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自信”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

2022-02-09樊清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胜任文化自信人才

樊清华 张 迪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太原 030607)

中国是国际公认和接受的和平创建者,积极维护国际秩序,促进全球事务和谐发展。在国家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我们需要一群精通中国政策、熟悉中国国情、掌握外国语言、懂得国际惯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士。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科研技术创新的核心,以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作为首位,同时以创新思维培育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一流人才,把工作重心放在强化全球胜任力人才的培养上,并以此为中国参与全球事务处理提供充足人力和智力保障,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1]。

一、文化自信是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的基础

1.国际胜任力基本概念

国际胜任力,在不同资料中也被叫“全球胜任力”或“全球竞争力”,在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作为首次提出。1988年,这一概念首次明确出现在美国《为全球胜任力而教》报告中。在2017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清楚地表明,国际胜任力包含四要素即:知识、态度、技能和价值,既可以分析地区和全球性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不同观点;不但可以促进跨区域间的文化交流,还可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2017年,哈佛大学建立了“胜任力评价框架”。这一概念出现以来,形成了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解释力和引导力,并被各国广泛使用[2]。

2.我国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大幕初启

自2014年来,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先后专门设立了国际组织实习实训项目。2016年,清华大学在我国高校中率先提出和制订出“培养国际胜任力”的发展战略规划。2017年,国家将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高校与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等并列的第五项工作职能。2021年,中国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明确国际胜任力的概念与研究范围,并将其核心素养要素拓展至六个。显然,国际胜任力已成为新时期衡量人才的指标之一。它不仅是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先进教育理念,也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亟须深入探索的发展方向。尽管国际胜任力这一概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和认可,但是在调研发现,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培养理念相对滞后。受多方面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仍侧重知识或技能本位传统教育理念,先进国际化理念仍然停留在概念阶段,并没有完全融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导致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贴标签”和“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二是培养途径较为单一。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国际交流平台搭建等方面仍有不足,往往过度强调第一课堂上的全英文授课或者全英文教材的使用。忽视了学生文化思想教育和第二课堂的建设,学生缺乏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和环境,导致学生视野不广、能力不强、创新不足;三是育人机制不畅效果不佳。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缺乏针对教师国际胜任力的提升,使得教师在传授胜任力核心内容的时候也是“一知半解”,停留在表层;此外,院系参与积极性不高,国际胜任力培养的任务统统堆砌到各个学校的国际处,出现“有心无力”的状况,缺乏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推动以及相应品牌效应的塑造[3]。

3.构筑国际胜任力培养体系的中国话语权

目前,我国国际胜任力培养更多停留在高水平学校层面,或国家有关部门为弥补此类人才缺口所做的应急安排,尚未形成全阶段、全过程、自上而下的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规划和实施方案,也没有自主评价体系,有别于过去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外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国际胜任力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多领域的综合能力,语言仅是其中一个方面。与已知悉得国际公务员的要求相似,培育具有国际胜任力人才,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核心价值观:专业、诚信、尊重多样性;以及六种管理能力:领导力、赋权、建立信任、战略视野、绩效管理和决策能力的建设。要将思政教育(公民教育)、通识教育和国际胜任力养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将具备高度的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全球视野、宽容和尊重世界多样性、全面发展、高度奉献精神以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国际胜任力中各要素环环相扣,这就需要我们系统规划学生国际胜任力的培养,将年龄特点、发展状况、教育需求等综合考虑进行培养,才能保证培养的有序、规范、持久,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中国和世界的需要。在此过程,我们应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凝练培养经验并形成国际标准,利用国际平台和世界通用话语表达观点,大力弘扬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交往中的卓越成绩,提高国际地位。通过国际化人才,加强与各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对话、影响与亲近,相互接受与欣赏,获得理解与认同,从而在更多维度构建与提升中国的话语权。

二、文化自信是加快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的动力

现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正飞速发展,来到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点。若要将我国建设为一个教育大国、强国,汇聚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国际人才培养之路。

1.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体现大国担当

教育改革需要不同地区、不同资源都参与其中,而且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人才作为新起点。这要求我们从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深层次的战略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包括:树立多元化、当代化的高等教育人才素质观,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开放和国际交流。只有搞好教育,才能解决人们思想的基本问题;只有抓好优秀人才的培养,才能转变我国教育人才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总量居世界第一,也是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目的地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地球村的构建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相互借鉴学习高等教育理念和经验,而且应该有充分的信心向世界提供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他们要能够秉持包容、正确的态度对待在国家、宗教、价值观和文化方面差异;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在推动各国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不仅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必要条件,还是一个崛起大国的强烈责任感[4]。

