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2-02-04张伟肥城市发展和改革局
张伟 肥城市发展和改革局
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概述
(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发展历程
关于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一主题早在1993年就已经被提出,其被提出的真正目的是期望通过构建社会化管理程度更高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帮助社会中的所有退休职工都能够在年老退休之后享受到比较完善的养老服务。而随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到了后期就开始进入养老金的社会发放阶段,也就是将原本由企业发放的职工养老金转变为由社会进行养老金发放的模式,从而确保养老金的发放能够更有保障[1]。这一养老金发放模式从1997年被提出之后,到了2002年就已经基本上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模式。当然,要全方位实现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除了对养老金进行社会化发放之外,还应该将更多养老工作落实到位,要从细节上对相关工作进行把握,也因此到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深入阶段,政府部门开始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推进,将街道、社区等作为实际进行养老服务管理的主体,构建更细致的退休人员信息库,加强退休人员与社区服务体系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确保退休人员的养老生活更有保障。
(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积极意义
虽然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实施的一直是市场经济的体制,但要确保这一体制能够更平稳地发展,还是需要有与之匹配的足够完善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中就包含了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的管理面足够宽广,且带有极强的政策性,涉及不同个体的多方面保障,对于社会稳定性的维护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因为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相关改革,对于社会化保障体系的需求是更为急迫的,需要尽快地对自身发展过程中担负的职责,拥有的权利等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更加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帮助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转的过程中承担着大量的社会性服务工作,如为纳税人办理税务相关工作,保护人民安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工作探讨等等。但这些单位是没有日常盈利的,仅仅依靠财政拨款其经济上的负担还是极为繁重的,而通过对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管理则可以帮助这种财政上的负担得到一定缓解,帮助机关事业单位经济压力得到减轻。
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退休人员观念滞后,担心社会化管理会对退休福利造成影响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相对较好,这是社会一直公认的,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本身也一直对此比较满意,因此在其原本的退休养老模式转变为社会化管理之后,很多人会担心自己能够享受到的待遇会因此发生改变,一些原本拥有的生活补贴、退休补贴等以及其他待遇等都完全取消掉。简单来讲,就是担心社会化管理之后会对其退休之后享受到的待遇造成不好的影响,但其实真实情况完全不是如此,我国当前很多机关单位因为自身并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以及财力去帮助退休人员获得比较好的养老服务,再加上存在一部分机关单位在职工退休管理方面比较疏忽,因此整体上其管理服务质量是比较低的,也很难获得所有退休职工的满意度[2]。机关单位部分退休人员正是因为对社会化管理模式不够了解,因此错误地以为这种管理方式会对自己的退休福利造成影响,这种相对滞后的观念在逐渐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工作中是需要重点被改变的。
(二)基础工作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一些基础建设工作还不够完善,由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有关于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到当前为止经历的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很多与之相关的信息系统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尤其是很多时候退休人员必须要实地去进行人工认证才能进行相关养老金的领取,这对于年龄比较大的退休人员来讲是很不方便的,再者进行人工认证的效率也比较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获取因此变得困难重重。尤其是2018年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对集中认证的方式进行了全面取消,但新的认证方式还没有真正完善,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认证工作陷入无法开展的困境,造成职工养老金被冒领的风险大大提升。而除了认证这方面的建设工作不够完善之外,地方上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相关补贴发放也不够规范,有些地方财政部门会为机关单位的退休人员发放除养老金之外的其他补助,如高龄补贴,护理费用等等,某些时候这些额外的补贴会造成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挤压问题,因此,关于地方性补贴的发放工作还需要更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
(三)资金来源不充分,难以承担养老性能
绝大部分的机关事业单位都是非营利性质的,日常运转过程中的各种支出都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且其本身就是为所有民众进行集中服务的单位,因此也不太可能去开拓其他额外的业务来帮助自身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造成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养老工作开展的不顺利,甚至于在一些经济特别不富裕的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可能还会因为资金不足出现对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的拖欠。一般性企业在进行退休职工养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的经营利润以及当前职工所缴纳的社会保险基金来进行已经退休职工的养老支撑,但机关事业单位因为资金来源方面要更加薄弱一些,仅仅依靠已有的职工养老基金去进行退休职工的养老工作是具有极大经济上的压力的。再加上企业随着经营其规模以及人员数目可能会不断扩增,但机关事业单位往往随着改革现存职工人员反而在不断减少,这意味着当前有的单位每年能够累积的职工养老基金是少于已退休人员所需要的养老金数额的,这种情况对于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障是极为不利的。在资金支撑不够的情况下,很多养老管理工作无法开展,相关服务也难以进行有效优化,比较难以独立承担起对退休职工进行养老的职责。
