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容体系及当代启示

2022-02-05孙小泽许彩慧

大连干部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方法论资本主义经济学

孙小泽,许彩慧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历史演进

(一)萌芽形成阶段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黑格尔的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合理部分,在方法论上完成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这一时期,马克思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中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绝对精神”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与《德意志意识形态》这几篇著作中,认为解决现实问题需要到“市民社会”中去寻找,进而将自己的研究聚焦到政治经济学领域,被认为是唯物史观理论的开端,并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灵魂。1857年,马克思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对经济学方法论进行了重大创新,首次采取了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此后,随着《资本论》第一、二、三卷的陆续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容体系也在不断系统完善。

(二)成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可以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的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以列宁、斯大林为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体系逐渐形成。列宁在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主要代表作有 《谈谈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 《帝国主义论》等。在这些著作中,列宁充分运用辩证法对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一战爆发时期的世界经济与政治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了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并对第二国际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经济理论以及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在分析方法上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创立了系统的帝国主义经济理论,为进一步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做出了突出贡献。列宁去世后,斯大林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经典著作,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的又一次转变,以他为主要代表的联共(布)中央从过去的聚焦于论证经济政策,向开始重视系统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转变。同时,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与1955年版本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使得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走向成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乃至对当代世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曲折前进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以及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包括中国在内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陆续着手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从理论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本国化,不赞成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在方法论上需要进行重新研究的问题也得到了理论界的一致认同。以兰格、科尔奈等人为代表的东欧社会主义经济流派,主张运用实证研究法、系统综合法和增长模型分析法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历史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一直以来面临着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尤其是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在发展上遭遇严重挫折。

(四)深化创新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深化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得到完善和丰富主要是在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为后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党的十九大之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方法论上的指导地位,不断推动着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一)唯物论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具有客观性。我们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规律和本质,必须承认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基本前提,任何唯物主义理论都要遵循这一基本前提,将物质范畴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唯物主义沿着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到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再到辩证唯物主义,最后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路径完成了演变历程。在此期间,马克思通过对一切旧唯物主义所主张的对物质世界消极、片面的理解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要从科学的实践观点来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恩格斯在19世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并提出了物质的概念: “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1]列宁也曾对物质概念做出了全面的科学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列宁在对旧唯物主义理论的物质观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观点中的合理内容,对物质的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重新论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但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此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唯物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方法论体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辩证法

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也可以叫做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其中,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其中一对基本属性,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对立与排斥的规律趋势,具有绝对性和无条件性的特点。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规律趋势,具有条件性、相对性的特点。同时,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矛盾的另一对基本范畴,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立统一规律从整体上阐述了物质世界的辩证关系,认为物质世界存在的总特征是事物普遍联系和按照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世界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永恒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是由对立统一的因素形成的,统一之中有对立,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于政治经济关系之中。

2.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包括质、量、度三方面的规定性。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3]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主要理论,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主要方面,事物的量的积累超出了可承受的范围,就会引起质的巨变。质的变化与量的积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马克思在质量互变规律的视角下,分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更替的历史节点,得出了资本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历史表现,并在理论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导致其自身灭亡的关节点。

3.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也是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之一。事物内部既存在肯定自身、助推自身发展的积极方面的因素,也存在否定自身、阻碍自身发展的消极方面的因素。事物发展至一定的阶段和程度,就会被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所否定。在继续运动的过程中到了另一个阶段,又会被自身新的对立因素所否定。如此往复,事物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路径不断前进,其中,否定之否定是更高一级形式的肯定。因此,事物就按照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形式不断前进,对外表现为“前进的、上升的运动”,这一运动规律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深化,并通过外在形式得以拓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由矛盾推动发展的,事物永恒发展的运动性的路径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前进,集中体现在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的动力来自事物内部矛盾。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是,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断斗争的道路上所面临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三)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实现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向科学转变,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处于核心地位,是马克思毕生中最伟大的两次理论创新。在社会历史观上,出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唯心史观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论证了资本主义的永恒性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合理性,突出个别历史人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的视角,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贡献与自身包含的历史局限性,与此同时,阐述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创造作用。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批判了唯心史观为资本主义辩护的本质,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特定性,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都是自然的历史过程中的一部分。资本主义的生产也有它特有的社会性,马克思通过对各类经济范畴的阐释,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被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内在表现,与它体现在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外在表现区别开来,并得出了生产过程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发现了社会经济历史进程中各要素之间本质关联,认为社会制度乃至经济制度,其变迁都是客观的,具有客观规律性。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以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灵魂。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分析与论述方法

