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书新旋律

2022-02-08秦文君

出版与印刷 2022年3期
关键词:诗书童书图画书

秦文君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北宋年间的苏轼写下这诗句,透出这位大文学家满满的自信和豪情。诗句形象而逼真地表达了饱读诗书之人,其气质才华会自然横溢,形象高雅光彩,仿佛脱胎换骨似的,这是读书神奇的妙处。诗句一代一代传下来,仿佛古训,也是古风。

处在当今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大时代,读书的妙处不限于此,还在延伸、拓展,冥冥之中也印证着读书的民间传统在中国根深叶茂。

我从事儿童文学创作40年,出版70多本书,我在1982年发表处女作时,成规模的专业少年儿童出版社没几家,每年出书的品种少。因为出书少,我的处女作《闪亮的萤火虫》没做任何宣传,一年印行4万册。当时开本小,薄薄的,纸张发黄,但定价低廉。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原创童书的插图不讲究,一般都是小册子的模样,更加注重文字传播的功能。资料显示,1977年,全国共出版了192种少儿读物;而2019年,少儿读物的年出版量达到了4万多种,中国成为崛起的“童书大国”。童书种类趋于多元化,童书装帧趋向体面,个别的甚至有豪华包装的嫌疑。少儿读物中具灵魂性的儿童文学品种,每年约5000种,这是相当令人震撼的数字。

中国童书奏响新旋律,这与政府书香社会的大力倡导,农村的城镇化进程,童书行业本身的专业成长,出版社营销手段创新,以及与新一代父母重视亲子阅读,遍布城乡大地的书香校园活动等密不可分。众多作家进城乡校园对下一代人进行阅读启蒙,促进儿童阅读不断社会化、时尚化。

童书新旋律,受益最大的是少年儿童。鼓励少年儿童阅读是具有前瞻性的,也是全社会重新“发现”少年儿童的过程: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追求快节奏,追求高效益,却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长,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他们在漫漫成长路上寻找爱、认同、尊重、兴趣、热情和知识技能,发展想象力、创造力,辨别人和人的不同,这样即便周围有冷漠、自私、庸俗,他们也相信人间有温暖,人性有美好。

好的童书,是少年儿童的福音,不仅有趣,而且有力量;它是心中有疑惑的孩子们的好老师,更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精神密友。大人给孩子们讲大道理,孩子们未必理解,但优美隽永的故事,生动可信的艺术形象,孩子们一读就明白,并领悟和理解了生活。而儿童文学作品里的静和美、反思和定力、安详的心,不仅让孩子们腹有诗书气自华,还能温暖孩子们的心灵,鼓励孩子们向往人性里的美,克服脆弱和现代焦虑,勇敢向前。

童书的新旋律和新浪潮,让童书出版的体量迅猛增大,但童书的生命质地永远最为重要,这方面提升的空间是巨大的。仅从题材方面看,中国原创童书幻想类的作品“想象力”相对薄弱,原创图画书缺乏“大格局”,而孩子们对幻想类作品和图画书有强烈的需求。当然,我们更要鼓励原创,改变市场上童书同质化的弊病。

童书发展品牌至上,既要传承老品牌,也要多创新品牌,为时代沿革多留下一些长命的好书。童书的魅力里,有一条是最佳状态:“代代相传”,出版社要多一些看家的品牌,建立传媒品牌、作家品牌、童书品牌。近年来,童书新旋律中还多了一个强音,那就是“走出去”——中国童书的输出。2022年7月7日,我参加“童年无国界”中巴儿童文学云交流活动,在会上朗读了我和郁蓉合作的图画书《我是花木兰》。它输出到巴西,出版了葡萄牙语版。原创图画书的输出势头十分迅猛,以《我是花木兰》为例,仿佛排着队般输出了英语、瑞典语、阿拉伯语、日语、法语、丹麦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印尼语等版本。

童书新旋律意味着突破和竞争,新型编辑的培养、行业的理性、对童书的立体判断、对市场的敏感,以及对童书的情感都是刚需。编辑们自身读的书多了,心里积淀了语感和经验,内涵丰富,易于编出好作品,当然更重要的是使命感。多出基于品质、基于儿童、基于人性的新童书,这是伟大而隆重的事业,更是具有理想主义的新旋律。

为童书新旋律喝彩,我们须造新船去远航,再创新辉煌。

猜你喜欢

诗书童书图画书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新东方童书
神奇的图画书
童书2020:新内容,新渠道
陈冲 腹有诗书气自华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腹有诗书气自华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