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历程与特征

2022-02-05娄跃辉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性现代化

蒙 慧,娄跃辉

(1,2.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00)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64,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符合世界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基本道路,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向和步伐。时至今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科学辨析现代性、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系统梳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有助于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观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密码,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未来探索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现代性、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性与现代化作为两个存在已久的概念,被学术界广泛运用,但是对于其内涵的认识在学界仍充斥着争论。与此相比,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近几年才兴起的概念,学术界对其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虽然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但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实践从近代以来延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既符合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华民族自身印记,为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发展贡献了中国样本。

(一)现代性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在《我们从未现代过》一书中宣称:“有多少思想家,就有多少现代性的版本。”[2]12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现代性”仅仅是一个用来理解过去的概念框架。本质地看,现代性是一个人为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无用概念。完整的历史是由大量事件、思想、感情和经历组成的,在很大程度上不可复制。对于现代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重建时间的“形状”,以最有意义的方式组织历史,帮助我们理解现代与早期社会的关系。

在研究现代性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应该把现代性与现代主义混为一谈。例如,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期至中期在西方特有的一种风格,这种风格是某一个阶段现代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殊表现。第二,不应该认为现代性完全是进步的。现代性也许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目标,但康多塞等人所宣扬和预测的真正的(普遍的)进步和人类完美主义概念是一个从未实现过的梦想。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性可以概括为“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405。由此可见,现代性的内容并不等同于“进步”,同时也不是商业化导致的“自然”过程。第三,现代性不仅仅是欧洲或西方文明带来的。在现代性早期阶段,它是通过海洋对社会空间的重组,换句话说,并不是资本主义带来了现代性,相反,是全球矩阵的动态变化带来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现代性不是一个自生的西欧现象,在许多方面它是通过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接触和交流而得以实现的,它由复杂空间中发生的互动、模仿所产生,并且由这种互动、模仿所定义。因此,需要在全球动态系统中理解现代性的概念。第四,现代性具有中间性质。现代性的出现不能声称是人类社会一种更高、更好的状态,也不能说它比前现代社会更幸福、更高尚。现代性只是从大约16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兴起的结果。简言之,现代性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产物,是早期意识状态逐渐演变的时代主题,现代性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二)现代化

现代化最初被用来描述日本、中国、土耳其等国家的发展,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和非洲新独立国家的增多,现代化一词也被用来指代这些新独立国家的变化。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现代化的概念既流行又模糊。之所以说它流行,是因为它经常被科学家,特别是社会学家广泛使用。同时它也是模糊的,因为它被用来表示越来越多不同的事物,从最广泛的用法——用来表达任何“社会变革”,到更为精确的用法——用来表达一种特定类型的变革,例如“军事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由于使用现代化一词的人在目的、方法和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人们对现代化的含义存有不小的争议。

韦伯认为,现代化是价值取向从“传统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变;涂尔干将其视为社会组织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4]27,并伴随分工逐渐明确的过程。在当代,罗斯托认为,现代化是为经济“起飞”奠定先决条件的过程,并且这些条件主要是非经济性的。大卫·理斯曼则从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变动对人们心理影响的角度来研究现代化。麦克莱兰认为现代化是一种心理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过程使得传统取向被成就动机所取代。贝拉则认为内心禁欲主义的宗教观念是现代化的萌芽因素之一。雷德菲尔德认为现代化是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由此可见,从不同的角度、学科、目的切入,对现代化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与此同时,与“现代化”相比,有些学者更喜欢使用“西化”一词,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更容易把握的定义,因为只需要研究西方模式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的影响即可。然而在作者看来,这种观念存在必然的缺陷。“西化”意味着西方文明完全取代了本土文明,这显然与事实不相符合,实际上现代化是非西方国家主动或被动选择西方思想、技术适应本民族独特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中的非西方国家有许多重大创新确实来自西方,那是因为这些国家必须应对一个主要由西方国家为满足西方利益而塑造的外部世界。

