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展望

2022-02-04黄立军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族学人类学区块

白 桦 黄立军

(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0)

近几年来,“区块链”(Blockchain)成为了最时髦的热词之一。快速发展的区块链技术,受到了科技企业、资本市场、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互联网爱好者们的广泛关注,还形成了业内的“链圈”。学术界对于区块链这一主题的偏爱程度逐年增加,各领域学者分别从技术、金融、商业、法律、监管等视角对区块链展开研究探讨。在中国知网上,关于区块链这一主题的论文数量自2016年以来呈井喷式增长,涉及的内容日益丰富。遗憾的是,尚未发现来自人类学关于区块链的专题研究,民族学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也很少,总体上在这一具有社会变革性的技术面前处于“失语”状态——这既不符合人类学和民族学作为社会科学主流学科的地位,也致使关于区块链主题的研究缺少来自人类学和民族学视角的成果。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抛砖引玉,尝试提出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区块链的主要方向,弥补这一缺憾。

一、区块链及其应用领域

2008年一位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 的神秘学者在网上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1],奠定了区块链的基础。区块链一词由“区块”和“链”两个词构成:区块是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信息(交易和状态);链,即由不同时间产生的区块按顺序串联而成,是信息变化的日志记录(账本)[2]。合成起来,区块链即一个分布式数据库,部署在点对点网络的所有节点上,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计算机、拥有一份完整的数据库,每一个数据库都是一条由一个个区块顺序串联形成的链[3]。从分类看,区块链分为公有链(全球化)、联盟链(行业间、企业间)和私有链(企业内)[4],其中公有链最符合区块链技术初衷,最具有发展前景,但联盟链和私有链也会长期存在。

从技术原理看,区块链有如下特性[5-6]:第一,分布式(也叫“去中心化”),这是区块链最本质的特性,使得数据实现分布式记录、存储、更新;第二,自信任,在一个无中心权威信任背书的环境下,构建全系统各节点之间的相互信任,通过共识算法集体验证、维护,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交易,实现点对点直接交易;第三,可追溯、防篡改,链式区块结构在存储数据时带有时间戳,加上“公匙”“私钥”配合的非对称加密技术,使得链上数据具有极强的可追溯性和防篡改性;第四,激励性,为了使新的交易能够不断被新的区块所记录,在技术设计上对每一笔交易做特殊处理,用电子货币奖励该区块的发现者(也可以称为创造者),再加上“交易费”收益,激励节点们参与验证过程,这就是比特币的模型。后来,奖励机制演变出另一个扩展版本——“通证”(token),一种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可以实现各种不同资产的“证券化”,改变权益分配机制,进而形成“通证经济”。

区块链目前的应用领域主要有:金融、实体经济、传媒、扶贫。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因分布式、防篡改、高透明、可追溯等特性,非常符合金融系统的业务需求,已在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征信、交易清算、积分共享、保险、证券等细分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国内首个区块链跨境支付应用在招商银行落地;微众银行通过基于区块链的机构间对账平台,把对账时间从T+1日缩短至T+0,实现了日准实时对账。在实体经济领域,产业区块链可以提升企业间和产业间协作环节的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交流、信任传递,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杨栩等认为,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实现企业智能化运营,区块链可以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进而提出了区块链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运营中的一些构想。[7]在传媒领域,李华君等认为,区块链在传媒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整个产业注入了新活力,引发了传媒资本、人才向区块链媒体分流、汇聚,拓展了传媒市场的空间,其“去中心化”的技术特性促进了传媒价值互联,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增强了传媒企业的公共服务属性;同时,在迎接新技术即将带来的变革之时,也要及时冷却社会公众过高的热情。[8]在扶贫领域,湛泳等以精准扶贫领域的区块链应用为讨论主题,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机制和特征,探讨了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构建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全过程管理机制、问责机制、合作机制及具体实践,提出了提升扶贫精准度、监管水平和绩效考核水平等方面的创新路径。[9]

