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脱贫时代社会帮扶管理体制机制的初步探析
2022-02-05周鹏生
周鹏生
(西北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我国对社会帮扶的研究最早来自21世纪初对外迁移民安置的帮助研究[1],接着人们开始关注对贫困群体(如失独家庭、服刑人员家庭等)进行的社会帮扶。从2014年开始,在精准扶贫的框架下,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重构社会帮扶体系[2],探索信息技术嵌入的社会帮扶体系建构[3],并且注意到非政府组织对边缘群体的独特帮扶功能[4]。人们已经意识到,已经脱贫的人口存在着返贫致贫风险。为此,2020年3月,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坚持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等指导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国家重视社会帮扶,并强化了社会帮扶的管理。有学者指出,在生态社会建设中要加强区域生态协作机制建设,强调要“三制并举”,即充分开展政府管理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和社会治理机制三种机制的协同功能[5],这为已经脱贫民族地区后续社会帮扶管理提供了借鉴。
前人更多地关注帮扶资金的管理[6]、精准帮扶管理[7]、返贫风险管理[8]等,而很少从微观层面探讨社会帮扶过程中管理体制机制的特点和规律。社会帮扶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社会管理创新,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社会和谐稳定。当前,乡村振兴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之中,需要我们探讨社会帮扶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为后续社会帮扶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为社会帮扶政策的可持续性提供智力支持。探讨社会帮扶管理体制机制,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社会帮扶管理体制机制的特点
后脱贫时代社会帮扶管理既有传统的管理方法,又体现出科学管理的特色,并与脱贫前的帮扶管理相衔接,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社会帮扶管理是分类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有机融合
如果说脱贫前的帮扶管理更多的是分类管理的话,那么后脱贫时代的帮扶管理则侧重于项目管理。脱贫前分类管理的目标是识别贫困人口,做到精准帮扶贫困人口,达到精准脱贫的目的。社会帮扶项目管理是使用一系列方式方法,在限定的时间、预定的成本内以及相应品质要求下达到预期的目标。项目管理反映了专业管理的趋势,需要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和项目经验,注重综合性,有严格的时间节点。
首先,社会帮扶项目管理是以效益最优为原则的目标管理。一旦确立帮扶项目,就要有明确的目标,项目参与者、职能部门细化自己的职责、具体达到的指标等。其次,社会帮扶项目管理既是一种科学管理,也是一种系统管理。从科学管理来说,帮扶项目管理工作是按照一定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各项工作是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地连接起来的。同时帮扶项目管理也属于系统管理,要对帮扶中的人、事、财、物进行资源性系统调配,这就要将这个系统分解为多个责任单元,由责任者分别按要求完成目标。再次,社会帮扶项目管理具有临时性特点。项目一般具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因而项目的组织一般采用项目小组这种临时性动态组织形式。由于社会帮扶项目具有“召之即来,来之即干,干后即散”的特点,就存在着项目结束后的后续管理问题。最后,项目管理是一种授权式管理。充分合理的授权能使社会帮扶利益相关各方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建设上来。由于项目小组是临时性的,因此权责的细化和指标厘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受权的责任人有可能根据惯性办事,因而细化责任也是对帮扶项目负责的表现,避免随着项目时间截止点的到来,使项目成为“烂尾工程”。
当然,分类管理与项目管理并非对立的,二者是融合在一起的,不过在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获得显著成效。
(二)社会帮扶管理是为动态管理与事务管理的恰当结合
如果说脱贫前的帮扶管理更多的是事务管理的话,那么后脱贫时代的帮扶管理就是事务管理与动态管理的结合。后脱贫时代的帮扶管理中,静态的求稳心态对于解决问题是不利的。决策制定者需要时间来调查经济和社会形势,等到研究报告成型,即将发布之际,说不定形势又发生了某些变化。决策制定者还需要时间来调整设计方案。这些规律表明,管理主要不是针对静态事物的,而是针对动态变化的形势。
以合作社为例,社会帮扶中需要关注合作社的发展变化。引导合作社的资本从较低效益领域向较高效益领域流动,推动合作社开展不同形式的股份制合作,如控股、入股、参股等。尤其是入股,可以极大地促进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避免返贫的风险。动态管理中还需要根据政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方案及时进行调整,如吸纳社会组织参与合作社,保证合作社运营的多元化。
(三)社会帮扶管理更多地表现为对结构不良问题的管理