2.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拓展开放格局

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我们要培养的是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以为社会主义奋斗为己任的承继者,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对于国际学生,我们要培养“知华友华爱华”,能为拉近各国人民民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应以大胆自信的决心开放,以博大宽广的胸襟开放,以批判思考的聪慧开放,以强烈的文化民族自信心为底色,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学习、互动、交流和包容,努力构建一套完整的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更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三、文化自信是国际胜任力人才交流的名片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我们越是以积极正面、挖掘优点的态度来看待外来文化,就越能够在彼此的交往中汲取有益信息,进行充分的自我发展。高等教育能否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育平台的搭建,推进中外文化融合,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培养出国际胜任力人才,考验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内涵水平及包容开放程度。

1.培养国际胜任力,“走出去”还得“走进去”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每年都在递增。截至疫情前的2019年,已达到70.余万,比2018年增加6.25%。其中进行本科学习的留学生为主体。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数量最多;而德国、韩国等欧亚国家也越来越受到留学生的青睐。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去,见识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

国际能力的培育,必须立足于中国及全人类的实际需求与长期发展,以引领个体在世界范围内的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成为一名国际化的优秀人才。在形式上要“走出去”,走得再广一些、远一些、走得扎实一些。畅通出国留学渠道,拓展国际组织实习就业岗位,完善我国对际交流学习的政策,创造更多机会让新时代青年“走进去”。“走进去”,既要走进别国的文化和社会,也要使自己血液里流淌的本国文化走进其他国家。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要坚定学生的国家自觉与文化自信,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引导,帮助他们找到将个人理想与国家事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最佳成长路径。教育学生了解自己、放眼全球,承担起推动世界未来发展的责任与使命[5]。

2.积蓄国际胜任力,“引进来”还要“引回来”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0年11月25日中央党校做报告中提到,“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国际学生比例连续12年位居第一。仅2020—2021学年,在美学习人数就达31.7万,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34.7%。”无怪乎有人说,美国在全球70亿人中挑人才。显而易见,中美人才对比,我们不占优势。我们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需要我们把人口优势变为人才优势,把我们培养的优秀中外人才和我们能用得好的优秀人才引进来、留得住,使更多人认同中国、相信中国、选择中国、服务中国。

研究显示显示,疫情前的2019年,已有58.03万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同时,赴中国留学的学生数量也在过去的20年中稳步增加。例如,在2018年,我国1000余所高校中共有来自196个生源国家和地区的49万余名留学生。我国已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教育枢纽和人才聚集地,存在巨大的潜力和能力培养国际胜任力人才。我们要大力推进“留学中国”计划,为更多对中国感兴趣的人创造来华学习机会,健全来华留学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加快中国文化融入世界的进程,提高各专业对接世界标准,为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以此促进更多国际学子来华留华,为“引回来”开拓更大空间。发挥好“以文化人”的教育手段和中国文化的“情感认同”作用,加强情感联结,做好国际校友工作。搭建一座座中外友谊桥梁,让中国文化与文明走出去,世界优秀文化引进来。要努力培育出知华友华、增进民心的杰出人士,凝聚起世界对中国的认同,促进世界与中国的文化交融、交流,开放我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3.提升国际胜任力,“国际化”更要“本土化”

近两年,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进程受疫情影响有所放缓,这为我们抢抓窗口发展期狠抓内功提供了机会。在这黄金期,我们要抓紧机遇,推进与他国高等教育标准衔接,落实学历学位互认,狠抓国际教育质量,积极拓展国际和交流合作。截至2020年6月,获得教育部批准注册的中外合作院校和项目已超2300个,包括有许多优秀学科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除合作办学形式以外,高等教育还应与其他领域积极对接,就大力发挥中国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影响力。加快中国在海外建设特色国际学校、海外分校,办好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或语言合作中心,与我国对外商务投资、医疗援助、工程项目建设等工作相交相融,把“本土国际化”平台搭得更广一些,布得更密一些。

自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中国不断探索实现该目标的方向,提出通过文明交流和互鉴,消除隔阂和冲突,实现文明求同存异,以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局面。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构筑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向世界展示中国复兴之路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推动性贡献[6]。

猜你喜欢

胜任文化自信人才
人才云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