追求“绝对自治”,而非“高度自治”。

(一)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设计与实施

基于文献研究和预测试,调研决定以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强度、影响因素、对内地发展的观感为基本维度开展。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象包括在港香港大学生、赴内地和海外求学的香港大学生群体。总计回收有效问卷111份,在香港大学生、赴内地求学和海外高校就读的受访者分别占比为45.95%、43.24%和10.81%,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硕士及以上分别占比9.91%、13.51%、30.63%、18.02%、27.93%。

(二)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结果分析

1.超半数受访者国家认同度较高,并倾向于文化认同。调研显示,大多数受访者的国家认同度较高,并认为应该爱国,但更倾向于文化认同(如表1所示)。

2.多数受访者认为本土认同影响较大。调研发现,无论自身国家认同度高低,受访者较普遍认为长期形成的本土认同是影响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63.96%认为本土认同与国家认同相互统一、相互促进,16.22%认为二者相互独立、此消彼长,9.91%认为相互独立、毫无关联,9.91%选择不确定。

谈及国家认同的打分原因(可多选),在认同度较高者中(71人,占63.96%),78.87%表示“自己在客观分析各种不同观点后选择了爱国立场”,73.24%表示“受家庭、朋友影响”,54.93%表示由于“曾赴内地交流”。

3.部分受访者认同西方民主,对内地政治存有偏见或不予置评。调研发现,与家人、朋友等的交流(81.98%)是受访者了解内地最主要的途径。“学校课程(通识课和历史课等)及教科书”(52.25%)、“Facebook和YouTube等社交网络平台”(46.85%)、“港媒外媒报道”(41.44%)紧居其后。此外,针对内地发展的赞同情况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对内地经济发展较为肯定,但也存有偏见或不予置评,他们对“民主”的理解多局限于西方模式。

四、影响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分析

基于调研,促进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包括高媒介素养、内地经验和重要他人的積极影响。同时,被延续的殖民教育模式、被优先的长期本土认同、被美化的西方“民主”观念、被媒体污名化的形象,以及被反动势力捆绑的发展诉求则是阻碍其国家认同的因素。

(一)促进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分析

1.高媒介素养:理性辨析后的价值澄清。调研表明,78.87%国家认同度较高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在客观分析各种不同观点后选择了爱国立场”,他们经历了价值澄清的过程。多元价值观和喧哗的舆论场是香港的特色,要想真正看清事实,就必须培育较高的媒介素养。大多数国家认同度较高的受访者正是对纷繁的信息存有较强的甄别与批判能力,才能自主地选择正确的价值观。

2.重要他人:成长过程中的潜移默化。调查显示,家人、朋友、教师等重要他人对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至关重要。73.24%认同度较高的受访者表示是受家庭、朋友影响,28.17%表示是受老师影响。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动物”。基于此,马克思认为“人天生是社会动物”,人的社会性表明个体时刻处于群体中并会受他人影响。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那些受到家人、教师和同辈等重要他人积极影响者,对国家认同度较高。

3.内地经验:特定情境中的具身学习。在国家认同度较高的受访者中,54.93%表示自己“曾赴内地交流”。可见,内地经验在提升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具身学习是让学习者的身体参与到学习中,通过体验、理解和实践过程,以及广泛使用实践环节、增加身体活动和进入模拟环境而发生的学习”。曾赴内地交流的香港大学生能有机会亲身感受内地的发展成就,澄清以往的误解并加强国家认同感。

(二)阻碍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分析

1.被延续的教育:殖民语境下国家和民族认同的价值空场。港英政府为稳固统治,长期在学校中避谈国家和民族,并深度改革了最助于构建国民集体记忆的历史课:着重强调社会和文化历史,基本删除了辛亥革命后的近现代史,且教科书充满了对共产主义的偏见。这种对历史的有意割裂使得国家民族虚无主义成为香港学校教育的典型特征,教材内容缺乏监管,学生无法通过教育建构起国民应有的集体记忆,为其国家认同感的培育埋下严重隐患。

2.被优先的本土:长期形成的本土认同优先于国家认同。在整个殖民时期,港英政府一直大力培育港人的本土意识,通过强化本土认同来弱化国家认同,用本土骄傲感和优越感来填补国家和民族的价值真空。在历史记忆中,“繁荣自由”“国际大都市”是香港的代名词,而当时内地发展较为落后。回归后,这种独特的本土认同相比国家认同更具优先性,国民集体记忆的缺乏致使部分香港学生国家认同度低。

3.被美化的“民主”:西方价值观渗透蛊惑人心。中英就香港回归开展谈判后,港英政府迅速在港实行大规模民主化改革,港人倾向于在西方模式下理解“民主”,本土意识和自治愿望得到强化,对所谓“民主”的期望值大幅提升,忽略回归后中央推动香港民主进程的诚意和努力,心理上产生了落差感。回归后,西方反华势力还图谋把香港作为对华“和平演变”、煽动颜色革命的“桥头堡”,并将大学视为渗透价值观的要地。在境外势力的渗透下,部分大学生甚至认为跟中央唱反调就是践行“民主”,其国家认同的培育受到严重阻碍。

4.被污名化的形象:媒体长期抹黑扭曲认知。通过抹黑内地和妖魔化中国共产党来争夺思想领地一直是港英政府“去中国化”的重要手段。受长期负面宣传影响,部分港人产生了强烈反对社会主义的情绪,即使回归后对中央的信任度仍较低。同时由于香港学校对现当代中国的介绍严重不足,而部分反中港媒和反华外媒刻意歪曲事实,片面报道,混淆视听,严重制约了部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5.被捆绑的诉求:个人诉求为反动势力所裹挟。尽管“金融+地产”模式推动了香港经济飞速发展,但近些年弊端也日渐凸显。随着阶层日趋固化,贫富差距拉大,部分香港大学生面对不太友善的发展环境,焦虑与质疑油然而生。然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诉求却被反动势力利用,他们在网上通过“意见领袖”不断渲染社会不公。同时,随着相关主张在网上经由有组织的点赞、转发引发裂变式传播后,部分大学生被假象所蒙蔽,而倒向蓄意营造的舆论一方,跳出来盲目反对中央。