(一)分析方法

1.社会矛盾分析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思维与实践在于分析社会问题中所存在的矛盾,并以方法论为指导分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现象。例如,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存在雇佣工人劳动力的价值与工资之间的直接矛盾,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等等,理解这些矛盾代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走向成熟。这些矛盾产生根源在于经济主体内部要素构成的二重性,作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另一个特性,揭示了矛盾的二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整个体系中,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二重性。例如,马克思认为, “劳动的二重性”是对政治经济学体系理解的基础,把劳动力成为商品纳入“剩余价值不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又不得不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矛盾分析框架中[4]。同时,在矛盾的统一性方面,马克思还提出了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等等。

2.历史主义分析法。用历史发展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历史主义分析方法基本路径。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人类社会历史就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劳动史、实践史,生产方式决定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一定要相互适应,相互适应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马克思深刻分析了人民群众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量变的视角观察指的是人口总数的绝大部分,从质变的视角观察是指所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群体的总和。其中,最稳定的实践主体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他们的劳动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是推动社会最终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3.阶级分析法。列宁曾对阶级的概念进行过直观的论述: “所谓阶级,就是一群在社会历史中的经济地位不同的集团,他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的多寡存在差异,也就决定了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不同,经济地位高的集团拥有对经济地位低的集团的劳动的占有权。”[5]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构成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如资本主义的生产由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再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产生的结果。资本主义经历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再到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社会各阶级的斗争与合作、合作与斗争的相互依存,始终贯穿着这一总体的历史进程。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逻辑来说,阶级分析法是用以去研究、解决经济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方法,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关于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的具体化方法。马克思将阶级分析法纳入到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去,形成了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阶级分析法。

(二)论述方法

1.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科学抽象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指出: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6]事物现象与本质的表现很多时候并不一致,有时甚至是扭曲、歪曲的。要想获得对事物本质的真理性认识,充分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十分必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分析问题时,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过程,共同构成了科学抽象法的核心命题。从具体到抽象,是通过观察事物的现象来研究事物本质的方法。面对纷繁错综的社会经济现象, “必须在充分收集感性材料,并研究他们的具体发展状态,把握这些状态之间的内在关联”。抽象分析法帮助我们理解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准确把握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能力,促进在经济学方法论上形成一整套的范畴与体系。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通过利用抽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范畴与概念,并在实践中通过中介深入研究和阐释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地让人们把握对客观经济规律的本质认识。这里所说的“具体”,已经从开始研究的“感性具体”,逐步上升到“理性具体”,理性具体是作为逻辑叙述过程的终点,是比感性具体更高层次的认识,距离全面把握问题的本质更近了一步。

2.逻辑与历史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中的重要分析方法。逻辑证明作为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也有其起点、中介和终点,在逻辑体系上表现为概念和范畴。这个概念或范畴的逻辑体系要同历史相一致,要与真实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一致,在这里“历史”是指“在某个时候确实发生过或者还在发生的现实过程”。思维的逻辑过程要同历史过程相统一,要实事求是反映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我们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本目的。但是,因为某些跳跃、曲折与偶然的现象也会经常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生,逻辑思维的运用就会排除那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跳跃、曲折或偶然非历史现象,也就是说,这种逻辑思维的反映要与实际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相适应,此时各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的典型发展点上进行考察。

3.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分析与综合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种常用研究方法,它们之间相互关联且相互制约。仅仅依靠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问题,就不能够整体把握经济现象中的现实情况,最终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片面性。类似地,仅仅依靠综合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就不能够在经济现象各要素纷繁复杂的交织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握问题的本质。分析方法对于经济现象中各个不同要素的发展状态的理解,是发现问题本质的基本前提。由于事物在本质上是矛盾的,同一的东西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差异和对立又存在于同一和联系之中,因此分析就意味着在同一中把握差异,而综合则是在差异中把握同一,分析意味着把整体解剖开来,找到内部因素的差异;综合意味着在这些差异中,整体把握这些差异所组成的整体,即统一性。分析和综合就如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相依在一起,而不能独立地活动。经济运动的每一步都交织着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它从分析开始,通过分析揭露出事物内部的矛盾。同时分别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作单独的考察,在这之后,认识便由分析立刻过渡到综合,过渡到考察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矛盾的性质,以及矛盾获得解决的方式。当旧的矛盾得到解决,新的矛盾又会产生,于是又开始新的分析。就这样,由于事物矛盾的不断发展不断解决,反映在认识过程中就是分析和综合的依次递进,直到全部认识过程完全结束为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是把分析的方法和综合的方法结合起来,实现其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4.归纳与演绎相统一。归纳与演绎是经济研究过程中必然联系的两个主体。仅仅依靠归纳的方法而不注重演绎,会缺乏理论的推理与概括,造成经验事实的简单堆砌,无法找到事实中问题的方向,会导致对客观经济规律存在性的否定。单独依靠演绎的方法而缺乏归纳的分析,就会陷入推理的死循环,偏离经济规律客观实际,也无法找到正确的结论。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密切地注意到了归纳和演绎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要把演绎和归纳辩证地结合起来,就必须既改造形式逻辑的演绎法,也改造形式逻辑的归纳法。形式逻辑的归纳是从个别和特殊的东西中归纳出普遍的东西,从经验的存在中抽象出一般概念。辩证归纳的作用不仅仅是根据现象的外部特征去发现和概括事物的共同性,抛弃它们的差异和特殊性而制造抽象的普遍性,而是要在个别和特殊的事物中发现它们的真正本质和活的源泉,发现能够说明和解释其个性差异和独特特征的一般的东西。这样的“一般”决不是抽象的共同性,不是僵死的“实体”,而是活生生的矛盾,是事物处于萌芽中的矛盾。