区块链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它的发展将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和文化,因此值得人类学和民族学介入。已有关于区块链的研究,既可以是对其已经应用场景的论述和评估,也可以是对区块链尚未进入领域的技术设计和展望,这两种形式为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区块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人类学和民族学对区块链进行研究的重点方向展望

学界普遍认为区块链不仅是重要的新兴互联网技术,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远远超出技术本身,将带来深刻变革。例如,张成岗认为,区块链为重新定义交易和分配规则提供了技术基础,成为信息价值传递的重要载体,并将引发社会治理结构和模式的转型。[10]正因如此,人类学和民族学有必要尽早对区块链开展研究,提供来自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独特解释。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无意详细讨论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异同[11],但认同两个学科有各自的侧重点,因此将相关内容分别加以论述。

(一)人类学关于区块链的研究方向

不囿于传统的对遥远初民社会的考察,当代人类学者的研究领域大大扩展,由此产生了网络人类学、技术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工商人类学、法律人类学、政治人类学等诸多分支。这些人类学分支学科以“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观、跨文化比较”三大理念为指导[12],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所涉及领域展开研究。例如美国学者罗宾·内葛,她选择的田野调查地点在纽约环保部门,花费了几年时间与环保部门的各层级员工一起工作,同时观察、记录、体验、思考,最终形成了她的民族志处女作《捡垃圾的人类学家——纽约清洁工纪实》[13];挪威学者玛丽安娜·利恩进入三文鱼养殖的“田野”并开展研究,写出《成为三文鱼:水产养殖与鱼的驯化》的民族志,讲述了三文鱼被驯化的过程、与饲养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挪威三文鱼产业发展改变世界渔业资源格局的故事[14];等等。学术界对区块链的研究已经从技术扩展到经济、社会、法律等诸多领域,人类学的相关分支均能找到合适的研究切入点。

1.网络人类学(又名赛博人类学)。自互联网蓬勃发展以来,以虚拟社区为新的田野调查点的网络人类学应运而生。卜玉梅指出,网络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涵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整体性研究、虚拟社区研究和网络社会文化的其他问题。[15]因此,关于区块链的研究,首先应来自网络人类学,例如“以太坊分叉”“比特币扩容”等区块链社区的重要事件[16],应该有人类学家进行反思。以前者为例,以太坊(Ethereum)是目前最流行的公有链之一。2016年4月,以太坊上的一个应用“The DAO”项目融资融到了1150万个以太币(当时价格相当于1.5亿美元),但两个月后黑客利用该项目中的程序漏洞盗走了300万个以太币。由此,以太坊出现了意见分歧,以管理团队为核心的一方提出要通过修改交易记录找回被盗走的币,另一方则反对修改交易,认为区块链的核心价值在于不可篡改,核心价值不能违背。分歧的结果是以太坊发生了分叉,形成了ETH和ETC两条链,虽然目前各自产生的加密货币都保持了一定的交易活跃度,但分叉导致力量分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的发展。区块链分叉是区块链治理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与现实社会中的群体分裂颇有相似之处。“群体”是人类学考察研究的核心领域,如何更好地面对甚至解决区块链分叉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其中来自网络人类学家的观点和方案不可或缺。

2.技术人类学。在技术人类学看来,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文文化的组成部分。[17]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长青在《技术人类学抉要》中首次将技术人类学概念介绍进入中国以来[18],关于技术人类学主题的研究和其自身学科发展讨论的成果屡见不鲜。近期比较新颖的研究,比如赖立里关于试管婴儿技术的观察研究,试图通过讨论生殖焦虑下如何做出临床决策,展现中国日益流行的辅助生殖技术的独特文化语境(该文章研究范畴既属于医学人类学也属于技术人类学)[19];再如研究者们关于微信这个目前最受欢迎的手机社交软件的定位、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的分析讨论等。区块链是一个新兴技术的创新组合,技术人类学可以尝试从区块链在群体信息方面的应用、保护与影响(如区块链应用于电子病历、基因数据等医疗健康信息的道德研究)、区块链是否会成为“技术特权”[20],以及更宏观的区块链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展开研究。