鉴于“现代化”一词含义的多样性,有必要对其概念作出界定。“现代化”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现代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术语,而是广义上的哲学社会术语。作为一个社会学术语,现代化指的是各种类型的社会变革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其中包含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制度等多维因素。同时,作为一个哲学术语,它指的是社会变革的无形因素,如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历史、文化和精神遗产等对社会变革产生深刻影响的过程。另一方面,现代化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5]36也就是说,现代化不是由一个或两个单独的事件或运动所决定的,恰恰相反,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因此,现代化是指国家受到更先进国家活动的影响和启发,由先进社会取代落后社会制度、思想和文化,从而使国家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许多关于现代化认识的新观点认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唯一,“道路选择,关键要符合国情,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6]317。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经典现代化道路的观点认为,现代化就是按照某种具体标准实现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赶超型现代化道路的观点认为,现代化是某些非西方国家利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成果,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国家现代化水平的过程。多重现代化道路认为,国家存在多种方式进入现代文明,可以是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化经验的道路,也可能是按照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完全自主地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国家现代化道路则是一种更加“中庸”的观点,即在强有力的国家机器领导下,实现民族国家和固有文化水平的现代化改造,这种现代化范式旨在采用现代化一般原则的同时,根据自身文化特点和社会经济目标制定自己的现代化发展计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植根于中国社会实践,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符合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因此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典型之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离不开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影响和推动。向西方学习和借鉴经验,使得中国在技术层面、社会结构层面、思维层面都带有“西化”的印记。但是,中国在选择现代化发展道路时,充分考虑了中国的自身特点,没有一味地追求“西化”,将自身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西方”国家。与此同时,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实践探索,中国还认识到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中国实现现代化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可以总结为:循序渐进、实事求是。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7]。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个以国家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按照国家发展规划推动的社会各领域长期质变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从农业向工业、从封闭向开放、从传统社会到现代文明社会的过渡过程[8]2。这一过程已经持续了180多年,时至今日,转型仍在进行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再次讨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进行理性思考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的问题尽管有其存在的特殊性,又具有从特殊上升到一般的普遍性,对中国存在的特殊问题的解决,能够对致思世界性普遍问题提供启示。”[9]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

中国面临的现代化任务是历史的必然,资本主义“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中华民族当然不想灭亡,只能被迫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10]。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与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每个时期按照现代化的领域、目标、手段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现代化节点。在各发展阶段和节点上,中国的现代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萌芽阶段

与以和平、稳定为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相比,近代中国是一个混乱和充满变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挽救危机的数次尝试中孕育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萌芽。

军事的失败孕育军事现代化萌芽。面对军事失败和文化羞辱,清政府的第一反应是怀疑和愤怒,紧随其后,一些进步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加强中国军事防御能力的必要性,于是开始了中国的首次现代化尝试,即军事现代化。虽然此次自强运动的目标是崇高的,但在内容上却表现得十分狭隘。因为这场自强运动背后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前提:一方面,既然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所击败,合乎逻辑的补救办法理应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另一方面,清政府仍认为自身的王朝体系,包括社会和文化价值等方面远远优于西方政治和文化价值观。因此,这场自强运动仅限于制造武器装备、建造战舰、学习西方军事科学技术等,而完全忽视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和历史等因素,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无形因素构成了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强大背景。尽管存在种种缺点,这次自强运动仍然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播下了现代化的种子。

