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2-02-07吕新玲

江苏商论 2022年8期
关键词:培育高质量农民

吕新玲

(浙江海洋大学,浙江 舟山 316022)

近年来,党和政府将目光锁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理念就是为了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发挥农民特长及聪明才智的基础上,再次把农民组织起来。中国农民只有通过组织才能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性能。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方式,被赋予非常重要的使命,同时也在新建设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局之年,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参与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织载体,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予以高度关注。202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必须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这一经营主体及其质量提升;扶持力度转向规范运行。党和国家认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通过合作社等形式来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势所趋。但在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存在运行不够规范、社会化服务领域拓展不宽、与成员联结不够紧密的现状。这就要求我们要多途径、深层次地不断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同时,农民是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主体,而乡村发展滞后和农民组织方式密切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组织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有利于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我国“大国小农”的国情由来已久,小农生产是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也是主要的农业组织资源。对于小农户来说,他们融入现代农业具有困难、不具备优势;在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也感到吃力。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直是联系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体的直接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大大调动农民自觉性,充分发挥农民特长及聪明才智,共同享受收益。能够组织广大小农户,增强他们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技能,将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众多扶持政策的出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缓解了“三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激发了“三农”的潜力和后劲,是落实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中坚力量

实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首要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产业振兴必不可少的依托载体,对于激发农业农村资源、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具有鲜活和深远的影响。我国农业农村产业基础薄弱、农村空心化、资源活力不足、资金人才欠缺等突出问题依然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潜力后劲的发挥。若是没有持久生命力的乡村产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也就不能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组织带动众多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体系中抱团发展,共享利益。并在自己家乡这块土地上,梳理再开发禀赋资源,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随着国家在财政项目、金融保险、用地用电、人才支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扩展新服务类型,合作领域更加紧密融合,将继续在组织农民绿色集约化经营、激活乡村资源新业态及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持续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中坚力量。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乡村振兴,最终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国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农业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目前,要素非农化形式扭转较慢、农村空心化及老龄化严重等问题不容忽视。牢牢抓住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根主心骨,紧紧把住高质量发展这条红线,就能够密切联系农民群体,形成命运共同体,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共同享受产业收入,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同时,能够更多地将生产资源留在农村,将人才留在农村。让广大农民群众在组织及联合中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又在其中实现共同富裕。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是培育高质量农民的重要场所

促进全面乡村振兴,主力军是广大农民群众。我国正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已达2000万,但是传统小农户仍占很大比重。在“大国小农”基本国情长期存在的前提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就地培养、定期培训、吸引提升的方式,培育农业农村现代化带头人,向传统农民教授现代农业知识,在实际劳作中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在合作社管理中培养经营能力,带动乡村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广大农民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技能,最终促使广大农民融入现代化的浪潮中,推动全面乡村振兴的实现。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当前,实现全面乡村振兴中,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凸显。从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历了培育-十分重视-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部分-加强规范化建设-注重发挥主体带动作用-支持发展乡村新型服务-重点培育的过程,到近年要突出抓好并推进质量提升,对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扶持力度。可见,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发,这既是自身的发展要求又是当下战略的需要。作为直接连接广大农民主要载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于相关项目给予财力、人力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党和国家严格要求,发布《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浪头有力,整体数量增长迅速,质量相对提升。截至2021年4月,全国有合作社社员6600万人以上。县级以上示范社近16万家,国家示范社超过9000家。产业服务日趋多元,引领效果日渐显著。有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实体品牌,有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打造三产农业综合体等,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还吸引了众多返乡创业人员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持续连接小农户,提升农产品质量,将相当部分贫困户吸引进入合作社,通过利益连接与抱团合作,增加了农民收益,逐步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格局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水平在提高,还要进一步提升农民合作社质量,推动全县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

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的巨大作用与显著成效值得肯定,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效果也初步凸显。但是要注意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晚、时间较短、基础仍然薄弱、面临的短板还很突出等问题。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数量虽然在保持增长,但是经营规模不大,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经济实力还不是很强,作用的发挥受到大大制约。据相关学者对500家合作社的调查显示,“空组织”合作社达到总数的50.4%。其次,随着农村空心化加剧,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农村人才流失,导致相当一部分合作社面临运行不够规范、与社员合作不够紧密、经营管理不够先进、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尽管在项目、金融、人力等方面,党和国家加大了扶持力度,但是受到不同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风险高、高质量发展较缓等问题还很突出。第三,我国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体系不健全,精益性、层次性还不够,倾斜力度还不平衡,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相关的指导、服务、监督体系也有待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承担重要使命,也面临重大机遇。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向高质量方向进发,否则难以满足全面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要求。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一)健全指导扶持监督体系,实现规范化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是应有之义。首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党在农村的主要工作,也是党领导乡村基层治理的方式和抓手,党组织一定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支部,让合作社在不知不觉中,完全依靠党员的个人魅力,带领农村群众实现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其次,政府应出台具有导向性、系统性的政策指导扶持措施,采用逐级分类方式,确保规范、壮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享有各自的扶持及引导。第三,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保险服务、用地用电、吸引人才等方面的倾斜力度,明确各部门责任,确保逐层逐级抓好组织落实工作,引入数字技术来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为农服务,实现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二)塑造内生环境与素质培育,提升自觉化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做到持续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塑造自身内生发展环境,激发自身觉悟、活力。1975年,瑞典Dag Hammar skjêld财团在“世界的未来”联合国总会报告中提到:“若是把发展作为个人解放和人类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个发展只能从一个社会的内部来推动。”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亦是如此,内生环境主要塑造农民群众责任主体和经营管理制度。首先,应该广泛开展农民素质培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培训,注重主体对组织机构思想理念的直观把握,强化他们的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他们的现代化服务水平。这不仅可以调动广大农民群体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提高他们的现代技能,还能大幅度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质量与发展活力。其次,陆续在章程制度、基本设施、财务管理、利益连接、安全监督、生产技术等方面做到高质量规范与完善。悬衡知平,设规知圆。将规章制度等内容尽可能地体系化,做到有规可遵、有据可依,才能物尽其用地实现规模壮大,实现充满活力地高质量长久发展。

(三)打造现代乡村产业蓝图,促进产业化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产业兴旺,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完善服务带动能力。在“大国小农”的国情基调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紧紧连接农民,陆续提升打造基础设施、规模生产、质量安全、储存运输、加工延伸于一体的优势特色产业综合体。同时,有效创办品牌实体,积极打造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创建农民培育基地,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其次,充分挖掘新业态、新模式,向生态农业经济综合体进发。广泛激活乡村资源禀赋,坚持共创、共享理念,构建农业、文旅、康养一体的现代形式的乡村产业蓝图。持续推进合作与联合,扩大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凝聚力。努力引导家庭农场、同业或产业密切关联的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或者积极组建联合社,进行资源整合与合作,以更强大的新面貌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参与到国家、世界市场循环中。第三,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及资源,积极开发乡村新动能、新产业。让农业产业在乡村做稳做实,让人才在乡村满足满意,实现可持续、充满活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培育高质量农民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饸饹面“贷”富农民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