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2022-02-07李亚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高职生健康状况就业指导

□李亚东

公共卫生直接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及生命安全,同时也对我国发展、群众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公共卫生事件属于一种危害性较大,可是却无法彻底控制的一个难题,再加上其对于群众危害以及经济具有较大影响,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如今已经成为群众普遍关注的难题之一。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发现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也明显受到了影响,而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造成的影响,能够有效减轻突发卫生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高职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及表现

(一)焦虑、恐惧。以新冠疫情发生情况为例来分析的话,疫情每日数据更新情况显示,高职生对于新冠状病毒的传播性了解度不足,这促使其产生了焦虑、恐惧等情绪,十分害怕生活周边的人会出现肺炎,对于疫情结束确切时间不清楚。居家状况更是促使高职学生每日无所事事、提不起精神,不利于健康就业心理的形成,甚至都不愿意去找工作。

(二)怀疑、疑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部分学生会怀疑自己已经感染了新型肺炎,再加上疫情以及新冠病毒的不确定性、复杂性,还有高职生对于公共卫生以及自身身体状况的诸多怀疑,促使其盲目采取防治措施。

(三)易波动、情绪抑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严重与持续的环境下,部分高职生在疫情的压力下整个情绪还会变得越发的波动,再加上没有顺利就业经济情况也变得越发的窘迫,这种情况下学生整个情绪波动十分明显,甚至还会因此而产生抑郁等情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四)生活上的麻木与精疲力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之下,高职学生情绪长时间处在不良状态及压力下,学生无法及时缓解自身心理困扰,其整个心理状况、身体健康状况自然也会逐渐消耗,再加上学生也不具备继续应对变化的能力,从而很容易对生活产生麻木、筋疲力尽之感。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原因

(一)线上就业指导针对性不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职生之所以就业心理健康状况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线上就业指导针对性不足,专业的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有待加强。因为事件发生较为突然不管是高职院校教师、毕业生,亦或者是用人单位,均是应急处理的,整个处理十分的被动,原先的工作方案以及就业规划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很难有效应付。高职院校在短时间内无法对高职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高职学生也无法有效应对线上求职这一全新的方式。用人单位在这一过程中也无所使用,虽然现如今事件防控已经有获得较为良好的成就,可是境外输入病例较为严峻,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用人单位自然也还尚未完全放松警惕,在这种情况下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自然也会遭受负面消极的影响,急需院校强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以及心理辅导,可是就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明显尚未做好这些工作,这也就促使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招录的学生相对而言基础并不理想,学习习惯也不够理想,学习积极性明显不足,处理规定的学科学习之外,很少会参与到大学期间各项实践活动中,毕业的时候甚至对于专业知识掌握情况都不足,理论知识十分匮乏,学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就业竞争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学生整个就业压力较大,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促使高职学生滞留在家,他们害怕与自己称心的工作失之交臂,从而进一步加重了高职就业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三)受突发事件影响高职生就业意识不足。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影响,不少高职学生就业意识较为薄弱。在新冠疫情全球范围内爆发之后,国内虽然相较于之前有了好转,可是与2020届毕业生就业的黄金时期相叠加,这就自然会促使不少毕业生产生较强的“等靠要”惰性思想,虽然也有较多的就业生在网络上填报了就业信息,可是主动求职以及自主投档的积极性明显还是有所降低,学生在这种消极等待用人单位主动联系,以及网上招录的毕业生大有人才的环境下,这些就业意识不足的学生自然顺利就业率也会大大降低。长时间下去,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大大降低,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焦虑、不安等情绪,再加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存在,学生整个就业意识更是逐渐减弱。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措施

(一)相关政府部门要做好干预与调控工作。一是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振兴战略。在时代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以及就业机会,近十年来,我国一直都致力于数字技术的发展,这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动力,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数字平台经济发展战略还是不仅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就业与创业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因此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新型行业与职业,更加重要的是从业人员还可以直接面向客户同时为其提供便捷且优质的服务,这样就能进一步促进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落实。除此之外,数字经济具有较大的弹性、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有助于经济发展以及就业市场震荡,即使是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也能承受一定的消极影响。二是需要积极实施国家义务服务计划,进一步扩大国家义务服务范围。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积极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制定的地区、岗位以及行业来完成规定的义务服务,这样就能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还能有效转变就业市场价值扭曲的择业理念。三是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变革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数字智能技术平台、大数据管理模式来对就业人员时间、工作业绩、地点等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管理,这能全面了解就业人员工作交易实时动态,然后构建出智能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用以保证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能够保障普通劳动人员的生活保障。

(二)高职院校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一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稳定就业基本面,尽快实施复学复课。高职院校只有做好这一项工作才能有效强化学生就业指导,现如今各级政府部门都有积极实施各种优待政策,希望借此来有效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为此,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要想有效应对,还需要尽快复学复课,然后就业学生今后就业实际来做好就业指导,制定出契合实际的工作计划,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二是需要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工作,结合院校专业特点以及毕业生实际诉求来对接更多的需求单位,然后基于此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这样才能有效减轻学生就业焦虑、抑郁心理。

(三)做好科学健康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高职生就业健康心理造成的危害是十分显著的,而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还需要做好科学健康教育,借由此来有效强化高职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对于高职生的影响不单单只是局限于学生自身方面,同时也会对学校以及教师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从而引发社会效应。为此,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践期间,最好是能够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展开相应的健康教育,让高职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形成有效的了解,同时能够及时在发生之后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尽早恢复心理平衡。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消极心理与态度一定要进行重点教学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有效缓解自身消极情绪与心理,从而有效纠正学生恐慌、焦虑等情绪。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线上宣传等一系列方式来开展健康教育,这样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学生才能有效应对,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与健康成长。

(四)积极心理疏导。积极心理学主要指的是在沟通的时候,让学生借助于对幸福的追求来关注幸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最佳处理方式的掌握。这一心理教学方式主要内容就是强化学生对于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这有助于高职学生在积极心理学发展与引导下及时梳理自身情绪和心理。在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不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处于何种状态,均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从而有效纠正学生消极的心理状态,而这也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不可少的力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学生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借助教育来强化对于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让其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树立起良好的责任意识,同时践行于具体的实践中,这样才能有效丰富学生道德体验,让学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也能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四、结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而产生焦虑、不安、担心就业等情绪,而要想有效改善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情况,高职生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竞争力,在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同时强化对于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视,准确定位自身职业方向,正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就业严峻形势,然后结合自身的愿意来做好应对,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高职毕业生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高职生健康状况就业指导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