如果说脱贫前的帮扶管理是对绝对贫困的结构良好问题管理的话,那么后脱贫时代的帮扶管理就是对相对贫困的结构不良问题的管理。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帮扶遇到的问题绝大多数是结构不良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事实存在,一般没有明确的结构或者解决途径,比较难以根据以往经验进行解决[9]。
社会帮扶管理中遇到的结构不良问题呈现地域差异和群体差异。例如,东部或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更多的是乡村老年群体生活护理照料问题,欠发达地区更多面临的是脱贫群众返贫风险问题。对于稳定脱贫的人群,面临分类、分层的不可预测因素;对于暂时性困难人群、边缘人群,面临困难问题的类型不同、性质各异,如因突发事故、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导致的困难与因离异、移民搬迁等导致的困难问题性质是有差别的。
社会帮扶管理中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各方面要素整合。从当事人个体来说,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身体特征等方面的因素。从群体来说,主要有群体目标、领导核心和凝聚力等因素。当事人个体要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必须考虑到以下方面是否得到解决——对解决社会帮扶中问题的可能性有明确认识;对社会帮扶问题解决中逻辑上的不确定性有明确认识;对自我在理解和解决社会帮扶问题中的角色作用有明确认识;通过多重思考认识到当事人所在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逻辑体系。凭借经验来解决问题的水平仅仅为初级水平,有了反思并结合经验教训来解决问题属于第二种水平,而能够认清问题的性质、理解认知和决策的有限性并且预期到目标的缺陷才能达到认识论认知的水平。
二、后脱贫时代社会帮扶管理体制的变化规律
在唯物辩证法这一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认为,后脱贫时代社会帮扶管理体制表现为以下的变化规律。
(一)社会帮扶管理理念表现为从传统管理思维到治理理念的转变
传统帮扶管理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管人理事”模式,沿着“由人及事”路线行使权力,而帮扶治理是包含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协商性“治事理人”的运行模式,沿着“由事及人”路线行使权力。从实施成效来说,传统帮扶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权力来管理社会帮扶事务,在具体落实中无法完全保证执行的有效性,帮扶治理更多关注参与主体各方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聚合社会各方智慧共谋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帮扶管理需要明确的是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样治理等问题。社会帮扶中治理主体是多元的,涉及帮扶相关利益各方,是面向社会帮扶问题与公共事务的一个行动过程,主体包括公共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在内的多个主体,治理是通过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进行各主体间协调及持续互动的过程。认识不到多元化属性,就容易使政府公共部门负担过重,事事亲自过问,严重影响本来的顶层设计和引导功能发挥。从治理内容来说,重点是协调公共部门、帮扶单位、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等主体的关系。对于怎样治理的问题,涉及的是社会帮扶治理的方法类要素,既包括治理的依据、原则、治理的过程以及治理结果的处理等程序性要素,也包括治理的策略性要素。
(二)社会帮扶管理主题表现为从确定性管理到适应性管理的转变
确定性管理是把人、事、物等看作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常态,这一思维对于方案的顺利执行是有一定好处的,但人、事、物往往并非是静止不变的。社会帮扶中刚开始的任务分工是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正如网格化管理一样,分工使任务界限明确,有利于职责分明。但随着帮扶对象的成长、贫困生长条件的消除,最初的分工管理就会暴露出限制过死、 “各扫门前雪”等弊端。
对适应性管理的界定虽然较多,但本文赞同以下界定,即指一种面对动态变化或不确定性对象时的结构化的、反复循环的、不断调整的最优管理措施和决策过程,目的在于随着时间的推进通过系统监测的手段及时调整管理方式来减少不确定性因素,从而确定和优化管理战略的科学方法[10]。脱贫后如何防范返贫风险,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必须依据适应性管理理论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建立可测定性目标。
从政策性返贫风险来看,适应性管理就是要尽可能帮助有返贫风险的居民享受政策红利,继续加大消费帮扶、产业帮扶力度。从面临的环境返贫风险来看,适应性管理就是要尽可能利用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整合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将不利的环境资源转化为受公众关注的文化旅游资源或者改造为与文化旅游相关的副产品。要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培育和打造一批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庄等。