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对策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来讲,已经退休的职工其实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而这些退休职工的管理以及养老问题则与整个单位、所有职工、职工家庭、乃至于社会的和谐融洽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深入,机关事业单位更是要进一步注重对这些退休职工的更规范化管理,要充分彰显出单位以及国家对于这些退休职工的重视程度。我国当前规定的人员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但随着社会医疗以及生活水准的不断提升,当前时代人类的寿命以及可工作状态都更加持久,很多退休人员其实还是有极为优秀的工作才能的,如果直接为其办理退休,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因此,在进行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更加全面的政策与制度,要针对当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既要对这些职工的优势进行合理利用,使其价值得到更大化的体现,帮助职工有更加乐观积极的情绪。同时也需要做好这些职工的养老保障工作,提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管理服务质量,帮助每一位退休职工都能够有更加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一)转变退休人员思想观念,健全监督机制
为了帮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更有效落实与推进,在实际进行相关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改变退休人员落后的思想观念,要为其深度剖析新的社会化养老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养老模式的优势,并不断借助于实际的行动来让退休职工真切感受到社会化养老管理的高效性[3]。譬如说,可以构建机关单位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平台,定期对养老相关的服务工作进行展示,并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解读,鼓励所有职工以及退休人员对相关服务进行监督并及时反馈其对这些工作的意见,帮助退休职工更加了解社会化养老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使其能够对相关工作有更高的接受度,并通过其本身的参与帮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可以不断得到完善,要健全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的监督机制,确保所有与之相关的管理服务措施都能够得到严格落实,以实际行动去帮助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生活可以更丰富,更有质量,还要在职工养老服务的资金支持、人力支持、设施支持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改善,对所有与退休管理相关的资源进行更合理化配置,不断凸显社会化退休职工模式的优势作用,提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对于社会化管理的信任度。
(二)做好人员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还需要有足够专业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队伍,单位对于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以及相应的服务内容与在职员工之间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的,而与已经退休的职工进行交流也需要有比较强的专业沟通技巧,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去调动已经退休职工的活动参与热情。站在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角度去看,相应的管理服务人员在专业素养方面是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的,与之相关的服务管理工作也有比较多有待优化之处。因此,为了能够更顺利地进行相关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中参与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组建一支足够专业的社会化管理团队,通过定期的培训与教育来帮助这些工作者可以获得相关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这一过程中,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先一步构建专门为退休职工进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组织机构,要对整个团队的建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再者要给予充足的经费来帮助这一组织可以有更多的余力去进行团队中社会化管理人才的技能培养。当然为了确保相关人员培训工作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还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人员培训管理体系,使其能够更全面、更安心的进行专业技能的提升。最后,一定要制定团队考核制度,进入单位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团队中的每一位工作者必须要在考核通过,其能力获得认可之后才能够有资格为退休职工进行提供管理服务工作[4]。
(三)完善相关制度法规
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与之相关的足够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为整个工作的开展提供足够的保障,创设更加良好的工作开展环境,相关的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更顺利的进展,才能获得更好的开展效果。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的落实除了能够帮助退休职工享受到更加贴心高质量的服务、帮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之外,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本身来讲,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管理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在经济负荷上的压力,提升其对本单位所有职工的管理效果。因此在进行这项管理模式全面推广落实的过程中,地方各级单位都需要在相关政策方针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与保障,除了法律法规的完善之外,还应该配合一些刺激性政策来帮助这项工作的落实能够更迅速。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要对相关的工作模式、管理原则、要点、实际的工作流程等进行更细致化的设计,同时要对当前实施的政策进行优化、细化,确保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管理工作者在进行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加详细的思路,如此既能够确保其工作管理的高效性,还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突出整个管理体系的人性化特点[5]。
四、结语
机关事业单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其退休人员的管理模式需要逐渐与整个社会进行对接,对所有职工进行更社会化的管理,帮助减轻单位本身管理压力,提升退休人员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同时也帮助所有已经退休人员可以有更加丰富且高质量的养老生活。虽然当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制度不够完善、退休职工对管理模式的改变不理解、养老资金不够充足等等,但只需要不断对相关问题进行完善解决,制定更加有保障性的社会化管理制度,组建更专业的退休职工管理队伍就能够帮助单位退休职工感受到新的管理模式的优势,并对这种管理有所改观,进而有更高的配合度,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也会因此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