军事现代化的失败,催生政治现代化萌芽。尽管自强运动的组织者非常努力地推动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但甲午战争的战败,使得进步人士认识到需要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政治改革,即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初期,仍然相信以儒家道德原则为基础的整个王朝制度是健全的,局限于提出一系列温和改革方案,只要求采取一些西方的方法和现代技术进行行政重组,即“中体西用”。清政府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被日本击败,使许多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任何零碎的、轻微的改革都是徒劳的,中国需要的是彻底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康有为和梁启超向光绪皇帝提出对王朝制度的框架进行改革,即实行君主立宪制。这项改革王朝制度的计划得到了光绪皇帝的热情支持,但也很快就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康梁二人缺乏政治建设经验,低估了守旧势力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改革者提出君主立宪的同时,仍希望保留王朝制度的基本结构,没有意识到任何体制改革都会动摇整个系统的基本结构。换句话说,他们所推行的政治改革比他们设想的要更加激进,因此“维新变法”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对政治和经济建设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寄予厚望。虽然成立了共和国,但却受到政治不稳定、帝国主义威胁和价值观念解体三大危机的困扰。因此,由于军阀割据、帝国主义持续压迫以及西学兴起、儒家学说没落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现代化在这一时期只做出了一些支离破碎的尝试,即碎片化的现代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介入,国内仍然实现了一些工业和现代化发展成就。例如,由于西方列强对军阀的扶持,在不同地区或省份发展起来一些独立的现代工业。尽管看起来十分脆弱,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些工业中心,如上海、天津等,成为新中国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但这远远不足以弥补列强与军阀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害。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探索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也随即拉开序幕。如何把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1]350,是摆在新中国面前的迫切难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受到西方列强敌视,再加上迫切需要援助和建设经验,以及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密切联系,国家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经过漫长的协商,中国最终得到了苏联的有限经济援助和现代化建设经验,开始着重在政治、经济两个领域规划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政治领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广大党员进入到农村、城市、公社、学校、工厂等各个领域,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全方位的管理网络,以执行党中央做出的决定。在经济领域,中国遵循苏联式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实行经济集中规划,统筹生产、分配等各项工作;经济规划中突出重工业的地位,大力建设重工业基地,形成全国性的工业网络;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只投入必要的资金,用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尽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就对苏联的工业化模式持保留意见,但是由于缺乏经济援助和建设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别无选择,只能遵循苏联模式进行工业化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毛泽东逐渐确信苏联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开始进行一些新的探索。毛泽东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应该建立在小型劳动密集型农业项目的基础上,而不是资本密集型的工业项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探索方式,但是探索的结果并不理想,再加上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苏联技术人员的撤离,给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混乱。至此,中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告一段落。随后,从1960年到1976年,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严重挫折,现代化不仅进步缓慢,而且在个别领域出现了明显的倒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何去何从,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加速发展阶段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急需经济改革,实现现代化成为当时中国的唯一出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迎来快车道时代,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早在1964年,周恩来就代表中共中央郑重提出“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2]132。但这样的呼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谴责为资本主义思想的复辟,被迫停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各项现代化探索,真正走向了四个现代化的道路。在农业领域,邓小平指出,只有通过全国努力使农业恢复正常并迅速增加产量,才能确保整个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此,国家引入“农业责任制”,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还重点培养了大批的农业工程师、技术人员、机械员和其他支助人员。在工业领域,就工业发展而言,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到20世纪末,中国工业发展接近甚至赶上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目标,中国采取了一些大胆的尝试。第一,调整以往的产业政策,恢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第二,将责任制引入工业部门,赋予企业自主经营权力。第三,允许甚至鼓励“私营企业”发展。第四,采取多种方式为工业现代化筹集资金,例如发展旅游业、发展合资企业、向外国贷款、建立经济特区等。在科学技术领域,虽然科学技术本身不是发展的目的,却是任何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为了巩固这一基础,国家充分重视知识分子的支柱作用,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的知识分子平反摘帽。同时,积极恢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破坏的高等教育。除此之外,政府还积极推动成立学术协会和研究机构,并派遣数千名专家学者到欧洲国家、日本和美国交流访问。在国防领域,中国在能力范围内积极购买先进的武器和高科技系统,并培育现代军事人才,探索自主生产。除此之外,还进一步提升在钢铁、冶金、光学、激光通讯、超级计算机等领域的研发能力,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国防领域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也加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成为世界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启新征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政治现代化与腐败等也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经济模式,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反腐败斗争等。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启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现代化经验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3]1096。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在经济领域,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去产能、调结构,突出内部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政治建设方面,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狠抓反腐倡廉,保证政治权力向创新、协调方向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社会建设方面,国家努力克服早期现代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贫困病”,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生态建设领域,“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14]。党中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的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同时,站在国际立场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新时代“两步走”发展战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不断探索中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每一个转折点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现代化运动,这些运动呈现从封闭到开放、从抵抗到多变的历史发展趋势。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16]7可以说,我们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7]156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快速发展阶段总是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对外开放为主线,坚持与时俱进是其主要特征。这些特征的共同作用,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后,仍然能够实现今天的现代化发展成就。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领导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克难关,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直面问题与挑战,敢于自我革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1]可以说,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本质的特征。