从帮扶对象的个体性返贫风险来看,适应性管理就是要整合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要侧重开展深入的人力资本分析、人力资本整合。综合考察其赖以生活的条件,纳入各项社会保障措施,降低返贫的可能性。从对这些返贫风险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帮扶的适应性管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人力资本,是最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素。
(三)社会帮扶管理理论依据表现为从现代管理理论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转变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的是各部门功能分工明晰,层次等级是森严和节制的,而整体性治理则强调破解“碎片化”,开展协调与整合。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制度化、经常化和有效的跨界合作以增进公共价值[11]。社会帮扶管理要认识到整体性治理的本质是“整合”。社会帮扶要良好运行,需要整合不同层面的资源:一是将属于同一层级或不同层级的资源进行整合;二是对各治理主体内部的功能进行有效协调;三是在政府公共部门内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进行整合[12]。成立社会帮扶领导小组实际上就是政府公共部门内部的一种整合方式,当然领导小组也可吸纳社会组织或公众个人参与。
整体性治理的目标是以社会帮扶中遇到的问题为核心的,这与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谋而合。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表现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是与社会帮扶中各个层面的问题解决密不可分的。社会帮扶管理中的整体性治理需要处理好侧重行政手段的协调与侧重融入的整合之间的关系,协调比较容易操作,但整合不当则会使效果适得其反。尤其是面临跨界的整合,即跨越行业、领域、专业的界限进行的整合,都需要小心谨慎。数字化时代的整合是后脱贫时代社会帮扶的必经之路,唯有整体性治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向,当然也面临着协同创新的困难。在实施整体性治理过程中,要区分整体协同与多元协同、学科协同与跨学科协同、行业内协同与行业外协同等,针对不同情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后脱贫时代重构社会帮扶管理体制机制的行动逻辑
我们认为,后脱贫时代需要重构社会帮扶管理体制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决策的管理核心地位,建立社会帮扶智库
在社会帮扶的决策中,预期到的责任分散效应和群体思维(或小集团思维)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风险与责任如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在社会帮扶决策中责任与风险同在,集体采取风险较大的决策时,同时考虑到责任共担和责任分散。像异地搬迁这样的重大帮扶决策,面临着总体产业调整、移民重新就业、移民生产生活技能培训等问题。社会帮扶的决策中也会出现群体思维,即对与寻求一致的需求超过了合理评价备择方案需求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例如,某地异地搬迁存在合并户问题,个别干部未能坚持原则,按领导要求造表违规发放搬迁补助款。群体思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决策满意度,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决策的质量。因此,在社会帮扶管理中需要警惕责任分散效应与群体思维带来的不良影响。
明确了决策的核心地位后,就要建立社会帮扶智库,重视专家在社会帮扶中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建立专门社会帮扶智库,明确智库的功能和任务。智库的功能在于提供高质量的思想产品,这种思想产品既包括为社会帮扶管理决策服务的政策、建议和分析报告,还包括对社会帮扶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公共知识。社会帮扶智库的主要任务是咨询、回馈和预测,即为社会帮扶利益相关各方提出各种谋划方案;对方案的实施进行调查研究,回馈运行结果;根据实施效果及其成因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社会帮扶利益相关各方选用。例如,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已有教育智库对高考、在线教学、心理健康咨询等疫情中和疫情后应该如何帮扶的问题提交了相关的咨询报告,有的已经被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采纳。
建立了专门社会帮扶智库之后,需要将传统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制度经验纳入智库中。要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领域专家的主观能动性,协助编制社会帮扶管理发展规划,组织研究重大的、包含共性的专业难题,对重点帮扶管理项目组织科研攻关,研究、总结相关经验,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要让社会帮扶智库成为乡村振兴发展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二)明晰社会帮扶管理目标,采用恰当的管理模式
社会帮扶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根据相关政策精神,清晰地设计出社会帮扶管理目标,这一过程一般要经历如下基本环节。