5.定量与定性相统一。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分析时,也注重定量分析方法对研究结论的支撑功能。马克思曾指出, “一种科学得以真正完善,离不开对数学的成功运用。”[7]在对政治经济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经济现象中质的发展变化规律,也要把握量的积累与变化趋势。只有定量分析方法与定性分析方法统一起来,得出的结论才能思维更缜密,更能够准确把握经济社会的运动状态。当然,马克思也反对在经济学领域的数学滥用现象——片面追求数学定量分析方法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生搬硬套。经济学问题涉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仅仅进行数学抽象分析并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如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相关理论中,过分依赖复杂的数学推导,无法揭示资本主义总危机产生的根源,也无法对各个经济要素主体间的矛盾冲突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当代启示

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无法具有一般性,都具有一定的历史特定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把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作为分析对象来研究的,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思维精髓,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大船,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8]327

(一)以唯物论为指导,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动摇

唯物论认为,经济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范畴,是能够被认识和利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远没有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水平,物质财富仍然没有达到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所设想的极大丰富的状态,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办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物质生活条件极大丰富才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邓小平同志认为: “革命是基于物质利益的产物,完全忽略物质利益,仅仅强调奉献与牺牲精神,是唯心主义。”[9]只有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人民群众才能够切实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物质红利,发自内心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原则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始终要以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方法论指导。矛盾双方既有相互对立冲突的一面,也有统一相互依存的一面,需要我们在经济工作中善于在矛盾的对立中把握矛盾双方的潜在联系,灵活处理好、把握好对立面的统一。历史证明,让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效结合,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道路。类似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方法论上也兼顾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也要在充分尊重各国的基本国情这一矛盾特殊性的基础上来选择具体的发展路径,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特定的发展模式。市场经济并非某种具体社会制度属性的特定标签,具有普遍性或共性,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国家都可以灵活掌握的一种资源整合的手段与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所有制上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标,消除两极分化,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律,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也实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要理论突破。

(三)在经济工作中善于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坚持底线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8]332纵观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没有处理好改革的进程与改革的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吸取的历史教训。把握好改革发展的渐进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原则,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原则不动摇,以风险控制为底线,以有效治理为目标,正确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试点”政策的推行是把质量互变规律较好地运用于经济工作实践的成功经验,通过以点带线,再到以线带面,再到逐步推广的方法,避免出现较大的起伏和波动,把握好改革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有机统一,既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也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有效化解了重大风险。

(四)以否定之否定规律视角客观看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0]资本主义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历史贡献的同时,自身也不断暴露其消极的方面,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资本家剥夺小生产者,是剥削阶级的少数人对于被剥削阶级多数人的剥夺。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政权的过程,是剥夺剥夺者的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剥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里包含着否定自身的消极因素,为“否定之否定”的产物——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由低级阶段进到较高级阶段再进到更高级阶段而前进着,按照社会发展规律运动着、发展着。尽管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遭遇严重挫折,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新变化,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总趋势不会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方法论上指导我们要准备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状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坚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信心。

(五)唯物史观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指针

唯物史观认为,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就是能否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基本要求,是党的根本宗旨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域的具体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充分汲取和发挥人民的力量,从微观层面上看,体现为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更加合理、有效的结合,尊重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全体劳动者发挥和释放生产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更加高效,提供更大释放生产力的空间。从宏观层面上看,要破除、淘汰压抑劳动群众发挥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体制机制壁垒,不断探索和建立有利于激励创新的社会主义经济治理结构,让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创新与活力。

猜你喜欢

方法论资本主义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简明经济学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