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 h翻身间隔时间对老年压疮高危病人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不同部位体压水平及舒适度的影响

2022-02-10于静亚董珍珍

全科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作量压疮舒适度

刘 夏,陈 倩,于静亚,董珍珍

老年压疮高危病人均为长期卧床者,因此日常翻身对预防压疮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1],压疮是临床较为普遍及备受关注的话题,压疮的发生常会延长原发疾病的恢复时间,而勤翻身是预防压疮最有效的直接方案之一。临床翻身时间常为2 h,此翻身间隔时间能有效预防病人发生皮下组织及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情况[2],但临床工作繁忙,频繁为病人翻身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也会影响病人睡眠质量,降低身体舒适度[3],而在诸多临床研究中3 h翻身与2 h翻身病人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因此在不增加病人压疮发生率的情况下,探寻更长间隔时间的翻身效果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采用0.5 h叠加法以降低翻身间隔过长造成的压力性损伤。3.5 h翻身间隔时间是在闹铃提醒下将病人翻身时间延长至3.5 h[5]。但此间隔时间应用于老年高危压疮病人中并不明确是否会增加病人压疮的风险,同时也未明确是否能减轻护理工作量。本研究探讨3.5 h翻身间隔时间对老年压疮高危病人HAPU发生率、不同部位体压水平及舒适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病人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及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科收治的125例老年压疮高危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压疮高危病人诊断标准[6];②年龄>60岁者;③Braden评分≤16分。排除标准:①中度以上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②机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者;③入院前已经出现皮肤损伤者;④有压疮史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60~79(71.76±5.88)岁;重症肺炎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心肌梗死8例,心力衰竭11例,农药中毒5例,重症胰腺炎6例,重症脑损伤7例,多发伤3例;Braden评分8~12(10.15±1.23)分;数字评分法(NRS)评分4~6(5.53±0.41)分。观察组男31例,女32例;年龄60~79(71.81±5.94)岁;重症肺炎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心肌梗死10例,心力衰竭7例,农药中毒3例,重症胰腺炎7例,重症脑损伤9例,多发伤6例;Braden评分8~12(10.20±1.15)分;NRS评分4~6(5.64±0.35)分。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两组均给予病人气垫床睡眠,使床充气适宜,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净、干燥,为病人翻身时需要2~4人一组,保证动作轻柔,不能拖、拉、拽病人,翻身后及时记录,将翻身记录卡悬挂于病人床头。对照组采取常规2.0 h翻身1次,翻身体位顺序为左侧卧位转向平卧位,再转向右侧卧位,交替翻身,保证每一次翻身过程中均观察并记录病人受压部位的皮肤颜色及皮肤完整性,并在入院后的第1天~第10天12:00及18:00采用体压检测器及红外线测温器检测病人两侧肩胛及骶尾部的体压水平及皮肤温度,每项值每个时间点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以防止测量误差,并做好记录。观察组采取3.5 h翻身1次,保证气垫床整洁干燥,采用闹铃提醒以设定翻身时间,同时建立压力性损伤的护理记录单,记录方式、观察部位及翻身顺序均与对照组一致,翻身过程不能拖拉硬拽,避免引起摩擦力,损坏皮肤,翻身后若发现病人皮肤发红,需解除压力半小时,能自行缓解者为正常,不能自行缓解者表示出现压力性损伤,需及时记录,终止试验,同时加强翻身次数,缩短翻身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干预。两组均干预2周。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病人HAPU发生情况、体压值、舒适度及护理工作量。①压力性损伤情况:干预前后观察并记录病人出现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情况,干预后记录HAPU发生情况。②体压值:干预前后采用体压测量器(厂家:东莞博莱德仪;型号:BLD-BL20D)检测病人骶尾部、左右肩胛、左右外侧脚踝、耳郭及肘部体压水平。③舒适度[7]:干预后对病人主观感受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翻身时引起的病人感受,分为舒适、一般舒适及不舒适3项。舒适度=(舒适+一般舒适)/总例数×100%。④护理工作量:干预后采用工时测量法检测病人每天护理工作量、每次护理工作量及总护理工作量。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不同部位体压值比较 单位:mmHg

表3 两组病人舒适度比较 单位:例(%)

表4 两组病人护理工作量比较 单位:min

3 讨论

老年高危压疮病人是指在长期卧床以导致皮下组织及皮肤受压的情况下出现皮肤的发红、硬结甚至出现皮肤组织溃烂[8],从而影响病人生存质量,增加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工作量[9],及时翻身能有效降低压疮情况,但翻身时间对预防压疮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10]。2 h翻身间隔时间是临床上2次翻身间最常用的间隔时间,可避免因皮肤组织长期受压造成的发红、硬结、溃烂等症状[11],但因护理人员每日工作量大且工作任务多,频繁为病人翻身常会造成护士不能完成当天工作量[12],同时也会引起病人身体的不适感[13]。间隔3.5 h是在基础护理、翻身方式等不变的情况下将翻身时间延长至3.5 h,宏观上能直接减少护士每日为病人翻身的次数[14],但不能确定此翻身间隔时间是否不影响皮肤组织损伤情况,因此需要不断临床实践以证明。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率(15.87%)及HAPU发生率(3.17%)与对照组(17.74%,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舒适度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说明3.5 h翻身间隔时间应用于老年压疮高危病人可显著改善其舒适度,且不增加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可能是病人因疾病原因造成各器官功能下降,以致皮肤营养较差,而皮肤在缺乏营养的情况下长期受到摩擦、压力,从而促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皮肤组织出现红肿硬结等;3.5 h翻身间隔时间下使受压部位受到反复的压力刺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开放毛细血管,使其得到增生,以此提高了毛细血管在承受压力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不会因较长时间的压力而导致皮肤组织发生硬结、发红及溃烂情况[15];适量延长翻身时间能减少一天中对病人的翻动,以使得病人在适应当前体位的情况下能较长时间的保持此种姿势[16],同时因重症病人身上滞留的管道较多,频繁翻身易引起管道的脱落,且会影响病人睡眠质量,当翻身时间减少后能有效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舒适度,这与陆晴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骶尾部、左肩胛、右肩胛、左外踝、右外踝、耳郭及肘部体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天护理工作量及总护理工作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每次护理工作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 3.5 h翻身间隔时间应用于老年压疮高危病人可减少护理人员每天工作量及总护理工作量,不增加各体位体压水平,同时不会影响每次护理工作量。分析原因可能是因08:00交班后查看病人皮肤状况翻身1次,若按2 h间隔时间进行翻身,正好将时间卡在执行医嘱的高峰期,而3.5 h翻身间隔时间可避开执行医嘱高峰期时间,从而避免护理人员工作异常繁忙的情况[18];将翻身时间适当延长至3.5 h,在24 h中可将翻身次数减少7次,在翻身工作中能有效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19],但由于每次翻身步骤、方法均一致,因此不会影响每次工作量[20];而将翻身时间适当延长可增强皮肤组织在受压过程中的耐受程度,以适应压力值,因此不会增加各体位下的体压水平[21]。

综上所述,3.5 h翻身间隔时间应用于老年压疮高危病人可有效促进舒适度,减少每天工作量及总护理工作量,同时不增加压力性损伤情况及各体位体压水平,且不影响每次护理工作量。

猜你喜欢

工作量压疮舒适度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作量多源线性估算方法仿真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