一是确定社会帮扶管理目标内容及模式。此环节是要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活动,确定社会帮扶管理目标的内容构成。首先,要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帮扶利益各方需要和帮扶地域的特点,明确社会帮扶管理目标的内容领域。其次,在明确目标的内容领域基础上,就各领域内容进行上下位的具体分解,寻找社会帮扶管理目标体系中较为具体的目标。再次,在确定帮扶利益各方具体目标基础上,结合帮扶利益各方以及帮扶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帮扶管理目标的内容分析。社会帮扶管理目标模式是根据管理内容的要求形成的管理行为体系结构,可以区分为专注于答案的内容模式和专注于问题的内容模式。专注于答案的内容模式更多的是调动资源为帮扶利益各方服务;而专注于问题的内容模式更多的是发现帮扶过程中的问题,例如制订的帮扶方案是否符合帮扶利益各方的诉求,能不能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任务。
二是整理和组织社会帮扶管理目标。本环节是对前一环节确定好的社会帮扶管理内容加以整理和组织,形成系统性的整体管理目标。整理和组织管理目标,需要先确定起点目标,就是分解后的子目标,涉及对帮扶利益各方尤其是帮扶对象的社会性特征、已有资源(如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分析。帮扶利益各方自身拥有的各项特征及资源将直接影响到帮扶目标的实现,影响实际帮扶成效。另外,需要将各项子目标组织起来,即在分析各项子目标关系的基础上,将子目标组合成具有一定层次关系的体系。之前虽然分析了有哪些子目标,但没有理顺关系,因而需要根据总体规划,明确各子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些子目标之间存在着或递进、或平行、或嵌套、或独立的关系,需要将他们整理成系统的整体目标,这样才有助于社会帮扶管理目标和谐有序地实现。
三是表述社会帮扶管理目标。在明确了社会帮扶管理目标之后,就要将这些目标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根据帮扶政策,对于总体目标,使用概括的、全面的肯定语句来表述,用来指导子目标的编制;对于子目标,需要使用明确的、具体的肯定语句,使子目标可见、可测和可操作。在完成目标的质量和效率上,要求有操作性,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激励措施、奖惩措施等都要在表述中有所体现。
在明确社会帮扶管理目标的同时需要开展初步的实践,以发现实施社会帮扶管理目标的具体模式。根据当前社会帮扶管理的实践案例,社会帮扶管理实施模式有忠诚执行模式、适应模式和创意模式三种。
第一是忠诚执行模式。这是指把社会帮扶实施过程看成是忠诚地执行社会帮扶管理目标方案的过程。这一模式需要帮扶相关利益各方完全按照方案要求,一板一眼、不折不扣地执行。预期社会帮扶管理目标方案的实现程度就是衡量帮扶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即追求最大程度地依据方案的原本意图去实施帮扶。在这种模式下,上级已预先将社会帮扶管理方案设计完毕,并为帮扶相关利益各方的实施提出建议和指导。通过不同的平台(如采用“钉钉打卡”)和手段监控帮扶相关利益各方的行为及实施的成效,可以在帮扶结果和帮扶方案之间建立反馈联系,有利于评价最初方案的优劣,从而进一步改进社会帮扶管理目标方案。这种模式在精准扶贫时期(绝对贫困的脱贫)是非常有效的,但进入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不稳定性导致社会帮扶管理方案的实施并不能完全按照上级设计的意图成功地运行。
第二是适应模式。适应模式是指帮扶相关利益各方与帮扶情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即根据帮扶对象实际情况及所在社区或村庄的面貌在帮扶目标、内容、帮扶形式等方面对帮扶管理目标方案进行调整和改革。一方面包括帮扶方案适应具体情境和帮扶相关利益各方特点进行的调整,另一方面包括帮扶相关利益各方为适应帮扶方案而可能发生的改变。毕竟政策是刚性的,情境是变化着的,因而相互适应模式的存在也是可能的。在这种模式下,帮扶相关利益各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帮扶,在坚持政策原则性的同时,针对不同地域帮扶相关利益各方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三是创意模式。创意模式是将社会帮扶方案实施过程看成是帮扶相关利益各方在具体情境中联合起来,有创意地完成帮扶管理目标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帮扶相关利益各方是创意实施的主体,帮扶者并非完全按照上级设计好的帮扶方案来达成管理目标,而是创造性地将帮扶相关利益各方诉求提取出来,将之前的经验与帮扶管理目标恰当地融合,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尽管三种模式各有其存在价值和局限性,但三种模式彼此之间不是绝对排斥和对立的关系,而是呈现某种超越的关系,即适应模式是对忠实执行模式的超越,创意模式则是对适应模式和忠实执行模式的超越。在社会帮扶管理目标制定初期,可能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各方案之间是否拥有绝对的优势也不清楚。只有当相关利益各方在现实中实施这些方案之后,才能发现究竟哪一个才是最适合的,因而前面的这些模式只是对具体帮扶实施活动的一种理论上的提升或抽象,在实践中不存在纯粹的忠诚执行模式、适应模式或创意模式,操作过程中也很难清晰地划分这些模式。
(三)梳理社会帮扶管理中的结构不良问题,使之系统化、模型化
社会帮扶管理中的问题大多数为结构不良问题,也是棘手问题。按照动力学模型理论,可以将社会帮扶管理中的结构不良问题进行系统整理,通过结构模型来准确地反映实际问题。为了适应政策或形势的变化,我们要根据社会帮扶相关利益各方的需求来建立模型。建立模型之前,我们要搞清楚系统模型所反映并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接着要紧紧围绕这些具体问题设置变量。对那些与社会帮扶问题关系不大但又不能删除的系统要素,可以进行整合,类似于坐标图中的拟合线,对它们进行高度概括和综合。而那些对不影响社会帮扶问题分析的要素可以搁置起来甚至删除。模型一旦建立就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