3.经济人类学。货币、信用及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经济人类学关注的重要方面。[21]利用区块链创造的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并不由中央银行发行,却具有传统信用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方式、贮藏手段等功能,这本身已经是区块链一大创举,值得经济人类学家关注,比如将数字货币与人类历史上其他类型的货币做比较研究,预判传统货币体系受到数字货币冲击后人类社会将会出现的新现象。而这一创举的扩展版——去中心化信任,更加值得深入研究讨论。区块链信用是基于算法产生的,将成为继血亲信用、贵金属信用、央行纸币信用之后人类信用进化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熊健坤认为,区块链带给人类的改变最可能就是带来一个全新的信用社会的降临,有望彻底重塑人类社会的活动形态。[22]在这方面,经济人类学大有可为之处。再进一步,区块链不仅可以推动虚拟世界由“信息互联”升级为“价值互联”,还将在现实世界促进共享经济的真正实现[23]。本文认为,互联网价值经济和共享经济是属于人类学语境中又一个“经济文化类型”,可以称之为属于现代人类的“网族经济”,这个经济文化类型可以成为经济人类学新的研究对象。

4.工商人类学。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工商管理实践当中是一个新趋势,进而形成了工商人类学。不同于定量研究方法,工商人类学家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可以帮助解决工商管理面临的各种与文化相关联的问题[24]。区块链既是一个技术实践,又是一个工商管理实践。位于加拿大的世界著名的“区块链研究院”(Blockchain Research Institute)执行主席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等曾撰写《区块链如何变革组织》(How Blockchain Will Change Organizasions)一文,专题分析区块链给工商业组织带来的影响[25]。区块链能够打破传统组织的边界,将带来一系列的管理变化,这是工商人类学研究区块链的第一个方向。第二个方向,也是区块链被誉为“能够改变生产关系”的重要原因,就是区块链通过“通证机制”,实现了过去不可度量的隐性贡献的资产化,实现所有者、生产者、使用者的统一,这不仅将极大激励新应用新技术新模式的产生、发展、壮大,更将从本质上改变人类社会以“控制生产资料”为主线的分配制度[26]。第三个方向,工商人类学可以将区块链组织作为田野调查地点,比如通过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深入访谈,以民族志方式记录区块链公司的经营、发展、并购等全过程。

5.艺术人类学。区块链已经成功运用到了艺术领域。长久以来,艺术品市场面临着艺术品真伪难辨、价值(价格)评估复杂、缺少确权技术方法的问题,区块链可以提升艺术品的信息可溯源性进而提高交易安全性、便捷性、交易率,对维护参与者的利益、构建良性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7][28]。区块链甚至可以改变艺术创作的模式,特别是数字艺术领域。非同质化代币(NFT)数字艺术作品已经在拍卖市场崭露头角,并从利基市场走向大众市场[29]。本文认为,艺术人类学对区块链的研究至少有三个方向:一是对艺术品市场的田野调查,解释在区块链应用对该细分市场和参与者行为带来的变化,并一定程度上预测这一市场的未来;二是对NFT艺术家、收藏者及其“圈子”的民族志研究,深描这一群体的工作场景、日常生活、所思所想;三是以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艺术人类学角度解读NFT作品,弥补艺术学角度“见物(作品)不见人”的不足。

除了以上列举出的五个研究领域之外,关于区块链还有其他许多值得研究的重点。比如,法律界已经认识到区块链作为制度技术或法律技术的属性[30],法律人类学可以尝试加入“代码与法律”的研究讨论之中;再如,政治人类学和公共人类学可以研究区块链共识机制涉及的“集中与民主”对立统一,以及区块链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实践[31]。总之,区块链可以成为人类学崭新而有价值的研究对象,人类学将为区块链研究提供一个别样的视角。

