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2022-02-06徐春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人员

徐春芳

(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办事处党群服务中心,山东 莱州 261400)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随着国家的科技与经济双重发展,国家事业单位也在稳健的进步中,为使事业单位的发展快速成熟,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作为支持。因此,事业单位必定要做好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鉴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统筹发展进行全面工作的展开,才能保持事业单位的蓬勃发展与进步。

1 大数据与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

1.1 大数据产生背景

互联网时代把我国与全世界连接成了一个整体。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推动了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将信息进行整合,将数以千计的数据信息连成了一个整体。云计算的产生将整体的大数据进行分类并进行集成化的管理。随着人们的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升级,从而达到数据与信息的高度结合[1],产生连接整体的大数据。

1.2 大数据与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

大数据具有信息量庞大、数据信息多样性与信息量价值高等特征。巨大的数据量是保证一个单位企业发展的基础前提,当代社会掌握更多的信息就是掌握更大的竞争实力。丰富的数据量是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业务能力并进行长足发展的动力源泉。涵盖多方面信息,具有多样性的数据是丰富单位发展需要,进行单位整体和局部、全面与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之一。多样化的数据可以使事业单位挑选出优秀的人才来壮大单位的影响力,促进单位工作效率提升。高价值的数据是高品质人才的体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数据中包括各部门人才的重要数据,如果能将高价值的人力资源数据进行充分的利用,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分配,会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无限的价值。

2 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2.1 由传统向现代的管理理念革新

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能够体现单位员工的个人从业经历、学籍材料以及相关的工作材料等。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为增强事业单位的影响力,此时就需要单位进行专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从根本上进行单位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减少优秀人才资源流失,有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

时代的更迭昭示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管理观念也逐渐由传统的管理模式渐渐发展成顺应当前社会发展且符合单位进步的新型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者从单纯的“管理资源”到如今新的“发展资源”,使人力资源档案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2],了解单位的需求与人才的发展方向,进行更全面、更优质的大数据管理思维。

事业单位应当将大数据人力资源作为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要素,将海量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资料整合以及配置,使单位顺利进行人才战略规划,提升组织绩效的水平,获得更长久的人力资源保障。

2.2 由幕后到台前的发展方向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由幕后走向了台前。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单纯的数据与信息管理,只有在必要时才会进行梳理使用。但如今大数据与信息化的社会条件下,各单位也纷纷发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的管理也被提上日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发展,与应对当今市场化经济的挑战,人才与资源将成为一个单位向着更好发展前景迈进的基石。因此在不断变化的大数据环境下,丰富多样的大数据可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战略依据,更好地满足不断发展进步的单位及人力资源的需求。在大数据的作用下,可以尽可能地提升单位人力资源的匹配程度,彻底实现由幕后到台前的转变。

2.3 由浅入深的管理模式变更

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信息孤立、管理碎片化以及信息传递单线等问题。大数据时代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时间。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进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有助于了解事业单位人才的基本资料和能力,按单位的实际需要与人才的发展方向,对单位人员按专业能力进行正确岗位的适当分配,可以节约人才资源[3],同时又有利于人才的充分利用。清晰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可以明确地反应出人才的优势。促进事业单位人员自身的发展,使其优势发挥到最大。因此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是保障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丰富和稳定的基础,也是单位稳健发展的关键所在。

3 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3.1 转变传统管理概念

新的时代代表着对传统事物的继承以及新事物的包容,为促进事业单位的资源管理发展,要从观念开始进行改变。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代替传统的工作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既提升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也大幅度地提升了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事业单位要从上至下进行思想转变,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优化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

3.2 加强数据库建设,丰富数据管理

为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数据的合理配置,以及资源的最优、最大化利用。要注意对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的收集与管理,进行资源的实时更新,扩大数据收集的范围以及内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要对单位本身的运营情况进行详细的掌握和了解,为资源的调配做准备。其次,在掌握事业单位的动态并进行资源调度时,要对人力资源中涉及的资源进行充分的解读和分析。注意事业单位中人员的流失比率与专业需求缺口等问题。再对单位所需要的发展方向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

如今将网络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统筹资源的发展,轻松地了解各部分的需求,并与其进行积极的沟通,充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调配,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资料为整个事业单位所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3.3 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

管理人员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核心。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落实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整体调整。绩效管理是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形成的优质途径之一,当管理工作需要进行绩效管理时,管理人员就要产生相应的管理责任意识。根据已有的绩效标准,使员工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收集相关的绩效管理意见。通过大数据对制定的管理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结合公司的发展前景,将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处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提升,有助于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同一错误出现两次等问题,培养员工的管理意识,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

3.4 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

建设健全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统筹优化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资源。将单位当前的优秀人力资源进行适当的配置,创新档案的管理模式。对人事档案信息的更新与修改进行实时跟进,完善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借鉴优秀的管理办法,进行符合新时代发展方向与符合事业单位发展前景的管理体制,在完善人事信息的同时,发挥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特长和优势,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做贡献。

3.5 建立考核制度,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绩效考核制度是对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监督手段之一。为促进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形成,并遵循管理制度,需要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的考核制度是对员工的管理任务进行监督,同时又是促进员工积极性的方法。以管理人员为出发点,进行沟通,并将意见进行统一的收集,将员工提出的意见与考核制度、管理制度进行充分融合,改进不合理之处,完善管理体系。有奖有罚的绩效制度是提升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关键。

在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时,也可以了解到管理人员的思想变化,定期为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指导。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管理工作更趋于科技化、自动化,有些管理人员对科技管理不太熟悉,可以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思想指导也是促进人事单位管理人员工作的方式之一,提升员工的管理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

3.6 完善人才的引进工作

事业单位普遍会存在不注重资源管理一类的问题,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也较为匮乏。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出现。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下,为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就要组建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一方面进行单位原有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有必要的时候进行人才引进计划,招聘有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以此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借鉴优秀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系统,跟紧时代变化,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发挥人力资源的管理优势,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公司的发展动向提供有效的技术基础。

4 结束语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档案管理的制度改革,发挥事业单位中的人才优势,投入更多的精力,注重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既能更精确地进行人才分配,又能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增强单位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人员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