要使模型化得以成功展示,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来确定变量指标,区分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对那些难以确定的指标,请有多年帮扶经验的干部帮助定性分析并进行模型调试;对于那些代表趋势的指标,主要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当然还可以借鉴政策分析方法进行修正。当确定好系统变量指标后,将那些有疑惑的变量指标提交到帮扶对口部门(如乡村振兴局等)加以讨论并修正。模型中的变量指标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可以根据形势变化进行修改,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变量关系,这样形成的模型就能适应社会帮扶中问题的不断变化的状况。
根据国外学者的经验[13],在解决诸如社会帮扶管理中的结构不良问题时,需要各行业、各领域专家聚集并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各自的假设。经过头脑风暴,专家们将创建一个共享相同假设的共同愿景。在这一愿景的指导下,各行业、各领域专家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经过激烈争论,获得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关键变量,商讨解决这一关键的、核心的变量需要的方案,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专家在形成社会帮扶管理问题模型化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还需要与拥有丰富经验的社会帮扶相关利益各方一线人员(如帮扶干部)进行密切合作。
四、未来研究趋势
激情满怀服务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职责和使命。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社会帮扶不能缺席,社会帮扶管理研究更是如此。根据对前人研究的评述,未来研究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要探讨分布式认知理论在社会帮扶管理中的运用
分布式认知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一个包括认知主体和环境的系统。管理实践中“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深化为分布式认知的应用提供了系统环境条件[14]。社会帮扶的分布式管理是根据帮扶任务特点和帮扶项目组成员的能力,由帮扶项目组内的多个成员(不一定是全部成员)共同承担和动态更替领导角色的一种集体决策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决策者角色由个体“集权”变为多个成员共同负责(例如委员会制),决策者角色依据帮扶任务特点和成员能力动态更替,各帮扶项目组之间既要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将分散管理与统一决策相结合。遇到结构不良问题甚至目前是无解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开展网络悬赏或者社会悬赏方式来获得创意点子。
(二)需要分析非常规突发事件下的人群行为规律
社会帮扶管理中往往遇到某些难以预料的非常规突发事件。这是指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利用当前资源和常规方式难以应对处置,并对公众产生广泛负面影响的事件[15]。要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的不同特征,针对在这些特征下群体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规律,形成面向实际管理应用的模型和方法。这里需要避免形成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框架效应,而提升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认知水平是克服框架效应的有效策略。我国脱贫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了应急资源配置、社会动员机制等应急机制[16]。社会帮扶管理需要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关注特定氛围条件(例如自然环境和人口环境的剧变等)中的人群的行为规律。
(三)要深入探讨本土化帮扶管理模式
在宣布脱贫之前,全国各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本土化帮扶体系。例如,广西工会形成的帮扶工作网络化等 “六化”模式[17]。后脱贫时代,需要探讨本土化社会帮扶管理模式,例如,借鉴“资教”模式[18]形成合理的社会帮扶管理目标。调研当地社会帮扶利益各方诉求,扎实抓好本土帮扶干部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懂帮扶、会帮扶、作风硬”的本土帮扶干部队伍。调研新乡贤现状,充分听取他们的建设性意见,形成有利于社会帮扶管理的条款。
总之,要达到和谐有序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帮扶管理最终目标,就需要不断地深化改革,创新社会帮扶管理体制机制,使社会帮扶利益相关各方的民生得到改善,诉求得到尊重,问题得到解决。社会帮扶管理是一个科学管理的系统工程,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也蕴涵着各种机遇。需要我们深入探索社会帮扶管理体制机制,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这一主要矛盾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