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络磺钠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的疗效比较
2022-02-03杨春花
杨春花,江 涛
(1.钟祥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湖北 钟祥 431900; 2.钟祥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湖北 钟祥 431900)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因反复感染引发的以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不可逆扩张为重要体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不成熟的小血管生成,其不仅缺乏血管管壁的保护作用,同时自身通透性较高。而患者本身存在气道的反复感染情况,在炎症刺激下,血管很容易破裂出血[1]。并且大量炎性介质的释放还会导致血管通透性进一步提高,此时血液会从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渗出,引发咯血。另外,肺的血液供应依赖于支气管循环系统,而炎症刺激会促使肺—支气管循环吻合支开放,肺动脉又与较小的毛细血管之间存在血压差,这也是引发血管破裂出血的重要原因。在临床中,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咯血,是比较紧急的症状。若患者大量咯血未得到及时治疗,极容易导致患者面临失血性休克[2]。所以,若患者在支气管扩张疾病进展中出现咯血的现象,要及时将患者送医。在临床内科,垂体后叶素有止血钳的称号,止血作用比较显著。不过,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可能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3]。而相对于此种药物,酚妥拉明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卡络磺钠,是比较常见的支气管扩张治疗药物,该药物与不同药物的联合,取得的治疗效果不一[4]。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12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的患者,分析卡络磺钠联合以上两种不同药物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以分组对比形式展开探究。在患者及家属认可下,以红色、绿色卡片分组方式,将抽取到红色卡片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卡络磺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60例,将抽取到绿色卡片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卡络磺钠联合垂体后叶素)60例。对照组信息资料: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2岁~78岁,平均年龄(60.52±5.14)岁。观察组信息资料: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0岁~79岁,平均年龄(60.37±5.29)岁。纳入标准:(1)入选对象均确诊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2)入选对象均接受药物治疗;(3)入选对象均了解研究。排除标准:(1)严重血液疾病的对象;(2)相关药物过敏的对象;(3)资料丢失、不全或是中途退出的对象。对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分析,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卡络磺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卡络磺钠(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3124,规格是10mg),将80mg卡络磺钠融入到浓度0.9%的50mL氯化钠注射液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患者酚妥拉明(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批准文号H20091081,规格是5mg),将20mg酚妥拉明融入到浓度9%的50mL氯化钠溶液中,应用微电脑泵入方式,给予患者泵入治疗,速度为3mL~10mL/h。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耐药情况,依据患者状态变化适当调整泵入速度。
1.2.2 观察组
给予卡络磺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卡络磺钠的治疗方法等同于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垂体后叶素(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637,规格是10U),将20U垂体后叶素融入到浓度0.9%的50mL氯化钠注射液中,给予患者我电脑泵入,设置速度在4mL~10mL/h。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耐药情况,依据患者状态变化适当调整泵入速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于患者入院时就向患者及家属询问其症状情况,并详细记录。患者接受治疗后,每天通过巡视病房的方式再次记录患者的症状情况。对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加以记录,不良反应评价指标包括胸闷、胃肠道反应、头痛等。制定临床效果评价标准如下:①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无胸闷和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②有效:症状有效改善,胸闷和胃肠道反应少;③无效:症状无变化,胸闷和胃肠道反应严重。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抽取患者2mL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17(IL-17)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的处理以SPSS 19.0统计软件为主。其中,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气道炎症指标属于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率与治疗效果属于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总结表1数据信息,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2.2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率
总结表2数据信息,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率[n(%)]
2.3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总结表3数据信息,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8.33%)(P<0.05)。
表3 两组治疗效果[n(%)]
2.4 比较两组肺功能
总结表4数据信息,两组治疗前FVC、FEV1及FEV1/FV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上升,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肺功能
2.5 比较两组气道炎症水平
总结表5数据信息,两组治疗前IL-6、IL-10及IL-17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
表5 两组气道炎症水平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其发病因素较多,包括先天遗传、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等在内的多种因素都可能会诱发支气管扩张。反复的炎症及感染会影响到肺部纤毛清除功能,其功能下降又会增加感染发生风险。在恶性循环下,支气管平滑肌遭到破坏,同时会有纤维增厚表现,最终形成不可逆性扩张。在疾病进展中,患者多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其中,咳嗽咳痰、咯血等是比较常见的症状[5]。对于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的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生命。在疾病治疗中,应针对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的症状,围绕排痰、咯血展开治疗。过去临床中对于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的治疗,普遍以单一用药治疗,但单独用药效果受到局限,随着医药学的发展,联合用药治疗手段逐渐受到临床医疗关注[6]。通常情况下,联合用药可以降低单一大剂量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同时合理配伍可充分发挥不同药物的治疗作用,在协同机制下通常能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卡络磺钠联合垂体后叶素,不仅可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的观察组咯血改善时间为(4.85±0.49)d短于对照组的(6.92±0.57)d,且咳嗽咳痰的改善时间也偏短。此结果可表明,观察组联合用药治疗手段对症状改善时间有一定效果。与此同时,对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加以对比。观察组并未出现胸闷或是头痛等反应,仅有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而对照组三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均多于观察组。且就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优于对照组的88.33%。综合如上研究结果能够证实,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效果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中,应用的是卡络磺钠联合酚妥拉明;观察组在治疗中,应用的是卡络磺钠联合垂体后叶素。卡络磺钠能够有效提高对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能力,通过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抑制,使毛细血管断裂端不断回缩,从而达到止血目的[7]。该药物作为磺酸钠与缩氨脲的复合物,止血作用比较显著。酚妥拉明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血管平滑肌ɑ受体,达到舒张血管的目的。患者血管在扩张的情况下,能够改善咳嗽和咳痰的症状[8]。同时,扩张血管的周围血管阻力降低,无论是血容量还是血流量均有所增加,患者血液循环通畅,症状改善。不过,该药物本身可能会产生头痛、腹痛等反应,所以与卡络磺钠联合应用后,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9]。垂体后叶素可以聚集破裂血管部位的血小板,使大量血小板形成血栓,起到止血的作用。在加压素成分的作用下,实现对血管平滑肌的刺激,从而收缩小动脉,降低肺部血液循环压力,扩张患者血管的同时,减少出血现象[10]。该药物与卡络磺钠联合应用,能够起到双重止血作用。与对照组的联合治疗方法相比,卡络磺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的针对性更强,且安全性较高。
当患者出现广泛的支气管扩张后,肺功能会受到严重损害,可并发肺气肿、肺大疱等并发症。因此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治疗中,改善其肺功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11]。在肺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更高(P<0.05)。说明卡络磺钠联合垂体后叶的治疗方法能更好的改善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支气管扩张并发症咯血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炎症因子刺激不仅会促进疾病的不断进展,同时还是导致咯血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炎症指标水平进行监测,也能实现疗效的评估[12]。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IL-6、IL-17两种促炎因子水平更低,IL-10这一抗炎因子水平更高(P<0.05),提示卡络磺钠联合垂体后叶这一治疗方案能取得更好的抑炎效果。
综上所述,卡络磺钠联合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都可起到治疗作用,其中与垂体后叶素联合用药在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和控制不良反应方面的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治疗安全性。