第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革命时期,面对中国社会以小农为主、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事实,中国共产党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阶层分布,创造性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全国范围内带领人民取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最后胜利。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经济转型思想相结合,摆脱社会主义经济等同于计划经济的思想束缚,通过调节产业关系激发社会生产活力,开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短短几十年,中国取得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走过了发达国家数百年走过的路。第二,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造,努力解决人民对发达工业国需要与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的时代矛盾。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都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导向,努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且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道路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坚决反对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模式转移到中国本土,另一方则相反,认为只有移植西方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中国的复兴之路,完全否定了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前景。这两种关于现代化的极端观点至今仍然引起社会各界的讨论。在长期的探索之后,中国逐步认识到“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18]。革命时期,通过借用西方经验为中国社会注入活力,这无疑能够摆脱社会停滞状态,在技术和经济发展层面取得一定进步。建设时期,逐渐意识到一味地模仿别国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改革时期,吸取前两个阶段的经验教训,将开放和社会变革融入到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随着这一过程的深入,国家越来越认识到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赋予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生机与活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9]40,文化的繁荣意味着国家的繁荣,文化的力量意味着国家的力量。没有对自己文化的坚定信心,就难以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经验表明,如果不考虑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简单地复制西方价值观带来的现代化是不可靠的,因为在西方的自由民主形式基础上构建起的权力和经济体系,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并不相符。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7]。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的前提不是遵循西方模式的普遍原则,而是构建国家发展模型,将西方工业、经济、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经验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和价值观相结合。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切问题都从文化问题中产生,也都应该从文化问题上求得解决”[20]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要借鉴西方文明已经取得的优秀成果,又要保留中国的民族特色。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介于“完全西方化”与“完全本土化”之间的中间道路。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对外开放为主线

中国的现代化崛起道路与西方国家的自发式现代化道路明显不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始于外力的强制作用。近代以来,“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21],这种思考从客观上将中国引向了一条对外开放的现代化道路。可以说,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融入世界的过程。革命时期,中国逐渐认识到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即使这种认识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但还是在客观上促使中国“开眼看世界”,在器物、制度甚至思想上学习西方,以求“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尝试虽然没有达到既定的效果,但却扭转了中国被动接受西方文明侵略的状况,转向主动学习和接受西方先进科技、思想,为中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建设时期,由于国内各领域发展基础薄弱,摆在新中国面前两条道路:一是“关闭国门”,走封闭发展道路;二是“对外开放”,走全球化道路。由于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尖锐矛盾,中国选择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一方面,与非洲、美洲的新独立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积极提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与苏联建立合作关系,学习其现代化建设经验,在社会各领域展开国际合作。通过一系列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国很快在农业、工业和国防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随着国内阶级斗争扩大化以及世界局势的动荡,中国对在世界范围内参与各项活动的态度越发趋于保守,进而导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出现停滞甚至倒退局面。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教训进行深刻反思,对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判断,认识到,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2]150。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封闭发展到开放共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历史经验表明,对外开放问题实际上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与发展的战略问题。通过对外开放,中国走向了世界,世界也走进了中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世界的现代化进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3]194。

(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时俱进

中国的现代化理念与实践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推进、发展和更新的过程。“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24]17第一,从一维到多维的现代化。由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的现代化目标基本徘徊在实现物质或经济等单一领域发展水平的提高。经过一系列的现代化实践,逐渐认识到,仅仅实现单一领域的现代化不足以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国家从单一经济目标扩展到综合性社会目标,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从“三步走”到“新三步走”再到“两步走”发展战略,逐步实现了从一维向多维的过渡。第二,从数字增长到社会进步的现代化。中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长期将物质财富的数字增长目标放在首位,这一目标的实现使得中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足够发达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然而,随着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人民需求水平的提升,国内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的现代化目标也随之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方向发展。第三,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的现代化。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普遍表现出明显的“异步性”,出现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很自然的事情。同样,中国也存在较大的内部差距,现代化的建设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获得提高,但是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依然存在,甚至朝着差距逐渐拉大的方向发展,这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要求背道而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要求不断调整战略安排,把现代化建设水平定位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可以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5]36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包括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变迁和国际互动,又包括文明的创新、选择、扩散和衰退,“中国崛起为世界主要大国标志着西方普世主义的终结”[26]343。中国的现代化成就向世界宣告了其发展范式的有效性,中国现代化道路不是始终遵循一个既有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而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越来越被认为是对西方传统自由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满足了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又保持了民族个性,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了全新思考。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性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科学发展观的现代性分析
中国式性感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