(二)民族学关于区块链的研究方向

民族学者对互联网整体和目前流行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具体技术均有所讨论,比如曹晋等关于互联网民族志的研究[32],但关于区块链还没有可查的民族学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除了与人类学研究区块链相似的部分(此不赘述),民族学对区块链也有其独特的研究方向。

1.民族与民族国家。互联网时代给民族和民族国家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境遇。段宇晖认为,互联网对民族这一“想象的共同体”神话的祛魅,是民族国家所遭受的现实困难。[33]张纯厚指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新的方式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的多民族国家进行操纵和分割,并称之为“网络殖民主义”。[34]黄旭认为互联网对民族国家空间进行了重构,民族国家应加强维护自身网络文化安全。[35]对于区块链研究更有启发意义的是吴雁飞的研究,他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民族国家间国际关系的影响,特别指出网络国家(谷歌、脸谱、推特)弱化了民族国家的地位[36]。相对人工智能对生产力的变革属性,区块链对生产关系更具有变革属性。区块链的诞生促使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拥有自由主义气质的区块链,又将使民族和民族国家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比如,以太坊这样的平台会不会加大对民族国家的冲击?又如,不同国家的同一民族会不会因为区块链(联盟链)变得更加紧密?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政治学家和国际关系学家来回答,也需要民族学家来回答。

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属性,体现了“平等”“共治”的思想,这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高度契合。积极利用区块链促进民族平等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路径,有待民族学者分析提出。此外,目前已有马克思主义专家研究人工智能[37]和大数据[38]的文献,但国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研究区块链的文献还较少,这个方向也有待相关专家学者贡献更多智慧。比如,英国学者史蒂夫·赫克尔(Steve Huckle)等发表的《社会主义和区块链》(SocialismandtheBlockchain)一文,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区块链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治理形式[39]。中国学者对这一论点如何看待?再比如,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可以分别对应马克思著作中的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私有制,那么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区块链未来的发展将会是什么样的?以上主题,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者均可参与研究。

3.民族地区发展和社会治理。民族学界关于互联网和少数民族的研究主题不在少数,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互联网对少数民族认同建构的影响,比如陈静静认为,互联网拥有“整合”和“断裂”的巨大张力,为少数民族多维文化认同建构提供了更有活力的空间[40]。另一类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技术和思维方式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比如杨瑾认为,互联网为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41];刘建华认为,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进行社会治理要融合“平等、开放、创新、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42]。那么,区块链又会给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带来哪些影响呢?康兰萍已经对区块链赋能民族地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逻辑与创新路径进行了开创性探讨。[43]笔者尝试再就民族地区发展和社会治理提出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区块链以其独特的token奖励机制,配合资源税的实施,可以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充分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收益);二是大数据的高效性[44]结合区块链的防篡改性,可以在提高民族事务处理能力的同时,防止隐私泄露、被恶意利用等问题;三是借鉴区块链在精准扶贫、社区治理[45]等领域的应用经验,研究区块链应用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城市和谐民族社区创建方面的可行性路径。

三、结语

尽管区块链的发展(包括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仍处于早期阶段,还存在技术不完善、效率不高、资本炒作等诸多问题,并且不断受到来自安全、法律、伦理等方面的挑战,但区块链的发展前景和变革能力已经受到了广泛认可。现有可查阅文献中,人类学和民族学关于区块链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正处于蓝海期。中国人类学者和民族学者加入区块链研究行列,必将产生一批紧跟时代步伐、让人耳目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区块链到底是月光宝盒还是潘罗拉魔盒,抑或是两者兼顾——期待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者给出答案。

猜你喜欢

民族学人类学区块
历史民族学课程发凡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调研与分析——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区块链将给媒体业带来什么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方志学与民族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