五、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路径

面对香港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困境,我们亟需对症下药。政府、媒体、学校都要加强协作,共同探索促进其国家认同的有效路径。

(一)提供赴内地交流机会,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调研表明,内地经验有助于提升香港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据此,可以充分为他们提供赴内地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参观活动中增强具身体验,提升对国家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就具体形式而言,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间的交换生项目、学术论坛、学科竞赛、冬夏令营,以及政府和民间组织举办的文化旅游、支教等活动都可以成为增进香港学生对内地了解的良好契机。还可加强相关平台建设,在不同省、市创建两地大学生交流的活动基地,促进交流活动的常态化、长效化。

(二)深化国情认知,强化爱国教育

调研表明,部分受访者对内地存有偏见或不予置评。基于此,在香港各级学校中加强国情教育、修订课本内容、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理应提上日程。第一,要用港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循序渐进实施改革,探索有香港特色的国情教育模式。如在中小学增加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和考核,在高校定期举办讲座,讲解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轨迹,促进大学生理解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第二,必须提高对教材的审核力度,坚决抵制丑化内地、美化战争等恶意引导性的材料,增加介绍中国的改革開放成就。第三,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削弱反动势力与学校教师等相关组织的联系,联合爱国爱港教师群体加强组织建设,进行爱国爱港教育。

(三)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实现系统化、正规化

一些香港大学生追求所谓“民主自由”甚至叫嚣“独立”,这反映其国家安全意识淡薄。值得注意的是,涉港国安法明确将原稿的开展“国家安全推广教育”改为“国家安全教育”。香港教联会政策发言人邓飞表示删掉“推广”,是希望国家安全教育尽量走向系统化、专业化,而非以往的碎片化活动。具体而言,要在各级学校中开展正规的国家安全教育,培养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国家安全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定义须清晰,用语须准确,教学须规范化。

(四)媒体破立并举,实现从“被动”到“主动”

调研发现,媒体的发声对构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认同至关重要。因此,首先要积极入驻香港大学生活跃的平台,通过设置有吸引力的栏目赢得其青睐。进而,要联合爱国港媒强烈批驳造谣言论中的语言暴力与立场偏见。同时,要用事实说话,基于多角度的影像资料、权威数据来亮明立场,树立正面形象,使自身话语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在话语体系上,要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热词,使观点更富亲和力和感召力;在宣传配合上,要提供特定议题及时吸引大学生关注,主动引导舆论风向。

(五)提升基本法教育实效,实现从“知道”到“践行”

《基本法》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方针的法律化和制度化。部分香港青少年只大致知道基本法的内容,但对其与宪法的关系不太清楚。鉴于此,提高基本法教育实效亟需提上日程,要使大学生从了解上升到真正认同、践行基本法。同时,充分结合影像、数据资料,让学生透过历史看当下,感悟我国今日成就的来之不易,更理解和认同“一国两制”。在教育体系层面,政府要做出短、中、长期的基本法教育规划,大湾区内的高校间也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基本法教育的贯彻落实。

(六)推进大湾区建设,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同向同行

现代社会,个人能享受到国家制度所给予的自由、发展与幸福感越高,其国家认同度就越高。调研表明,当下部分香港大学生的发展诉求没有得到他们期待的充分满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国家认同的提升。作为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下的重大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旨在缔造国际一流经济区,创建聚焦科创和国际合作的枢纽。这一建设过程需要咨询、法律、财会、金融等多方面人才,能为香港大学生提供多元就业选择,更能让其在共享国家发展成果过程中找到意义感与归属感,增强国家认同。

综上,从推动赴内地交流常态化,到促进学生深化国情认知、培育国家安全观、真正践行基本法,再到媒体主动引导舆论风向、政府纵深推进大湾区建设,多主体主动作为、共同发力,将有助于切实提升香港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及国家认同。人心回归工程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参考文献:

[1]柴民权,管健.从个体认同到国家认同:一个社会心理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8(11).

[2]李龙.港台青年国家认同的三维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6(2).

[3]Marilynn B.Brewer.Multiple identities and identity transition:Implications for Hong Ko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9(2).

[4]刘兆佳.香港人的政治心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91-93.

[5]郝诗楠.香港人的国家认同与展望:基于港台海外学术成果的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6(5).

[6]王衡.国家认同、民主观念与政治信任——基于香港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3).

[7]邢立军,徐海波.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和构建途径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14(4).

[8]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63.

[9]阎小骏.香港治与乱:2047的政治想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11,12,29.

[10]黄康.香港媒体的“国家认同”建构——以“占领中环”事件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5.

[11]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3(8).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8-61.

[13]肖蔚云.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律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90-91.

[14]叶湘虹,任泽森.基于具身认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投入评估探究[J].云梦学刊,2021(2).

[15]Education Department.The Report of the Chinese Studies Committee[M].Hong Kong: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1953:31.

[16]Dennis Chun-Lok Fung,Wai-mei Lui.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Liberal Studies and National Education in Hong Kong[M].Singapore:Springer Singapore,2017:61-64.

[责任编辑 姜雯]

收稿日期:2021-03-24

作者简介:叶湘虹(1972—),女,湖南望城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8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具身学习观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效果评估及质量提升研究”(18YBA442);2020年中南大学教育教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视化教学研究”(2020jy111)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一国两制培育路径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习主席:确保“一国两制”在港实践不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