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2022-02-07徐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2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生存质量心率

摘  要:目的  探讨对胃癌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传统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50例。传统护理组患者行传统护理服务干预,优质护理组患者行传统护理服务联合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强化基础护理、护士弹性排班、责任意识情况、重视心理护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专业能力)、生存质量、心率。结果  优质护理组强化基础护理、护士弹性排班、责任意识情况、重视心理护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专业能力评分均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心率与传统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传统护理组、心率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方式的有效应用,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心率,促进胃癌患者整体预后水平提升。

关键词:胃癌;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生存质量;心率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2)-2-0120-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环境破坏以及污染现象逐渐严重。在此种情形下,胃癌出现概率显著增加。胃癌作为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呈现出发病相对隐匿的特点。针对此类患者,在治疗期间,需提供有效护理干预,以使其预后水平获得明显改善[1]。传统护理服务方式无法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综合状态,对此确定新型护理服务方式进行相应干预,意义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对胃癌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为达到促进胃癌患者整体预后水平提升目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传统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50例。传统护理组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5.25±4.26)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7.29±0.59)年。优质护理组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45.27±4.29)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7.33±0.6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诊断符合《中国胃癌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2]。

排除标准:①存在臆想症者;②存在沟通等方面障碍者。

1.3  方法

对传统护理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关注,合理展开病房护理干预,通过热敷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告知注意事项,对患者展开简单口头宣教,以获得患者基本配合。

优质护理组患者采取以下措施:①积极展开健康知识宣教,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采取的医护方式,帮助患者充分认识疾病。②积极展开心理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解,就其负面心理完成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并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③积极展开疼痛护理干预,通过家属陪同,鼓励患者采用看视频、倾听舒缓音乐以及阅读等系列方式转移注意力。或者同患者展开认真交谈,减轻疼痛感受。如患者疼痛程度显著、难以忍受,则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品进行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④积极展开饮食护理干预,饮食方面需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清淡饮食,忌食生冷、辛辣,少量多餐。进食后适宜走动,禁止立即躺下,维持半卧姿势,防止出现食物反流现象。⑤积极展开睡眠护理干预,入睡前采用热水泡脚方式进行助眠,如失眠情形严重,遵医嘱采取镇静药物进行干预,维持相对充足的睡眠。⑥積极展开运动护理干预,卧床时活动四肢,防止出现血栓静脉炎。患者表现出平稳生命体征后,鼓励其下床进行适量运动,防止出现便秘以及腹胀等现象。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利用自制问卷,从强化基础护理、护士弹性排班、责任意识情况、重视心理护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专业能力6个维度展开,分值为0~100分,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以及心率。对于生存质量,利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完成,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3]。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比较

优质护理组的强化基础护理、护士弹性排班、责任意识情况、重视心理护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专业能力评分均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心率比较

护理前,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心率同传统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传统护理组,心率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胃癌患者的数量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晚期胃癌患者呈现出较短生存期现状,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增加[4]。护理中须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展开对应干预,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不良应激,使患者从容接受以及配合治疗[5]。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够同现代护理理念以及思想进行充分结合,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将其作为中心,最大化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6-7]。优质护理服务能够通过优质健康教育、热情接待、优质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心理疏导等方式,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提升遵医行为,有效改善生存质量[8-9]。

本次研究发现,优质护理组的强化基础护理、护士弹性排班、责任意识情况、重视心理护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专业能力评分均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心率同传统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传统护理组、心率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此种结果原因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工作开展期间,健康知识宣教可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度,有效改善负性心理情绪,从而确保患者的积极心态;通过看视频、听音乐以及阅读等系列方式,能够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有效运用饮食护理方式,可以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护理服务可充分预防便秘、腹胀以及血栓静脉炎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使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方式有效应用后,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心率,促进胃癌患者整体预后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晓玲,田旭.系统护理干预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12):3251-3255.

[2]徐信,陈邦,左瑞东,等.中国胃癌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8):865-870.

[3]Yue Fan,Haifeng Ying,Xueying Wu,et al.The mutational pattern of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associated genes and its relevance to the immunotherapeutic response in gastric cancer[J].Cancer Biology and Medicine,2020,17(4):1002-1013.

[4]荆芳芳,王璐璐,刘永瑞,等.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分级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胃癌PICC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不良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4):4526-4529.

[5]张远.阶梯式心理护理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5):6696-6698.

[6]侯惠芬.前瞻性護理干预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6):223-224.

[7]Gbd 2017 Stomach Cancer Collaborators.The 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burden of stomach cancer in 195 countries,1990--2017: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The lancet.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2020,5(1):42-54.

[8]黄秀萍,谷敏.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S1):238,240.

[9]刘晓玲.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23):3854-3856.

作者简介:徐娟(1985.10-),女,汉族,籍贯:山东省聊城市,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消化肿瘤学。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服务生存质量心率
离心率
在最佳心率区锻炼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求解圆锥曲线离心率“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